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岁才明白,当儿女不尊重你,无视你时,不要愤怒,不要讲道理,记住这3句话就够了

乐活   2024-11-10 09:06   陕西  
你身边是不是经常有人抱怨孩子不尊重他们:
儿子光听媳妇的,根本不把我这个当妈的放在眼里。

女儿一天光抱个手机,我说什么都不对,光知道怼我。

其实,有时候不光是孩子的问题,他们都有自己的思想和爱好。

而父母关心的过于繁琐,总想让孩子们按照他们规划的人生来,必然会产生矛盾。

面对这样的困境,父母们只需要记住这三个关键的指导原则,定会在不愤怒、不讲理的情况下,赢得孩子的尊重。

01 少说多做,以身作则

教育专家钱志亮曾分享过这样一个案例。

一位奶奶在孙子春游前反复交代注意事项,结果孙子不耐烦地顶撞。

而博主@曾公子吐槽家长的啰嗦,如同唐僧,除了招孩子烦也没别的作用。

相反,他的父亲简洁有力的话语,却能让他铭记在心。

李玫瑾教授指出,“话多就没威严”。

父母的每一句碎碎念,起不到教育作用,只会损耗父母在孩子心中的权威。

权威削弱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敬重,自然也会随之不见。

任何时候,父母应该意识到,言语的力量在于其内容而非数量。

如其不停的说教,不如通过自己的行为树立榜样,孩子更可能模仿和学习。

父母的行为足够让人信服时,孩子自然会听从。

同时,把孩子当作一个平等独立的个体,重视他们的感受和想法,这样孩子才会回报以尊重和爱。

02 立威有度,树立权威

浙江台州的一位母亲,因为女儿不愿意去辅导班而当街下跪,结果女儿反而更加生气。

这个极端的例子展示了父母卑微到何种程度,孩子就会对父母多么不尊重。

张爱玲曾说: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

这句话用在亲子关系中也尤为合适。

越是卑微的父母,越会养出对父母毫无尊敬之心的孩子。

导致父母不像父母,孩子不像孩子。

人常说:“跪着的父母,养不出站着的孩子。”

父母需要树立自己的权威,不是通过卑微或高压来赢得孩子的认同与尊敬

父母应该把握自己的权利,让孩子知道有原则和底线,在孩子不礼貌、不守规矩时,父母应该坚定地站出来,而不是妥协。

这样,孩子才会学会尊重父母,并且明白家庭中的秩序和规则。

03 适时放手,让孩子独立

沙拉在《特别狠心特别爱》中指出:“中国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这种过度的给予,导致孩子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应当,不懂得感恩和尊重。”

父母一味好付出,时间长了,孩子就会觉得理所当然,甚至肆意索取。

《正面管教》中也提到:“父母做得过多,便剥夺了孩子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还让孩子学会期待父母为他们服务。久而久之,孩子便理应享受父母的服侍。

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他们的生活背后是父母的付出,并且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愿望。

通过这样的过程,孩子会学会尊重父母的付出,并且懂得感恩。

适时地放手,让孩子独立面对生活,是培养他们尊重和感恩的重要一步。

04

珍妮·艾里姆说过:“孩子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

父母是孩子来到世上的第一个引路人,父母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思想。

父母面对孩子不尊重的行为时,不应该愤怒或讲道理,而是应该记住这三句话:少说多做,以身作则;立威有度,树立权威;适时放手,让孩子独立。

通过这样的方式,父母可以培养出懂得尊重和感恩的孩子,同时也能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威。

你好呀,我是萍萍姐姐,在职场打拼29年,现用写作丰盈余生。

往期精彩:

53岁才明白,废掉一个退休老人最简单的方式:让他过“二手生活”

53岁,退休3年,我变得没有几个朋友了

53岁才发现一个不争的认知:人过中年以后,换个脾气就是换条命,理解这3点后,你便会明白其中的意义。

退休的萍萍姐姐
53岁退休姐姐,曾在职场打拼29年,现用写作丰盈余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