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来,四川大力推进教育强省建设,教育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教育   2024-11-17 18:14   四川  

11月17日,四川日报头版聚焦“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刊发了《5年来,四川大力推进教育强省建设,教育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报道,一起来看↓↓↓



乐山市五通桥区冠英镇幼儿园去年9月开园,是我省2023年民生实事项目支持建设的首批200所公办幼儿园之一。家长叶何情点赞说:“新幼儿园非常现代、整洁、安全。孩子们在这么优美的环境里学习,我们家长既开心又放心。”

烦心事变成暖心事,眉头紧锁变为喜笑颜开。2018年以来,全省教育战线将一个个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教育民生卷的必答题,用心、用情、用力写下更优解,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更多孩子拥有了人生出彩的机会。


补短板促公平
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也是建设教育强省的内在要求。我省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一系列政策举措落地,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财政教育投入持续增加,教育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四川依靠全国第7位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拿出全国第5位的财政教育经费,支撑着全国第6大教育规模体系,推进一系列保基本、兜网底、补短板的教育重大建设项目。每年保障随迁子女入学超80万,“奖助贷勤免补”多位一体的学生资助体系全面构建,民族地区“十五年免费教育计划”政策每年惠及学生170万人。

基础教育不断扩优提质,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成都市龙泉驿区青龙湖小学开展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和校本课程建设,曾经的乡村学校打了个“翻身仗”,吸引不少学校学习。千方百计增加义务教育投入,推动项目资金重点向农村、经济落后的乡镇和薄弱学校倾斜,在巴山蜀水,一大批像青龙湖小学这样的乡村学校换新颜。

让网线联通、屏幕亮起,城乡教育的鸿沟渐渐弥合。我省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创新构建“四川云教”新型远程教育教学模式,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广泛共享,惠及50余万师生。

促进优质均衡,不仅要改善办学条件,更要提升师资水平。

省委常委会专题听取全省教师队伍建设情况报告,省委、省政府在保障上优先投入、需求上优先满足,实施一系列制度性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实现量的提增、质的飞跃。


解难题暖民心
办实事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秋招刚开始,就求职成功。”西南石油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四学生白丽弘,一年前加入学校和企业合作开设的光伏产业人才订单班,并在新学期通过最后一项集训考核。

就业是民生之本。四川开展书记校长联系百家企业活动,组织省内高校组团赴江苏、浙江、广东、上海等发达地区访企拓岗,落实“一对一”重点群体毕业生帮扶,全省上下用心用情、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过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是压在青少年和家长心上的石头,“双减”以重锤直击教育之痛。健全完善“双减”工作机制,四川打出校内保障、校外治理、疏堵结合、防范风险组合拳,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让教育回归本源,育人回归初心。

持之以恒把好事办好,助力孩子健康成长,是教育民生的应有之义。今春,省级18个部门联合出台方案携手守护学生心理健康。“说句‘心理’话”主题活动,传播量超2.5亿人次;每月一期的“天府家长‘慧’”活动,通过讲座、情景剧、互动等形式,引导广大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进一步推动校家社协同育人。

改革供给方式,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四川建立完善“省级招生管理平台”,实现招生入学工作一网通办,“公民同招”和免试就近入学全面落实,提前抢挖生源、跨区域掐尖招生、义务教育选拔招生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固根基育新人
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省大中小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并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

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大手”牵“小手”育人显成效。西南财经大学的志愿者,走进成都市龙江路小学上“财经思政课”。志愿者通过游戏、竞赛、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小学生们沉浸式体验“钱从劳动中来,劳动创造了幸福生活”等道理,“解锁”了思政课全新的打开方式。

以德正人、以智启人、以体健人、以美育人、以劳树人,教育改革围绕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育融合润心灵,提升素质筑未来。

推动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不低于2小时综合体育活动时间,建设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893所。“贡嘎杯”青少年校园体育联赛、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校园品牌活动。在大中小学全覆盖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2023年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47.56%、较2018年提升15%。

人才既是强省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我省深入实施“天府英才工程”“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建立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培养机制;深化“大中小学”“本硕博”纵向贯通培养改革,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落实专项经费支持高校大力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实施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和省级高职学校“双高计划”;推进高校应用型品牌专业和课程建设,深化高职单招改革,实现单招“五统一”;开展职业教育本科层次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和产教深度融合改革试点,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波澜壮阔的发展画卷,也是恢宏壮丽的民生答卷。在实现内涵式发展上精准发力,抓改革促发展,四川教育必将不断丰富“人民满意”的内涵。



▌本文来源:四川日报(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江芸涵)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官方微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