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湖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湘江新区正以其蓬勃的产业链发展吸引着全国的目光。新区融媒体中心特别策划“上‘链’接”系列报道,探访湘江新区各大产业链及其链上企业,全面展现新区产业链的活力与潜力。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钻石常被用来象征坚固的爱情。
而钻石原石——金刚石,是目前发现的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因其在热学、声学、光学以及电学等领域的卓越性能,被誉为“材料之王”“终极半导体”。
在湖南湘江新区,有一家企业让金刚石电极材料在工业领域闪耀,系列产品可处理2000多种污废水,尤其是具有高盐、高COD、强酸强碱等特性的复杂高难工业废水;同时,创新突破大尺寸、大面积金刚石电极的制造,并实现全套设备及工艺的打造,它就是湖南新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锋科技”)。
在中南大学科技园(研发)总部,记者见到了新锋科技创始人、董事长魏秋平,讲述团队“摸着石头过河”的研发故事。
初心:做好金刚石的产业化
“读硕士的时候,我就有个创业梦想,做科研、发文章,既要写在纸上,也要写在工业应用领域。”魏秋平说,进入中南大学的第二年,自己成了本科生创新实验室的组长,黄伯云、梁稳根、王传福等师长们的创业故事,在他的心中埋下一颗种子。
在20余年的技术积累沉淀过程中,这颗种子一直在慢慢萌发、长大……直到刻在骨子中的责任底线被触碰。
我国是金刚石生产大国,产量占据了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居世界首位。但国内生产的金刚石主要应用于切削以及工艺品等传统领域,在半导体、生态健康和光电声热力等领域,金刚石的产业化进程却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高品质大面积金刚石的制备工艺依然被西方发达国家严密封锁,产品不仅严重依赖进口,而且价格高得离谱。
“我国虽是金刚石大国,却不是金刚石强国,要想不被国外‘卡脖子’,就必须不断补短板、锻长板。”魏秋平郑重地表示。
在师长们的影响下,在内心使命的驱使下,2019年,魏秋平与大学同窗王宝峰,共同创办了新锋科技,就干“金刚石产业化”的事业。
创业第一年,团队专心做了一件事——研发与调试第一代Ⅰ型掺硼金刚石设备。魏秋平表示:“在实验室里,大家都会选择性能最好、最系统的样品研究、发文章。但是,市场奉行‘木桶理论’,我们研发出的产品不能有短板。”
于是,魏秋平开启白天上课、晚上调试设备的生活节奏,不断测试产品的一致性、均匀性、稳定性等性能指标。在他和团队的努力下,一年后,样品终于调试成功。“那一年,我们调试的样品都卖出去了,卖了十几万元。”
新锋科技成立至今,对产品始终保持着“应用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研发节奏。据魏秋平透露,“金刚石电极制备成套设备”第六代样机正在研制,量产的工艺也已迭代了上千次。
突破:能自主生产指甲盖大小到米级大小
BDD电极材料展品。贺喜迎 摄
这样一块材料,便是通过气相沉积技术生产研发而成的。“‘气相沉积技术’就像一个搬运工,把所需的原子以粒子的形式,在金刚石材料上形成薄膜。”说起制备工艺,魏秋平介绍,大家熟悉的镀金技术,便属于其中的物理气相沉积。
现在,新锋科技的全套设备及工艺,已经能自主生产从指甲盖大小到米级半径大小的BDD(掺硼金刚石)电极。
掺硼金刚石材料形成平板、泡沫、颗粒等多规格高性能掺硼金刚石电极材料;打造废水废液相关处理设备,高效降解复杂高难工业废水;在消杀领域,研发出体积小、能耗低、杀菌效果好的臭氧水发生器……在新锋科技的研发之下,金刚石材料的应用被发挥到极致。
攀升:自主研发的艰辛 变为强大的信心
“我们没有经验可学,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累是累一点,但现在我们很难被对手‘干掉’。”魏秋平笑着说,五年来,让团队过往“摸着石头过河”的艰难,变成了他们独一无二的信心。
魏秋平细数了5年里新锋科技单个项目金额的攀升——
2020年单个项目突破100万元,2021年达到300万元,2022年攀升至600万元,2023年为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打造近1000万元的钢铁焦化废水处理项目。今年,该企业更是与某环保公司中标了中国核工业集团某项目,新锋科技为该项目提供价值1600万元的电极和模组核心。
“我们正在新建现代化生产基地,三期近200亩,其中,一期将于明年2月建成投产。”魏秋平告诉记者,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今年2月,新锋科技携手宁乡高新区签订协议,将在园区建设新锋科技总部及智能制造基地项目。
未来,新锋科技将基于金刚石的优质特性,瞄准热学、声学等领域进行产业布局,强力推进金刚石材料光电声热力多功能应用的快速创新发展,让金刚石的产业化道路越走越宽广,争当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先锋。
◎记者:贺喜迎
◎编辑:吴梦珊
了解更多新区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