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整改看进展①
今日,风正巴渝发布黔江区、沙坪坝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江津区、綦江区7个区巡视整改进展情况。
黔江区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扛起巡视整改重大政治责任。针对市委巡视指出的“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发挥不够”问题,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聚焦“渝鄂湘黔边际区域中心城市”和“武陵山区开放综合枢纽”目标定位,着力提升区域公共服务集聚力辐射力。
一、坚持教育为先,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2024年普通高考本科批次上线率70.9%,上特殊资格线渝东南第一,顶尖名校录取6人,首次领先“两群”区县。职教中心高职分类考试本科上线人数实现八连冠,中职和高职院校毕业就业率稳定在98%和90%以上。10名中小学运动员参加2024年亚洲跳绳锦标赛,获4金3银6铜。吸引区外来黔就读学生超3.2万人、占比26.02%。成立重庆八中融合教育集团学校,实施“小学筑基、初中壮腰、高中创牌”一体化办学。
二、坚持医疗提质,推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强与华西医院、重庆大学医学院合作,深化公立医院一体化改革,中心医院肿瘤科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获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十大优秀案例”。应急医院完工投用,中心医院实现整体搬迁。全域紧密型医共体医院就诊病人下转率增长121%、上转率下降49.6%,外来就医人数占比38.91%。《黔江区聚焦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托底乡村振兴》被评为重庆市2023年深化医改年度十大典型案例。积极推动“医检互认”等数字场景应用。“献血一件事”应用场景进入全市典型应用一本账名录。
三、坚持文旅融合,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入选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名单,积极创建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成市区非遗传承基地69个,评选非遗180项。高质量打造城市大峡谷、白垩纪恐龙化石群两张“金名片”,对濯水古镇、水车坪等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推出蒲花暗河玻璃旱滑道及天空之镜、民俗演艺《幺妹住在十三寨》等爆款产品。今年1-9月,门票及二销收入同比增长33.01%。
四、坚持金融赋能,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建成片区门类最全、体量最大的金融服务体系。高标准打造“1+5+N金融服务港湾”,存贷款余额、保费收入连续六年居渝东南第1。引进落地全市最大规模新材料基金30亿元,发放全国首笔“圈舍+生猪活体贷”,在全国率先试点整区蚕茧收益保险。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为在建风电项目授信超15亿元,今年1-9月,全区绿色贷款余额74.67亿元、同比增长31.18%。
五、坚持内畅外联,增强开放枢纽能级。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全线进入轨道铺设阶段,全线首个新客运站房完工投用。450万吨铁路货场集装箱功能区建成投用,西部陆海新通道黔江班列实现首发,货运量、货运值同比分别增长22倍、25倍。武陵山机场T2航站楼建成投用,通航城市13个,截至今年9月底,空港旅客、货邮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65.08%、154.29%。126公里“四好农村公路”全面开工建设。
沙坪坝区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扛起巡视整改主体责任,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针对市委巡视指出的“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差距”问题,坚持把改革作为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瓶颈的“关键一招”,狠抓创新驱动和开放引领优势转化变现,努力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中扛起大区担当、展现大区作为。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1%;今年1-9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7%,工业投资增长51.9%。
一、纵深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主阵地建设。突出西部(重庆)科学城沙坪坝片区、井双新城建设“两大作业面”,加快城市综合片区开发,截至今年9月底,成渝中线高铁科学城站等172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93亿元,带动全区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52.1亿元。结合城市更新挖掘闲置空间,引入年轻人喜欢的复合业态,提档打造磁器口“古镇十二巷”,“后浪”“滋味”“境界”片区相继开放,带动全区旅客量3597万人次、综合收入170亿元,分别增长12.25%、9.2%。印发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十大重点项目”“十大重点事项”清单,物流降本增效、环保联合执法等12个重点合作事项全面落地。
二、加快打造国家陆港枢纽经济示范区。扎实做好“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文章,成功获批重庆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揭牌成立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法务区,引进海丰国际、菜鸟跨境电商等一批头部物流企业,今年1-9月,开行国际班列3637列,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2262亿元,西部陆海新通道策源地优势持续放大。成功探索集装箱车架装载技术,单车运输成本降低500美元以上,推动“渝车出海”47735辆,“重庆市沙坪坝区着力推进物流企业降本增效,助力企业更好‘出海’”获评全国十大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并由国家发改委向全球推介发布。
三、因地制宜打造新质生产力策源地。以产业为导向建强环大学创新生态圈,推动产业联盟、创新联盟、人才联盟“三盟合一”,提质打造未来科技、数字软件等“4+N”创新平台,上半年,实现产值35亿元、增长16%,引育高新技术企业36家、科技型企业269家,“双倍增”目标完成率分别达189%、143%。深入实施“星耀沙磁”计划,聚焦“多打粮食”,统筹优存量与拓增量,围绕赛力斯招引“左右将军”20余家,今年1-9月,汽车制造业实现产值404.5亿元、增长368%;今年上半年“一企一专班”“一项目一专班”帮助重点企业解决问题1034个、融资70亿元、新增订单8.6亿元。
四、全面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积极探索数字赋能超大城市治理新路径,自主开发15个特色“一件事”应用全市推广,推动事关城市生命体征健康运行的多个“一件事”向综合场景集成,打造全区“抢险救灾应急指挥综合调度系统”。下大力气治堵、治乱、治危、补短,创新“零存整取、综合平衡”模式推进CD级危房改造,截至今年9月底,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44万平方米。突出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龙凤河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主体完工,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整治16条;开展扬尘污染源排查整治,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35天、同比增加7天。
南岸区委(重庆经开区党工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市委六届四次、五次、六次全会精神,坚决扛起巡视整改重大政治责任,不折不扣答好巡视整改“政治答卷”。针对市委巡视指出的问题,强化党建统领,持续修复净化政治生态,项目化、事项化、清单化推进整改,不断放大巡视整改综合效应。今年上半年,全区实现GDP514.8亿元、同比增长6.3%;经济、改革、创新、生态4张报表为A档;重庆经开区主引擎作用进一步彰显,实现GDP267.7亿元、同比增长7.2%,实际使用外资5637万美元。
一、坚持发挥优势、争先进位,在打造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中展现更大作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脑科学与类脑科学重点实验室等项目建设取得积极进展。锚定“再造一个南岸工业”目标,做大做强“3+2”产业,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4%,工业投资增长110.9%。加快建设长嘉汇西部金融中心新高地,今年上半年金融主导产业增速18.1%。
二、坚持带头开放、带动开放,在打造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中展现更大作为。积极服务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深入推进自贸试验区南岸板块建设,举办2024重庆国际友好城市合作大会,成功创建重庆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区。提速枢纽新城建设,与新加坡鹏瑞利集团合作建设TOD项目,打造具有辨识度和影响力的城市新名片。
三、坚持敢为人先、开拓新局,在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中展现更大作为。突出数字重庆建设和重点领域改革相互赋能、协同发力,抓好“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四园一港”产业作战单元、“亩均论英雄”等改革任务,打造标志性改革成果。“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改革示范区加快建设,教育领域新增国家改革试点3个,国企改革任务超额完成。
四、坚持大城善治、数字赋能,在打造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中展现更大作为。强化区级治理中心“实战枢纽”、镇街治理中心“执行末端”定位,归集区级体征指标2415项,“四合一”改革有效推进,“党建·残疾儿童康复”上线,“南山治堵”形成实战实效。强化重点领域安全风险防范,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
五是坚持民生为大、城乡互促,在打造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中展现更大作为。深化“两江四岸”整体提升,高标准建设长嘉汇城市会客厅,推动南坪片区有机更新,完善茶园片区功能布局。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合作共建重庆仁济国际医学中心。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打造放牛村、广福村等巴渝和美乡村,持续推进农村“三大革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49元。
六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中展现更大作为。落实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建设要求,提速推进重庆经开区EOD模式试点,打造全市近零碳示范园区。扎实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等反馈问题整改,深入实施南山、明月山保护提升,打造长江南岸段、迎龙湖等幸福河湖,截至今年9月底,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交办的197件群众举报投诉办结率92.9%。
北碚区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不断增强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扛起巡视整改重大政治责任。针对市委巡视指出的“贯彻新发展理念不够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差距”问题,北碚区强化党建统领,压实整改责任,突出“四个融入”,注重标本兼治,高质高效做好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
一、强化政治担当,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闭环落实。提质打造缙云山“一心四片”发展格局,高效建成中共中央西南局历史陈列项目,“打造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缙云山样板”获评2023年度重庆市改革发展最佳实践案例和第一届重庆市改革创新奖。加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强化川渝全方位合作、全领域协同,8个项目纳入全市《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4年重大项目清单》。高标准规划建设东阳陆港物流园,完成首开区前期产业发展规划调研及编制工作。提速建设北碚智新公用型保税仓库,与重庆海关签署合作备忘录。
二、强化改革创新,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大力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支持重庆北碚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七条措施(试行)》,完善亩均论英雄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着力打造北碚经开区高质量发展主引擎。扎实推动“存量变增量、增量变存量”,实施“十库十增”专项行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制造业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今年前三季度,全区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67.8%,高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64.9%,处于全市前列。落实“满天星”行动计划,全力培育引进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今年前三季度,全区规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0.3%,居全市第1位。构建“1+N”校地合作发展格局,深化同西南大学等在碚院校合作,建设全市首个环大学人才创新创业服务港,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样本。
三、强化民生保障,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不断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能力,提速建设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庆医院,规划用地130亩,总建筑面积17.6万平方米,规划床位1000张,着力打造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快构建内畅外联交通网络,加快构建内畅外联交通网络,渝武高速公路复线已建成通车。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探索集体经济发展联合体试点,组建强村公司10家,实现村集体经济不断“扩容”。做好115名“三村书记”选派帮扶,确保全区104个村全覆盖,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就业。制定特色农产品名录,推广“缙耘”“缙梅”等本土品牌,提升缙云甜茶、静观小米等农特产品知名度。
渝北区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扛起巡视整改政治责任、主体责任。针对市委巡视指出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够”问题,持续迭代升级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平台,扎实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抢抓机遇加快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区GDP增长6.3%、连续五个季度持续上升、总量保持全市第一,规上工业总产值创历史新高、增长1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4%。
一、坚持政治引领,全面贯彻落实重大战略部署。健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闭环落实机制,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高质量发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工作要求,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力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空中走廊”,深化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助力重庆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健全“885”抓党建带全局工作体系,完善超前谋划、专班运作、例会推进、赛马比拼、分析复盘、问题清零、闭环落实等体制机制,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整体跃升提速,全面争先进位良好态势。
二、聚焦优势产业,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抢抓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风口,主攻汽车和电子两大千亿级主导产业,集聚发展智能装备、先进材料、集成电路等一批500亿级支柱产业、300亿级特色产业。长安汽车渝北新工厂、赛力斯汽车超级工厂、OPPO、传音等龙头企业放量增效,今年上半年汽车产值增长53.3%,手机产量占全市77%。打造“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新建智慧工厂和数字车间6个,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113亿元、同比增长28%。加快发展临空先进制造业、航空运输及物流强相关产业,成功引进方大航空国际总部打造方大重庆航空城。
三、强化科技赋能,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迭代升级科技创新政策,出台《渝北区加快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实施区科技计划项目37项,支持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区现有市级以上研发平台416家,其中国家级6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5.26%。深入实施“双倍增”行动计划,全区现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06家,累计培育市级专精特新企业70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7家。做大做强仙桃数据谷创新智核,集聚企业500余家、吸引创新人才2万人,初步构建起前端以仙桃数据谷为研发、后端以前沿科技城等为产业承载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江津区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扛牢巡视整改政治责任、主体责任。针对市委巡视指出的“推进高质量发展存在不足”方面的问题,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深化成果运用,以巡视整改新成效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抢抓机遇建强主枢纽。聚焦建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着力构建大通道大枢纽大物流大产业联动发展格局,提速建设重庆枢纽港产业园。今年,重庆港水运口岸扩大开放珞璜港区,珞璜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建成投用。中老泰马跨境铁路班列双向首发,新开通中老泰冷链出口班列,创新开行舟山至重庆江海直达航线首航测试班轮。今年以来开行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1305列,运输65249标箱,同比增长65.6%,运量占比全市第一。与泰国泰中罗勇工业园、老挝磨丁经济开发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与东盟国家的国际物流和产能合作。总投资300亿元的重庆先进机电装备和物流产业园项目正式开工,成功举办重庆枢纽港产业园集中签约开工活动,重庆枢纽港产业园累计签约项目26个、总投资192.1亿元,开工建设项目43个、总投资211.75亿元。
二、创新驱动做优产业。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布局建设,加快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先进制造业新高地。“3+3+X”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98.4%,入选第三批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今年1-9月,全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443.9亿元,完成工业投资194.6亿元。实施“双倍增”行动计划,新培育科技型企业200家、累计达2464家,总量居渝西第一;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96家、累计达318家,总量居全市区县第一。团结湖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加速推进,全区累计建成数字化车间81个、智能工厂13个,总量居全市区县第一。今年1-9月,全区规上数字经济制造业实现产值180.4亿元,同比增长9.1%。
三、统筹城乡促进融合。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不断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加快打造城乡融合发展宜居宜业新高地。实施总投资220亿元的宜居城市建设项目49个、完成投资35.52亿元,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5个、完成投资8.9亿元。合璧津高速江津段、渝昆高铁江津段建成通车,加快推进市郊铁路江跳线过江段、全民健身中心、福朋喜来登酒店等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6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2万亩,在全国率先探索“改路适机”山地户作机械化模式,全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62.4%。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79家,今年1-9月全区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实现规上产值195.5亿元。
四、强化供给提升品质。坚持立足渝西、服务主城,保障多元化消费需求,提升特色供给,加快打造服务高品质生活新高地。建成重庆二环外最大专业市场集群,年商贸流通额超800亿元,双福国际农贸城供应服务超6000万人。分拨销售东南亚水果年均超15万吨,占全市总量的70%。做精做美“五条精品旅游线”,大力发展四面山康养度假旅游,持续办好四面山生态五项、低空滑翔伞等赛事,今年以来全区累计接待游客1818.2万人次,同比增长8.86%,旅游综合收入101.9亿元,同比增长11.22%。加强生态系统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全区国控、市控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稳定保持在100%,大四面山片区获评重庆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林长制”工作获市政府督查激励。
綦江区委坚决扛起巡视整改主体责任,针对市委巡视指出的“提升主导产业能级不够”问题,优化布局轻合金材料、智能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以及食品加工、装配式建筑、信息安全、天然气化工四个特色产业,形成“2+4”产业体系,推动老工业基地涅槃重生、焕发“新”机。今年1-9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2%,铝及铝精深加工产业利润3.2亿元、增长31.26%。
一、突出培优扶强,增加产业“含金量”。一是提升主导产业。围绕交通用铝轻量化方向,大力提升原铝供应和轻铝合金基材生产能力,年产原铝34万吨、占全市总量65%,轻合金材料年产值150亿元,获批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基地。集聚近70家智能装备制造中小企业,汽摩零部件制造产业集群入选市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成为中国齿轮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二是壮大特色产业。发挥全市唯一专业食品工业园区优势,入驻正大、唯怡等企业42家,做大做响綦江“土特产”。依托矿山资源,大力招引特种水泥、精制骨料、粉体材料等资源型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建筑新型材料基地。用好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金字招牌”,落地中国电信云数据中心、先进桌面云系统等项目。引进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开发页岩气,已探明储量8500亿立方米、位居全市前列。三是培育战新产业。推动友利森、新视通等10家企业提级升规,截至今年9月底,全区共有规上战新制造业企业27家,实现产值37.43亿元、增长22.8%,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约18%。
二、厚植创新生态,增加产业“含新量”。一是深化科研合作。推动文正玻璃等12家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用合作,与重庆大学共建綦江创新中心,举办中新国际数字合作论坛数字安全分论坛,区内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普及率由2023年底33.33%提升至60%。二是增强创新能力。加速国家高新区创建步伐,扎实推进科企高企“双倍增”培育行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行动,园区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111家、专精特新企业89家,其中“小巨人”企业9家,炙焱动力获2024年度瞪羚企业称号。三是提升品牌价值。持续巩固国务院质量强国建设成效突出十佳地区成果,引导企业实施“品牌兴企”战略,通过迭代生产工艺、创新设计包装等提升品牌价值,炙炎动力获评2023年度中国摩托车产业非道路摩托车出口十强企业。
三、促进转型提效,增加产业“含绿量”。一是抓降碳节能。与中煤集团开展零碳化工园区等领域投资合作,推进万帮新能源与储能综合开发利用项目,成功创建市级绿色工业园区,金星股份等5家企业成功创建绿色工厂、节水型企业。二是抓技改扩能。包装大规模设备更新项目120个、申请超长期特别国债约45亿元,推进荆江半轴热处理工序智能化技改等38个技改项目,友利森、渝创新材料年产值跨入10亿级,航墙电子、壹合食品等12家企业产值增幅超50%。三是抓效益评价。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全力压缩项目建设投产周期,落实“一企一专员”、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入围全市十佳服务典型案例,今年1-9月,规上制造业亩均税收增长56.6%。
责编:罗泽旭
编辑:梁枥月
校对:白 冰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