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越南一小伙将一辆摩托车随手丢在榕树下,没想到35年后,有人愿意花8万元购买,却被他婉言拒绝。
小伙叫谭文共,是个土生土长的越南人。
他有许多身份,是老板、园艺爱好者、摩托车发烧友,也是一位网红打卡地的制造者和拥有者。
他家有一棵三人环抱粗的大榕树,树的底部“长出”了一辆摩托车,这并不是奇迹降临。
谭文共的祖辈都是老老实实的农民,家境不是很富裕,但至少吃穿不愁。
到了谭文共父亲这一辈,不想再守着土地看天吃饭,就选择下海经商。
十几岁的谭文共一直跟在父亲身边学习做生意,小伙子聪明,几年下来攒了不少钱。加微信guanyulou888,看更多内幕好文!
过够了在外奔波的日子,父亲和谭文共回到了家乡。生活还在继续,钱就得接着赚。
在经济不发达的越南,做什么生意都难,反倒是谭文共观察到,从南到北的各个省、市都会养鸭子。
自己居住的胡文贡路,环境优美,温度适宜,周围还有很多空闲的农场,是最适合搞养殖的地方。
打听好价格后,他拿出自己的存款,又向朋友借了一些,租了个场地开始饲养鸭子。
谭文共勤快,给料好,做人也很诚实,因此他的鸭子备受欢迎,许多供货商宁愿绕远,也会来收他的鸭子。
眼见生意有了起色,心思活络的谭文共又开始动起了脑筋。
作为养殖户,他想知道自己的鸭子都被谁买去了,做成了什么样的美食。
越南菜馆中最常见的鸭子做法无非是烤制和炖煮,谭文共不想把生意搞得太大,害怕两边跑照顾不过来,所以他选择了更加街头的做法——鸭肉粥。
谭文共就在自家门口支起了摊子,粥铺热热闹闹地营业了。
养殖场生意一直不错,粥铺虽然普普通通,但也是一份收入。
钱多了心气顺了,日子好了,谭文共埋藏在心里的小火苗就越烧越旺。
他在跟父亲学做生意时,就非常想有一辆自己的摩托车。
那时在越南,摩托车不仅价格不菲,而且是个稀罕物。由于经济条件不允许,这个愿望就被他深埋在心底。
但热爱并没有随着时间消失,几年下来谭文共有时间就研究摩托车,不是圈内人的她,聊起车来却头头是道。
如今好不容易有了条件,他就想满足一下自己童年时的愿望。
谭文共骑着摩托车回到村子时,街坊四邻全被引擎的轰鸣声吸引了过来。
他的车并不是越南常见的大弯头或者是半包围的踏板式车型,而是“一脚蹬”。
这种车在发动的时候需要用力踩下发动机旁边的杠杆,通过齿轮摩擦带动机械运动,因为每次启动都得踹一脚,才有了这么个好玩的名字。
车子新颖,价格也不菲,谭文共花了19000越南盾,相当于1000只鸭子的价格,可见是真的喜欢。
但喜欢也会过期,玩腻了之后,他便将车扔在了榕树下。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摩托车在越南越来越普及,谭文共先后又买了好几辆,堆在院子中,不知道的人以为这是一个小型的机车展览馆。
直到他想整理小院时才发现,自己的第一辆摩托车老老实实被榕树藤抱在了怀里,难舍难分。
想把车救出来,只能锯断树藤。
不过在越南人心中,榕树是他们信仰的一部分。
谭文共坚信自家粥铺经营平稳,是依附在榕树上的神明保佑,所以他并不想冒犯神灵。
仔细观察后,谭文共发现这辆车每天风吹日晒,但车身除了有一点生锈外,整体外观并没有发生太大改变,零件也没有被腐蚀的迹象,就连被树藤缠绕住的地方也没有发生凹陷。
而且车子没有阻碍大榕树的生长,它依然枝繁叶茂地庇佑着粥铺,谭文共索性就不管了。
来光顾的食客们发现这个奇观都会多问上两句,谭文共每次讲述都不厌其烦。
久而久之,胡文贡路粥铺前有一棵长了摩托车大榕树的事被传了出去,来喝粥的人比以前更多了,这里也变成了一个打卡景点。
人们将大榕树发到网上后,慕名而来的人不只有本地游客,甚至一些外国人也会来看一看大树的风貌。
其中不乏一些摩托车发烧友,相比榕树,他们对树里的摩托车更感兴趣。
经过35年的沉淀,这款车早已停产,价格也被炒上了天。加微信wjq560333,看更多内幕好文!
一位日本机车发烧友看到这个照片后,按图索骥找到了谭文共,想买下这辆车。
谭文共并没有同意,日本人以为是价格没有谈拢,接连几次拜访中不断加价,最后给出了8万的高价,已经超出当时购买价格的2倍还要多。
谭文共还是没有点头,在他看来世界上比这辆古老且有收藏价值的摩托车多得是。
可这辆车对自己的意义非凡,这是他凭借勤劳和努力赚来的第一辆车,同时也是对童年愿望的一种补偿。
即便现在可以实现买车自由,但这辆雅马哈的价值和意义早就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了。
想想也是,谁会为了8万块钱卖掉自己的一段回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