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沐爱镇金坪村2组突发山体滑坡。今天(9日),四川省宜宾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救援最新进展。
会上介绍,截至8日24时,已核实10户民房、1户生产用房被掩埋,已成功救出2名伤员,其中重伤1人、轻伤1人,集中收治在筠连县人民医院,均无生命危险。经初步核查,灾害造成29人失联,最终人数还在进一步核实中。
初步研判,本次灾害因近期持续降雨及地质条件影响,造成高位山体滑坡转化为碎屑流,形成长约1.2公里的碎屑堆积体。滑坡体厚约10至20米,宽约100米,滑坡方量达到10万余方。目前,滑坡仍在持续。
多部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
应急管理部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救援处置,启动地质灾害三级应急响应;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 自然资源部启动地质灾害防御Ⅱ级响应,并派出专家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开展抢险救援等工作; 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启动地质灾害一级应急响应; 中国气象局启动地质灾害救灾气象保障服务四级应急响应,全力做好地质灾害救灾气象保障服务。
紧急救援 转移安置受灾群众
多项拨款支持救灾工作
财政部、应急管理部紧急预拨3000万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支持四川迅速组织开展抢险救援,重点做好人员搜救、排危除险等应急处置、开展次生灾害隐患排查等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5000万元,支持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灾后应急恢复。 四川省财政厅紧急调拨宜宾市自然灾害救灾资金3000万元,由宜宾市统筹用于排危除险等应急处置、开展次生灾害隐患排查和应急整治等工作。
什么情况可诱发山体滑坡?
内部因素包括地形、斜坡岩土体强度、结构面性质和斜坡植被覆盖度等; 外部因素包括地震因素、气象因素(如降水和融雪)、人类工程活动因素(如对斜坡底部的开挖和顶部的堆载等),都有可能降低斜坡的稳定性系数而形成滑坡。
滑坡发生后还可能发生二次滑坡或崩塌灾害,在滑坡源区的后壁和两侧往往有临空面,是发生二次滑坡的高风险部位; 滑坡发生后会形成大量松散的堆积物,在强降雨的条件下,可能会形成泥石流灾害; 滑坡若堵塞河流形成堰塞湖,会导致淹没灾害,堰塞湖一旦溃决,会形成洪水灾害等。
来源:应急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