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友芳:回忆忘我为民的好书记陈锦春
民生
2024-11-06 18:06
江苏
“立下愚公移山志,敢叫五烈换新天”!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五烈人民公社党委书记陈锦春带领五烈公社党委一班人和干群立下的誓言。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五烈人民有目共睹,他雷厉风行,吃苦耐劳,严于律已,廉洁奉公,忘我牺牲的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1968年8月份,陈锦春被上级党组织调任五烈人民公社党委书记。当时,我们只知道他是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的。到任后,为了尽快熟悉情况,他深入到各大队生产队、田头、场头走访群众,调查研究,他看到五烈地处堤西水乡,到处沟河港叉,土地零散。全公社5万多亩土地,就有1000多条横七竖八的沟河,河面占地15000多亩。当时赫介大队有一块100多亩的田块,沟河就有109条,相反的扎南大队有一块210亩的田块,竟然一条河沟都没有。他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跑遍全公社每个角落,深入田头检查中发现有沟河的田块有水就淹,无水就干,而无沟河的田块,锅底洼有水排不出,庄稼烂根发黄枯萎严重影响产量,有的甚至颗粒无收。扎南有个“杨家汤”十年就有九年荒。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水利是农业命脉”。他怀着共产党员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的信念,再次深入到基层,走遍全公社各大队生产队,摸清沟河的来龙去脉,岸边田边,猪圈牛棚等,处处听取群众意见。认真考虑着向穷乡僻壤宣战,向瘠地荒滩要粮。不知道多少个日日夜夜,反复思考。他多次带着问题,深入到五烈赫介大队调查总结有关填河扩面的做法;带领党委班子三下河横参观学习取经,集思广益,统一思想。决定集全公社之力,规划建设由夏柳、朱官、扎南、扎北、四合、杨胡等生产大队大面积的农田合成一处旱涝保收的大寨圩区,重新安排五烈“河山”,并正式向县委请示报告。
当时有人好言相劝,这事非同小可,重新安排“河山”谈何容易?弄不好要负责任的。他的雄心壮志谁也阻挡不了。坚持“宁为革命担风险干到老,也不做懒汉混分秒”。于是,他身先士卒,带头肩扛大锹背上行李亲自去扎南大队“杨家汤”蹲点,与生产队社员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进行填河扩面试点实践。奋战六个月,填河扩面20多亩,改变了这个队的面貌。试点成功的经验,得到上级肯定和批准,1971年1月10日,大寨圩区正式进入施工阶段,万名民工齐努力,经过数月奋战,大寨圩区框架初步形成,骨干工程基本完工。在大寨圩区建设中,陈锦春书记风餐露宿,夜以继日,呕心沥血,碰到的若干问题太多,从土地调整划分重新组合,到大队的撤调配置重新组建等,不仅社员思想复杂,各大队干部思想也难以统一。特别碰到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费工费时。他总亲力亲为,事无巨细,力求每一个环节不出差错。
1970年秋冬的一天,陈书记冒雨去五星大队帮助解决具体问题,通宵达旦,又逢大雨,只得在社员家的灶门口稻草堆里过了一夜。次日清晨,县委书记史克礼来到五烈公社检查工作,公社秘书何联强报告说,陈书记到五星村处理事情因雨大晚上未回公社。于是,让我带史书记前去五星大队。在五星大队第六生产队找到陈书记,他身上裹着一件黄色军用大衣,急忙迎接史克礼书记。当史书记与他握手时突然惊讶地说:“你的手怎么这样冰凉?”一摸他身上的大衣全是湿碌碌的,史克礼书记心疼不已。就这样,经过数年的艰苦奋斗,大寨圩区的排,灌,机,电,点,路,桥,涵,闸,渠等工程逐步完善,田成方、河成网、路渠成线居连片,大大增强了抗拒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农业高产稳产打下了基础。从建圩区那年起,圩区粮棉产量遂年提高,建圩前的1970年粮食总产312.5万斤,年亩产1108斤,皮棉总产15.8万斤,单产90斤,圩区建成后,粮食总产增加到357.5万斤,增长17.2%,年亩产1308斤,增长18%,皮棉总产23万斤,增长45%,单产107.3斤,增长19.2%。五烈大寨圩区系当时堤西里下河地区实施的第一块高标准圩区,成为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没的典型,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并被推广学习。光阴荏苒,日月如梭。陈锦春书记当年带领干群修造的大寨圩区早已成为粮食稳产高产区。为纪念陈书记修建大寨圩区的功德,五烈人民将镇南村境内的一座无桩四角拱桥命名为“锦春桥”,将扎垛村部南侧一条东西路命名为“锦春路”。陈锦春书记那不畏艰辛的工作作风,奋不顾身的高尚品德,我将无我的奉献精神一直在我心中扎根。他不忘初心写赤诚,为民服务不停歇,以身作则,团结拼搏,奋勇争先的实干精神一直没有过时,永远值得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学习。在新征程伟大实践中,我们要以陈锦春书记等先进典型为榜样,弘扬他们的忠诚、执着、朴实的高尚品格,继往开来,奋发进取,担当作为,积极争做新时代的奉献者。
审核丨吴建东 编辑丨石月河 发布丨何国庭
幸福五烈
权威发布五烈政府公共服务信息、发展现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