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加工】刻蚀工艺中,为什么用硬掩模来代替光刻胶?

文摘   2024-09-27 07:03   江苏  

     传统的光刻胶是刻蚀工艺中的关键遮挡层,随着集成电路技术向更小的线宽、更高的集成度迈进,硬掩模技术应运而生,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步取代了光刻胶在先进工艺节点中的核心地位。本文将从硬掩模的基本概念出发,详述其应用场景、制作方法,探究为何能成为光刻胶的理想替代品。
一、什么是硬掩模?
     首先来阐释一下硬掩模的概念,硬掩模是一种在刻蚀过程中用于形成精确图案的硬质遮挡层。与光刻胶相比,硬掩模在硬度、化学稳定性、熔点及刻蚀选择比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具体而言,硬掩模材料通常具有高硬度,能够有效抵抗刻蚀过程中物理和化学侵蚀;其化学惰性强,不易与刻蚀剂发生反应,从而保证了图案的精准传递;同时,高熔点特性使得硬掩模能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适应复杂多变的制造工艺;而高刻蚀选择比则意味着在相同的刻蚀条件下,硬掩模的刻蚀速率远低于目标材料,确保了图案的清晰度和精确度。
二、硬掩模的应用场景有哪些?
     随着半导体工艺节点不断缩小至0.13μm以下,光刻胶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在如此精细的尺度下,光刻胶的塌陷问题变得尤为严重,且其分辨率难以满足高精度刻蚀的需求。此时,硬掩模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在多种关键工艺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
  • 多晶硅栅刻蚀
     在CMOS工艺中,多晶硅栅是构成晶体管的关键部分。硬掩模的使用能够确保多晶硅栅图形的精确复制,提高晶体管的性能和稳定性。
  • 接触孔刻蚀
     随着芯片集成度的提高,接触孔的尺寸不断缩小。硬掩模能够有效防止刻蚀过程中的侧向侵蚀,保证接触孔的高深宽比和位置精度。
  • 铜互连层刻蚀
     在铜互连工艺中,硬掩模作为双大马士革(Dual Damascene)工艺的关键组成部分,确保了铜导线的精确布局和绝缘层的精确开口。
  • 3D NAND存储技术
     在3D NAND中,沟道通孔(Channel Via)的刻蚀是构建垂直堆叠存储单元的关键步骤。无定形碳膜等硬掩模材料因其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成为实现高精度刻蚀的理想选择。
     此外,在一些特色工艺如使用氢氟酸(HF)刻蚀氧化硅时,镍、铬、非晶硅等硬掩模材料也展现出了独特的应用价值,它们能够有效抵抗HF的侵蚀,保护目标材料不被过度刻蚀。
三、硬掩模的制作方法是精密工艺的层层递进
     硬掩模的制作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它融合了沉积、光刻、刻蚀等多种半导体制造工艺技术。以下总结了硬掩模制作的基本步骤。
  • 沉积硬掩模材料
     首先,在目标材料(如硅片)上通过物理气相沉积(PVD)、化学气相沉积(CVD)或原子层沉积(ALD)等技术,均匀沉积一层高质量的硬掩模材料。这层材料的选择需根据后续工艺的需求和材料的特性进行综合考虑。
  • 光刻胶涂覆与图形化
     在硬掩模层上涂覆一层光刻胶,并通过曝光、显影等步骤将设计好的图形转移到光刻胶上。这一步骤中,光刻胶作为临时图案层,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硬掩模图形的精度。
  • 刻蚀硬掩模
     利用干法刻蚀(如等离子刻蚀)或湿法刻蚀技术,将光刻胶上的图形转移到硬掩模层上。这一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刻蚀条件,以确保硬掩模图形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 去除光刻胶
     最后,通过剥离或清洗工艺去除残留的光刻胶,留下完整的硬掩模图形。至此,硬掩模制作完成,准备进入后续的刻蚀或其他工艺步骤。
四、探究硬掩模替代光刻胶的深层原因
     硬掩模之所以能够取代光刻胶在先进工艺节点中的核心地位,其深层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 提高分辨率与精度
     随着线宽的减小,光刻胶的分辨率和精度受到限制。硬掩模以其更高的硬度和化学稳定性,能够在更小的尺度下实现更高精度的图案转移。
  • 增强工艺稳定性
     光刻胶在使用过程中易受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影响,导致图形变形或失真。而硬掩模则具有更好的环境稳定性和耐加工性,有助于提高工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适应复杂工艺需求
     在3D集成、异质集成等复杂工艺中,硬掩模以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能够满足更加严苛的刻蚀需求,推动半导体技术向更高层次发展。
     硬掩模技术的兴起,是半导体制造工艺不断进步的必然结果。它不仅解决了光刻胶在先进工艺节点中的局限性问题,还为实现更高精度、更高稳定性的芯片制造提供了有力支持。

微纳研究院
硅时代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可提供MEMS芯片定制设计开发、集成电路芯片设计、MEMS芯片工艺验证、MEMS芯片小批量试制、MEMS芯片中试化量产、MEMS芯片封装方案设计等系统解决方案,提供MEMS设计、加工、测试等单步或多步工艺实验开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