日昇昌馆藏“怡神养素之轩”匾

旅行   2025-01-07 17:26   山西  

平遥县票号博物馆内珍藏着一块金字牌匾――怡神养素之轩,此匾为清代竹木雕工艺,是馆内难得的珍品,其长124厘米,宽31.5厘米,厚1.75厘米,重5.110千克。如今看上去虽漆皮局部脱落,稍有磨损,但此物对于日昇昌票号员工的素质培养却意义非凡。据说,道光四年夏,日昇昌票号新址完工,雷履泰与众伙友搬迁新居,乔迁之喜,好不热闹。来客中有一文雅之士叫李秉礼,号七松老人,雷掌柜迎为上宾。

“雷兄,此地虽说是经商费心之地,但不要忘记心旷才能神怡,善节才能养素,怡神养素,才能精力过人,高瞻远瞩。还望雷兄安详养息,好将千古新业代代相传。”七松老人侃侃而谈。“李兄提醒极是,还望老兄妙笔题字,小弟好忙里偷闲,以颐养天年。”随即,纸墨伺候,李秉礼欣然挥笔为新店铺书写了“怡神养素之轩”六个大字。

字约尺余,端庄、大气,气质中含文雅,文雅中含舒展,正视、侧视都有一种心旷神怡之美,有一种安详,临危不乱之感。七松老人奇特的笔意,对日理万机、历经沧桑而初衷不改的雷大掌柜是一种有效的调养和精神补充。同时也给票号的伙友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日修其德,怡养身心。

李秉礼(1748――1830),字敬之,号耕云,松甫,韦庐,又号七松老人。江西省临川县温圳杨溪村(今属进贤县温圳)人,寄籍广西桂林。

清代著名的诗人,诰授中宪大夫,驰封光禄大夫,与其父李宜民、子李宗翰并称为“李氏三代红顶子。”李秉礼的家族在江西享有“临川李氏”的盛名,李氏家族在桂林诗、书、画界都有一定的名气:李宜民擅长书法;李秉礼善作诗;李秉钺善书画,较拿手的是篆书、隶书、山水画;李秉铨以画墨兰闻名;李秉绶擅画,尤以画兰竹最有名;第三代中李宗瀚的书法是李家的一绝;李宗涵、李宗滩、李慧在书画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因此,史书称“李氏一门风雅,为当时桂林之冠。”其中尤以李秉礼、李宗瀚、李秉绶成就突出,最具影响,并称“诗、书、画三绝。”

日昇昌票号有幸获得如此大家的手笔,实为幸运。它所包含的意义耐人寻味……怡神:怡养或怡悦心神。出自南朝梁何逊《七召》:“今欲道足下以卫生之秘术,怡神之妙道,譬愈我於沉疴,若起尸於仙草,宁愿闻乎?”《隋书·儒林传·刘烨》:“玩文史以怡神,阅鱼鸟以散虑。”《旧唐书·顺宗纪》:“而积疾未复,至于经时,怡神保和,常所不暇。”瞿秋白《赤都心史》二七:“有一人奏携琴,有一人奏繁华令(西洋胡琴)相和。风雷疾转,泉漏铿锵,固然已经怡神心会,最动人处却在抑扬迢递间写得人心弦上的言语。”养素:意为修养并保持其本性。出自《文选·嵇康(幽愤诗)》:“志在守朴,养素全真。”张铣注:“养素全真,谓养其质以全真性。”宋王禹偁《乞赐终南山人种放孝赠表》;“伏见终南山处士种放,山林养素,孝友修身。”《元史·隐逸传·张特立》:“前监察御史张特立,养素丘园,易代如一。”

怡神养素之轩:这里便是修身养性之处。它作为票号内所有员工的座右铭,要求员工每天修炼自己的德行和各种学识,物质和精神都要照顾到,做到德、身、心的共同净化。正是因为票号商人对自身素养的高标准严格要求,才会有最终的辉煌成就。

来源:日昇昌票号旧址

平遥古城旅游
平遥县文化和旅游局官方咨询平台,为您提供全方位文化旅游资讯。咨询投诉电话:0354-5868113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