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你有没有看到过这样的说法:
“医保账户每年年底都会清零”
“职工门诊统筹额度12月清零”
“赶紧花掉!否则就亏了”
......
一则接一则的“紧急提醒”
不免让人心生疑虑
年底“清零”的说法是真的吗?
门诊统筹额度又是什么意思?
真相来了↓
门诊统筹额度支付比例从50%起步
门诊统筹额度这个词对于很多人来说还不太熟悉。
此前,我国在职职工个人医保账户里的钱由两部分组成,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单位缴纳的一部分。
2021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提出改革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单位缴纳的那一部分全部计入统筹基金。门诊统筹覆盖职工医保全体参保人员,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从50%起步。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医保研究室主任 王宗凡:个人账户中单位缴费的部分不再计入个人账户,现在我们的个人账户里只有自己缴纳的(月工资的)2%。单位缴纳的钱用于门诊统筹。门诊统筹是给大家新提供的一个报销类型,相当于把原来个人账户的一部分钱变成共济资金,谁有需要谁来用。这真正实现了保险基金的互助共济、风险共担的目标。
“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如何区分?
在医疗费用的支付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和“个人自费”,很多人都分不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为了让大家看病报销更加清楚明了,国家医保局近日专门对此作出了解读。
在看病就医的过程中医疗总费用等于医保统筹(基金)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三部分相加。
医保统筹支付是指,属于医保目录范围内,按规定由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的医疗费用,即医保直接报销的部分,这部分不需要自己掏钱。医保目录范围也就是常说的医疗服务项目、药品、耗材“三大目录”。
职工医保医疗费用统筹支付包含基本支付和大额支付。
城乡居民医保医疗费用统筹支付包含基本支付和大病支付。
使用医保统筹支付,需要达到医保统筹地区起付线标准。具体标准,根据参加的医保类型,以及医院级别的不同,所对应的标准均有所不同。
个人自付指在医保目录范围内,需要由患者负担的医疗费金额。这部分费用可先由医保个人账户内的余额进行支付,不够的部分再用现金等方式支付。
个人自费是指在医保范围外的药品、项目等,由参保人员全额支付。
图源:视觉中国
门诊就医花不到统筹额度是不是亏了?
也有不少网友表示,既然有统筹额度,单位也给我缴纳了统筹基金,那我没有花到上限,我是不是就吃亏了呢?
职工医保能共济报销比例吗?
国家医保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9日,全国所有省份已将职工医保共济范围由“配偶、父母、子女”扩大至“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那么医保的统筹额度也就是大家通常理解的报销比例可以共济吗?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医保研究室主任 王宗凡:个人账户的使用没有所谓共用报销水平、报销比例的说法。因为个人账户的钱主要用来发生医疗费用时用自己医保来报销的,如果剩下还有个人自付的部分,可以用家庭成员的个人账户支付个人自付的部分,所以报销政策按什么比例报销与参加的保险有关。如果参加职工医保就按职工医保的报销政策来报;如果参加居民医保就按居民的报销比例来报,所以这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