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同行 一路奔跑
■解放军报记者 卫雨檬
钟声敲响,2025年的齿轮开始转动。时光匆匆,零点这一刻,包含了过去、现在和将来。
8年前,伴随着改革强军的足音,“军营观察”与读者见面了。从2017年1月3日的第1期,到今天的第1705期,我们阅读这些版面,如同打开一本快速翻页的动画书——不仅能看到人民军队的面貌之变,看到它不变的精神本色,还能看到宏大时代背景下,它逐渐加快的奔跑速度。
对于一个已经标定好到达时间的目标,走过的路程不断增加,意味着所剩的时间也在不断减少。漫漫征途,惟有奋斗。自1927年以来,人民军队筚路蓝缕,翻过一座又一座山头,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如今,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近在咫尺,攻坚的号令如催征的战鼓,敲响在全军将士心头。面对倒计时,我们必须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全力奔跑。
恩格斯说:时间就是军队。而一支军队的强大,源自于一个个强大的“我”。与时代竞速,加速淬炼打赢本领,要从千千万万个“普通一兵”做起。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锚定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绘出任务图、制订时间表,逐个节点推进,逐个难题攻关,确保到点交卷、如期复命,这个过程离不开脚踏实地的耕耘。“强军有我”不是空头口号,需要每一个“我”真练实备,扑下身子埋头苦干,将担负的工作和任务完成好,在强军征途上踏下一行行坚实的足印。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攻坚的道路注定不会平坦。回望来路,面对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人民军队都是咬着牙提着气向前冲锋,闯出一条生路。如果此刻松一口气,很可能错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机遇期。“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面对重重关山的挑战和阻碍,我们惟有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勇毅担当、不懈拼搏。
当2025年的第一缕阳光拂过神州大地,许许多多的战友仍在顶风冒雪练兵备战。深山大洋、沙漠高原,他们用脚步丈量祖国的边防线;舱室、机房、洞库、哨所,他们坚守战位、淬炼本领,为强军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真心如磐,步履不停。新的一年,“军营观察”继续与千千万万中国军人同行,用一篇篇报道记录和书写新时代的强军故事。
时光如矢,使命催征。新的篇章已经开启,愿我们不负韶华、奋楫争先,为强军梦想全力奔跑。
“笑脸墙”上的奋斗喜悦
■宋润鹏 冉一航 解放军报记者 毕笑天
潜艇破浪前行。刘再耀 摄
潜艇跃出海面一瞬间,“黑鲨”传来的明显晃动提醒着骆班长:“回家”了。
2024年岁末,海军某基地某艇员队官兵结束潜航任务,顺利返航。
阳光泼洒在艇身上,骆班长掀起厚重的升降口盖,尽管被照得睁不开眼,仍在钻出时努力感知着太阳的方向。
不一会儿,寒冷的海风吹过,骆班长打了个哆嗦,想起身后等待的战友们,他赶紧把位置让了出来。
新的一年就要来了。迎着阳光,归航的喜悦和对来年的盼望叠加在一起,潜艇兵们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做一名响当当的潜艇兵”
结束任务,艇员们在宿舍短暂休整后,不约而同地来到荣誉室。“果然,‘笑脸墙’上的照片不见了!”一推开门,大家的眼神里充满期待。
每到岁末年初之际,艇员队的官兵会把自己过去一年最喜欢的笑脸照拿出来,挂在荣誉室的这面墙上。一张张定格了官兵们笑容的照片,既承载着他们过去一年的难忘回忆,又寄托了他们心中对新一年的期望。现在照片栏空了,这就意味着:更新笑脸照的时候到了。
话音未落,只见骆班长笑嘻嘻地抱着一摞照片走了进来。大家立马把他围了起来,兴致勃勃地传看各自的照片。翻看的过程中,艇员们的记忆也如走马灯一般在脑海中闪回。
“骆班长,你的照片是哪张呀?”列兵小吴问道。
骆班长找出自己的照片插在墙上的卡槽内,这下大家都看清楚了——骆班长和战友们在宿舍楼前合影,手捧冠军奖杯的他乐开了花。
2024年6月,基地组织专业比武,当时不少艇员都是新同志,面对复杂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操作技能要求,不免心中忐忑。
“相信我!”骆班长主动请缨,带领战士们铆在战位训练。那段时间,他们白天在艇上练实操、摸管路,晚上留在训练中心拉流程、练配合,抓紧一切时间提升能力、夯实本领。
比武现场,气氛紧张焦灼。面对特情,骆班长带领艇员争分夺秒,对训练雷弹进行技术检测。发现疑点后,他立刻拿起手电、扳手和图纸资料,灵活钻入狭长的发射管内。判明疑点、更换置换件,他手中的操作如行云流水。
另一边,小吴快速跑至设备控制台前,配合骆班长完成启动、检测、运行等一系列程序。屏幕显示疑点排除时,两人的衣服都已被汗水浸透。
此刻回顾起来,小吴感慨颇深。“骆班长是我见过最严格的师傅。”他指着照片说。
检查雷弹时,哪怕是寒风刺骨的冬天,骆班长也不允许大家戴手套。他说,雷弹各部件都很精密,手的触感是最灵敏的,不戴手套能更好地发现部件划痕等瑕疵。
“严格,是希望你们尽快成长为行家里手。”骆班长说。
看着周围一张张年轻的脸庞,骆班长想起自己第一次出海时的激动、第一次应急处置时的紧张、第一次在潜艇中过生日时的感动……
2025年悄然而至,骆班长的服役时间仅剩2年,届时他将达龄退休。
“希望我们都能做一名响当当的潜艇兵。”望着身边的战友们,这名老兵许下新年心愿。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年轻战友的期许。
“在大洋上航行得更深更远”
荣誉室里暖意融融,骆班长指着“笑脸墙”左上角的一张青涩笑脸说:“小林,说说你的新年愿望。”
下士小林整了整衣服,自豪地介绍道:“这是我岗位考核合格后,第一次在战位值更的照片。”新的一年,小林想要执行更多长航时的大项任务。
与现在相比,半年前的他远没有如此坚定。
第一次出航前几天,巨大的发动机轰鸣声整日“陪伴”着他,但小林不觉得吵,内心满是兴奋。
然而日子久了,高温高湿、狭窄嘈杂的环境和多次剧烈的晕船呕吐,让小林的意志逐渐消沉。那段时间,他训练时总是提不起精神。连续几天吃不下饭又睡不着觉,他感觉自己“撑不住了”。
后来,一场海水收集仪式,改变了小林的思想状态。这场潜艇兵出海时的仪式,是他们的专属记忆。
那天,小林随战友来到海水管路所在位置,上前拧下开关。他屏息凝神,看着流淌的海水触及瓶底,溅起水花后归于平静,缓缓上升。他小心翼翼地抱着瓶子,凝视从任务海域采集的海水,若有所思。
潜艇之外,任务海域幽暗宁静,深邃得仿佛要把人吞进去;潜艇内部,小林耳畔传来嘈杂的机器轰鸣声,他的心里也好像有千言万语要讲,却无从开口。
“潜艇兵也跟水一样:任务需要时汇集在一起,化身狂澜怒涛;独处时也能变为一瓶净水,保持宁静清澈。”艇长的话,让小林攥紧了双拳。
仪式结束后,小林真正融入了战位。他在潜艇逼仄的环境中苦练专业技能,逐渐具备独立对设备进行巡查的能力。
岗位考核合格后,小林第一次在战位值更。一旁的战友抓起相机,定格了他的笑容。
“新的一年,我想在大洋上航行得更深更远。”遥望深蓝,小林豪情满怀。
“为了家国安宁,我们义无反顾”
看着“笑脸墙”上自己向未婚妻求婚的照片,二级上士小王坚毅的脸庞上流露出柔情。
这次求婚一开始并不顺利。小王原本计划在2024年国庆假期向女友思宇求婚,正当他和战友们认真筹划的时候,突然接到了出海任务。
“没事的,等你回来我们再见面。”带着女友的支持和理解,小王出发了。
远航归来,小王迫不及待地准备求婚仪式。战友们将气球和彩色丝带挂满活动室,没有花瓣,便把红纸剪成碎片,撒满一地。
仪式当天,部门领导以艇员队成立10周年活动为由,邀请思宇来到现场。
在参观完荣誉室后,思宇走到活动室门前。突然,音乐响起,只见小王手捧鲜花向她缓缓走来。
幸福来得太突然,面对眼前这一幕,思宇惊喜得说不出话。
“感谢你多年的陪伴与付出……”这段话早在小王心中彩排了无数次,可真正说出来时,他的声音还是有些哽咽。
“我愿意!”当思宇说出这3个字,现场的欢呼声、喝彩声立刻响成一片。战友把镜头对准了两人,记录下他们幸福的笑容。
对于潜艇兵来说,每一次航行都充满未知的危险。“出航即出征,下潜即战斗。”每次出航前,艇员们都会给家人写一封家书;等到任务结束,他们也会第一时间联系亲友报平安。“你是军人,一定要不辱使命”“家里一切都好,勿念”……一句句来自家人的叮咛,让坚守在战位的官兵热泪盈眶。
小王说:“每次出海执行任务,想到自己是为了家国安宁,我们义无反顾。”
新的一年,小王和战友们又要准备下一次出航。“笑脸墙”前,小王在求婚的照片下,贴上了自己的新年愿望——“守护好家人,守护好祖国的每一寸海疆。”
“时光信”里的未来期许
■赵阳泱 张雅洁
北风刮过,晃动山间小道旁的树枝,一支长长的队伍沿着小道疾速前进。
2024年末,陆军某旅为期十几天的冬季拉练即将结束。此刻,官兵们正在向胜利发起冲锋。
某连杨连长走在连队最前方,他频频回头查看战友的行军情况,冲锋的速度让他欣慰。他的脑海中也回想起拉练出发前指导员安排的事——给一年后的自己写点啥。
在杨连长任职的某营,“新年来信”活动已经开展了4年。每到岁末年初,官兵们都会“收到”自己一年前写给自己的信件。同时,他们也会将新年计划、目标和愿望写下来,“寄给”未来的自己。
一封封“时光信”,记录着官兵“轻而微小的日常”,也承载着他们的“灿烂梦想”。让我们通过这些信件走近他们,聆听他们心中对新年的畅想。
“成为更好的军人”
这天,列兵张家硕吃完早饭便跑回宿舍,他要做班里第一个上交“时光信”的人。第一次参与“新年来信”活动的张家硕,不仅买了专门的信纸,还动手制作了信封。
打开信纸,张家硕写道:新的一年,一定要比过去一年的自己更优秀!
2024年3月,19岁的张家硕来到西北大漠当兵。谈及愿意来这里的原因,他脱口而出:“我就想到艰苦的地方锻炼自己!”
在艰苦的地方要成为什么样的兵,张家硕并没有考虑过。在新兵连时,他对自己的训练成绩还算满意。直到下连后第一次体能训练,他看到了差距。
也许是因为不适应新营区,也许是因为驻地的海拔更高一些,张家硕的3公里跑没有及格。看着战友在终点等他时焦急的表情,张家硕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这次没有及格的3公里跑,激起了张家硕的斗志。他开始给自己加练。每晚他都要去操场跑上七八圈;早晨起床号响起前,他已经做了半小时的力量练习。
一天天过去,张家硕的努力被大家看在眼里。训练成绩达到良好的那天,值班员在全连官兵面前点名表扬了他。
“这件事带来的成就感,让我觉得自己有了继续前进的动力。”那之后,张家硕便将自我加压的习惯坚持了下来。
连队伞降实跳训练节奏非常快。为了成为连队最新一批参加伞降实跳的列兵,张家硕一边跟着连队训练,一边用休息时间加练,缠着老班长帮自己纠正动作。
很快,张家硕在同年兵中脱颖而出,顺利成为新兵中第一批有跳伞资格的人。伞降训练达标后,他参加了实跳,并圆满完成10次基础跳伞。
飞速成长的一年结束了,展望未来,张家硕在信纸上写下新的目标——“四有”优秀士兵。
“为成为更好的军人而努力,希望一年后你可以从容地打开这封信。”张家硕对自己说。
“向新的挑战出发”
雪后的阳光透过窗子,温柔地洒在内务柜上。下士李丽蓉打开柜门,拿出柜子角落里那封微微泛黄的信件。
她用手将信封边缘抚平,目光掠过信封上的字迹——“2025年的李丽蓉亲启”。
缓缓撕开信封,仿佛将过去与现在的时空悄然划开。展开信纸,熟悉又陌生的笔触映入眼帘:“2025年的李丽蓉你好,刚刚过去的一年里你过得怎么样?有没有向着新的挑战出发?”
读到这里,李丽蓉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2024年,旅里组织的比武集训,对李丽蓉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那次比武,李丽蓉和战友们需要全副武装连续作业两天一夜。体力快到崩溃边缘时,她们又迎来了武装十公里越野。
路程刚刚过半,中士刘乐雅的左腿突然撕裂般疼痛,她从小队最前方逐渐掉到了队伍中央。发现刘乐雅的异常后,李丽蓉当即伸出手为她提供助力。尽管速度变慢了,但她们没有放弃,相互搀扶着到达终点。
一路上,看着战友疲惫但坚持的身影,李丽蓉意识到:“只要大家一起努力,没有什么是完成不了的。”
拿着信走到床边,李丽蓉发现自己的班长、二级上士刘艳也在读信。
这是刘艳写给自己的第一封信。“2021年的刘艳你好,我是2020年的刘艳,今年你有了什么样的突破?”
写下这封信后的那一年,刘艳报名参加了某次集训,并被分到乘车射击课目示范小组。为了练好这个课目,她站在车里一遍遍地练瞄准。车一圈圈地开,她从不喊停,直到天黑看不见靶子。
仅仅一个星期后,刘艳和战友们便顺利完成该课目示范,赢得大家的阵阵掌声。
窗外厚重的白雪压断了细细的树枝,落在地上发出声响。思绪被拉回,刘艳扭头看到李丽蓉也拿着之前写的信,两人相视一笑。她们从抽屉里拿出了新的信纸,开始提笔写字。
“在忙碌的工作中抽出时间读完50本书”,这是李丽蓉要在未来一年里完成的事。刘艳则写道:要带领战友们在上级组织的专业联训中拿到前三名。
阳光洒在信纸上,字里行间,写满了奋斗的热情。新的一年、新的挑战,官兵们已做好准备,昂首出发!
“要有不放弃的精神”
月亮挂在天上,照亮了营区。整理完资料,排长武家俊揉了揉有些酸胀的眼睛,从抽屉里拿出了自己的笔记本。
笔记本里,有武家俊入伍以来写给自己的信。第一次给自己写信时,他还是一名新排长。
军校毕业后,武家俊来到现在的单位。迎接他的第一课,便是一场从未经历的高强度训练。
对初入军营的武家俊来说,这次训练是对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考验,更是一场特殊的教育。
晚上8点,武家俊带着武器装备,和战友们冲进雨夜中。低姿匍匐、扛圆木、翻轮胎……武家俊和战友们往返了好几趟,有人战术动作不规范时,还会从队伍前方被拖回队尾重新开始。
雨下得越来越大,雨水和着汗水浸透了武家俊的衣服。西北初秋的夜晚,气温低至10摄氏度以下,武家俊和战友们在教练员的要求下, 进入一条水深到大腿的沟渠里,所有人抱在一起进行抗寒训练。那个夜晚,刚刚22岁的武家俊经历了军旅生涯里最难熬的时刻。
挺过30多公里的夜间行军,和战友们一起尝过催泪瓦斯的味道,体会到疲劳、饥饿和寒冷的折磨,武家俊明白了什么叫“一支队伍要像一个人”。也是在那3天,他懂得了“要有不放弃的精神”。
正式承担连队工作后,武家俊因为手臂力量不够、动作不规范,无法完成攀登训练。于是,连队骨干合力把他拉上了10米高的攀登楼。
“挂”在空中的这几分钟里,武家俊感觉自己浑身都在发抖。但是,他紧紧握着攀登绳,坚持了下来。之后的训练中,武家俊越来越适应,也在一次次的努力中,将攀登成绩提高到全连前列。
直到现在,武家俊仍然坚持每年给未来的自己写信。成长的每一步,都被他记录下来,从中,既能看到过去自己的变化,也能看到未来努力的方向。
“要有不放弃的精神。扎根岗位、砥砺奋进,在强军道路上坚定前行。”在“寄给”2025年的信中,他写下对自己的期望。
看军事 上军号 军事资讯 早知道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下载中国军号客户端
来源:中国军号
编辑:张诗梦
编审:李景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