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创作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拍摄出具有形式美的作品来。
美点缀在我们的生活中,但究竟什么是美,古今中外有很多论点,但又都无法完全说清楚。
狄德罗是法国启蒙主义美学的最集中的代表者。他的美学思想是一个以“美在关系”为中心的,包括戏剧、美学的情境说和绘画美学的整体论及其相互融合的完整体系。
他说:“不论关系是什么,我认为组成美的就是关系”,又说:“一个物体之所以美
是由于人们觉察到它身上的各种关系,我指的不是由我们的想象力移植到物体上的智力的或虚构的关系,而是存在于事物本身的真实的关系,这些关系是我们的悟性
借助我们的感官而觉察到的。”
▲我推着你,我们走过街角,看着行人脚步匆匆
一、美在客观的关系中
美是由各种客观关系构成的。从多种关系的来的美大于单一的关系。
但关系的数目也不能无限制的增加,多了反而显得累赘,我们要寻找“恰到好处的那一点”。
▲夜幕,镜子,大红唇
二、关系是建立在秩序上的
艺术在感觉现象和理解方面给人以秩序,秩序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就如碳元素,通过不同的秩序排列,能够形成坚硬无比的钻石或松散柔软的木炭,让碳元素自行产生这两种迥然不同的排列,的确也是一件让人不可思议的事情。
但是,由于各种干扰因素的存在,由有秩序的单体组成的整体,往往是无序的。
看一座座山峰,貌似长得都差不多,其组合起来的延绵的大山,却给人以秩序感,远望群山,往往是一种视觉和心灵的享受。
▲列车缓缓行驶,我累了,先坐你腿上歇会
三、秩序还要有变化
光有秩序就足够了么?答案是否定的!
经验告诉我们:人们不喜欢单调和杂乱的两极,而喜欢两者之间的一种结合。
也就是在秩序与变化之间保持一种适度关系。因此既要保持秩序,又要避免单调,形成变化丰富又不失统一秩序感的总体效果。这就是摄影创作的普遍规律。
▲背影
通过对场景的感知和关注,把这个场景中城市空间里的大街小巷以及陌生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呈现出了一种多样化的理解。
因为不同的陌生人,在不同的场景里,不断的与周围进行思想意识的交流,而摄影人具有一种主导和能动作用,这就使作品能够使大众接受。
▲小猫别吃了,快来找我
▲享受辛苦劳作和大自然给予的馈赠
▲推门而去,是另一番光景吗?
▲当我混在凌晨的街头
狄德罗高度的概括:“艺术产品中有本质美、人类创造美和体系美:本质美在于秩序;人类创造美在于艺术家依赖而又灵活地运用法则,或者说得清楚一点,就是在于对某种秩序的选择;体系美产生于观察,即使在最有才能的艺术家之间,体现也各不相同,但永远也不会损害本质美,因为后者是永远也不敢逾越的界限。”
艺术中的秩序,不是机械的,而是辩证的,这也是摄影创作时要注意的。
▲这辆车,会在哪下?而我的远方,又在哪?
▲夜行者。
▲马儿在想什么?
▲向左走,向右走
▲下个路口再见吧
▲老当益壮
▲狗内心os:“嘿,看镜头”
我们通过这组街头摄影,不仅能透过人物的姿态、情绪,镜头的光影、色彩看到城市空间里和人的关系,也能看出在不知不觉或是后知后觉中,存在着的美,在变化而又丰富的秩序的关系中,形式之美,内涵之美都有,或许就是恰到好处的那一点。
▲上下楼梯
▲一前一后
结论:
要想拍摄出具有形式美的作品,从狄德罗的“美在关系”来看,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美是关系
2、关系要秩序
3、秩序要变化
如果可能,局部出变异就更锦上添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