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政务   2024-10-16 11:22   四川  



往期回顾


盛花期可能延后!富乐山菊展,今年晚点见~


每人补助600元!绵阳这个项目全面启动!


60年前的今天

1964年10月16日

巨大的蘑菇云

在新疆罗布泊荒漠腾空而起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这一“东方巨响”

有力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

使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为了这一天

无数英雄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

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奇迹

他们挺进罗布泊


在“死亡之海”中

建设中国核试验基地

他们在一无图纸二无资料的情况下

用计算尺、算盘进行理论计算工作
立志造出中国人自己的“争气弹”


钱三强放弃法国的工作回国
他说,“虽然科学没有国界

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

获“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荣誉的23人中
有15人由他动员回国


邓稼先为核事业隐姓埋名28年
直到去世前一个月
他的名字才被绝大多数中国人知晓
生命最后时刻
他强忍剧痛和于敏等人
写下关于中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林俊德隐姓埋名52年
参与中国全部45次核试验
在生命最后10小时
仍忍痛整理机密文件


从钱学森“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

到王淦昌“我愿以身许国”

从朱光亚号召全体留美同学
“把自己一技之长献给祖国人民”
郭永怀在飞机失事时
用身体保护核试验绝密文件
…………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与牺牲

才有了新中国核事业的一步步强大


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在首颗原子弹试验成功后不久

核武器研制基地从青海迁至绵阳市梓潼县

从1970年到1996年

“两弹城”先后指挥了数十次核试验

打造出一批守护祖国和平安宁的“国之利器”

……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

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

也是“两弹一星”精神提出25周年


中国“两弹一星”震撼世界



1960年11月5日,我国第一颗国产导弹直冲云霄,发射告捷。

1964年10月16日,巨大的蘑菇云在罗布泊荒漠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一举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飞向太空

从导弹到原子弹、氢弹,再到人造地球卫星,半个多世纪前,新中国在万般艰难的条件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取得了“两弹一星”这一震撼世界的伟大成就。



他们隐姓埋名为国“铸剑”



“两弹一星”的研发,与中国科技城——四川绵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1964年,迫于紧张的国际局势,中共中央作出了“三线建设”战略决策。四川绵阳因良好的地理环境与条件,成为全国三线建设国防科技发展的重点区域。


中国核武器研制基地总部,即如雷贯耳的“九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在上世纪60年代末,从遥远的青海迁到了如今的绵阳梓潼,布置在隐秘的大山沟里,无数科研工作者在这里默默奉献,为国铸剑。


如今,两弹城仍完整保留着167栋20世纪60年代建筑,以及战备防空洞、国魂碑林等纪念实物。摄影师@蒋小翼


直至很多年后,那些令人动容的英雄般的名字才出现在大众视野里。原来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元勋,有9位曾在绵阳工作生活。



他们中有“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邓稼先;有号召全体留美同学“把自己的一技之长献给祖国人民”的朱光亚;还有以身许国化名“王京”20年的王淦昌;还有飞机失事时用身体保护核试验绝密文件的郭永怀…………还有无数默默奉献一生的无名英雄们。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与牺牲,才有了新中国的一步步强大。


自1969年从青海搬迁至绵阳梓潼,到1992年迁至绵阳科学城——23年间,九院的前辈们在此隐姓埋名,克服多种困难和干扰,先后组织完成20余次核试验,实现了原子弹、氢弹的武器化与定型,开展了新一代核武器研制攻关等国防科研项目


绵阳两弹城内,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捐赠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中国第一颗氢弹的1:1模型。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他们用行动实现“以身许国”的誓言,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孕育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





向先辈的奋斗致敬!

新时代的我们,继续前进!

综合: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绵阳发布

编辑:黄彧琳  校对:张淑秀  值班主任:岳攀菲

绵阳政事
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发布政务信息,解读政策文件,反映社会关切,提供办事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