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如果说,高质量发展是一场“登山赛”,那么,新质生产力则是赛程当中的一个新的“制高点”。
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在部署2025年主要目标任务时提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并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体现安徽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重点工作之一。
不仅如此,还明确提到“加快建设世界级新能源汽车集群”“建成中国科学院临床研究医院”“探索组建未来产业发展基金”“加快中国建造(安徽)互联网平台推广应用”等。
眺望2025年,安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动能将更加澎湃,一系列工作的谋划布局拉开了挺进“蓝海”的新篇章。在厚植“新”力量的过程中,安徽怎样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更好地向“新”发力,实现“质”的突破?参加省两会的代表委员聚焦“新质生产力”这一热点话题,话成就、说期待、提建议,就进一步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建言献策。
数“质”融合,赛道升级
区别于传统赛道,新质生产力是一种融合了科技创新、人才优势、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理念的全新力量。
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加强生物基材料、陶铝新材料、镁基新材料等推广应用,积极发展高性能纤维、先进半导体材料等关键战略材料。
新材料产业已被视为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先导和基石,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高分子材料是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渗透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随着产业创新的快速发展,对高分子材料的需求,也逐年向高端化方向发展。
省人大代表施华彪告诉记者,安徽省是汽车、家电等产业集聚大省,对高分子材料的需求量大,以汽车行业为例,2023年全省汽车专用高分子材料达37.37万吨,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近35%,高性能、功能化、轻量化的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内外饰、发动机周边零件、电气系统等方面,对产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施华彪建议推动皖北高分子材料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加快协调中国石化,发挥央企技术、人才、产业等综合优势,携手安徽省共同推动皖北地区高分子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同时,省市各级在产业发展基金、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帮助产研院快速步入良性发展,促进皖北地区形成“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的高分子材料产业集群。
在人才引进配套政策方面,施华彪建议打通地域政策壁垒,针对性帮助解决皖北区域人才吸引力不足问题,比如支持产研院在省会城市建立“人才飞地”、产研院招聘录用在淮南的高层次人才享受省会人才引进待遇等,快速提升产研院综合竞争力。
科技创新、数字赋能、绿色发展、新质人才的互融共促,构成了安徽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合力。
聚“新”成势,勇立潮头
从“靠创新起家”到“靠创新当家”,科技创新已成为安徽发展鲜明的气质。
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制造业优质企业成长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00家、专精特新企业1000家左右,争创制造业单项冠军和链主企业10家左右。
今年两会上,省政协委员臧牧主要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安徽的发展,他围绕“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支持民营企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交了提案。
臧牧认为,民营企业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研发创新、要素配置、市场开拓等方面具备优势。
以皖仪科技为例。臧牧介绍,作为中国科学仪器行业第一批科创板上市企业,通过20余年来在精密科学仪器领域深耕细作,不断解决国家在高端科学仪器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助力中国智造。
臧牧建议,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要素保障,充分发挥政府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为民营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源头活水。如打造建设新型人才队伍为民营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支撑。
此外,引导民营企业走好专精特新之路。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力度并完善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养体系,鼓励更多的民营企业朝着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方向发展,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创新水平和风险抵抗能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同时,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科技领军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生力军,又是产业创新的“领头羊”,要把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纳入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整体安排。鼓励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促进创新资源向企业集中,出台行业支持性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在全面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浪潮中,安徽勇立潮头,不断发力。
布局“未来”,加速起飞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2024年,我省新兴产业聚集地建设迸发新动能。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43.6%、提高0.7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16.1%、提高2.1个百分点。
安徽产业向新发力、向智而行,新质生产力发展脉动强劲。
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未来产业培育工程。加快发展空天信息产业,推进基础设施、制造集群、应用场景一体化发展。丰富“低空+”场景,培育省级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区。
省人大代表刘建哲认为,在新时代经济发展浪潮下,低空经济产业为黄山地区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凭借其独特的地理风貌、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日益增长的游客流量,黄山具备发展低空经济的巨大潜力,有望打造成为安徽省低空经济发展的样板区域。
然而,如同任何新兴产业一样,黄山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既有机遇,也面临挑战。为推动黄山低空经济产业稳健发展,刘建哲建议,结合黄山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专门编制适用于黄山地区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规划。聚焦低空旅游这一核心领域,明确未来5-10年的发展路线图,规划特色低空旅游线路,打造独一无二的低空旅游体验产品,为产业发展锚定方向。
同时,依托黄山风景区数字化建设成果,推动低空经济与智慧旅游深度融合。利用5G技术,实现低空飞行全程高清直播,让未能亲临黄山的游客也能通过线上平台感受黄山壮美风光,拓展黄山旅游影响力。
此外,他还建议黄山市政府与科研院所共建低空旅游创新实验室,聚焦山地低空飞行安全保障技术、低空旅游生态保护技术等关键课题展开研究。将科研成果及时应用于黄山低空经济实践,确保产业发展既充满科技魅力,又严守生态红线,实现可持续发展。
潮涌风劲好扬帆,蓄能聚力向未来。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突破传统的“速度与激情”,也是不断耕耘的“细水长流”。新的一年,静待在安徽这片创新沃土上,培育出“新质江淮”的锦绣繁花。
来源:中安在线
记者:张贤良 汪乔 史睿雯 汪应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