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照片,引来不少老街坊的回忆

文化   2025-02-01 19:00   河南  

习惯于每天把几年前的当日照片发到视频号上。比如今天是2025年1月30日,就发了一张2014年1月30日的照片到视频号上。目的就向过去的时光致个敬,打个卡。

2025年1月30日,发了一张2014年1月30日的照片到视频号上,也就是11年前的照片。

一、

这张照片是一个街口。虽然是一条巷子,但是这条街的名字叫“商业大院”。很早的时候,街口挂着一个牌子,写着“此巷不通”。

我在这个叫商业大院的巷子里,生活了快30年,从80年代初到2千年初,历经童年、少年、青年。自从离开这座城市到外地上班,就很少在这里住了。

2013年左右,这条巷子里的所有房子都被拆光了,然后,这里变成了一条宽阔的马路。

商业大院从此消失了。

二、

那为什么叫商业大院呢?

首先,因为它确实是一个没有出口的巷子,所以是一个很大很大的院子。这个院子有多大呢?就是有很多楼房、平房,还有一些单位。这条南北的巷子里,东西方向有很多东西的更小的巷子,更小的巷子里,又有很多院子,院子里又有不少人家。这条巷子就像一根主血管,主血管的两边又有很多毛细血管。

其次,这个巷子里住的很多人都是本市商业系统的,所以叫商业大院也是很合适。

这条巷子里到底住过多少人?或者说,多少人在这里住过,估计谁也说不清,上千人应该是有了。

三、

下面,来说说视频号下的留言:

有人留言:从小在这里住,上的幼儿园也是巷子里的纺织品公司幼儿园。

有人留言:在这条巷子里的百货公司幼儿园上过。我回复这个人的留言:我们是校友,不过我那时候,百货公司幼儿园还在双龙巷,还没有搬到商业大院。

有人留言:百货公司幼儿园的斜对面是工商局家属楼,这栋楼在商业大院里较晚的时候建起来的;工商局家属楼的北面是治安大队,然后治安大队变成武警医院。我回复这个人的留言:在治安大队之前,这里是工商局的什么单位。

有人留言:这里很早的时候叫“八步校”,也就是“八路军步兵学校”。是的,不仅小时候听母亲讲过,而且,后来商业大院的墙上也写过这条巷子的一些历史。

有人留言:在这条街口的东边,有个名叫“山城麻辣烫”的火锅店。是的,我也去吃过很多次,喝过不少的酒。

有人留言:这条街口西边那家“诚信的店”,也就是照片上显示的这家店,他去买过不少次衣服。

有人留言:这条街口临街西边的楼下,有家米线店。

有人留言:这条街口的东边,有家烤鸭店。

有人留言:这条街口的东边还有家茅台专卖店。

有人留言:他的的一个女朋友就住在街口的那栋楼里。

还有人留言,这是他爷爷家,这是他母亲的老家......

这些人留言中所说的内容,我都知道,我应该知道比他们还多的关于这条街的情况。

四、

看了下数据,这张放在视频号上的普通照片,有96人转发,78个点赞,60个红心,虽然不多,但是有2.9万人的阅读量,说明还有一点影响力。

1.互联网上,哪怕一张照片都可以把很多人链接在一起,链接在一起的主要因素就是照片上的内容能够引起这些人的回忆。

2.看似一张非常普通的照片,都可以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影响力。这张照片最好能够有一定的信息量。

3.通过拍摄记录生活,是一件很有意义,即使在短时间内这种意义显现不出来。如果能把自己拍摄的一些照片关联起来,那就更有意义了。比如,同一个地点,同一个人物,每隔一段时间的照片放在一起,那就有感觉了。

4.把自己拍摄的照片放到互联网上与人分享,让照片更加有意义。例如,曾经在微博上也发过一张“商业大院”的照片,有人看到照片上街口坐的老年人像她的爷爷。

5.如果上升到一个高度,那就是:虽然每个人未必是历史的创造者,但每个人都是历史的见证者,而且更可以是记录者。


照着说
拍摄,证明存在过,证明时光曾经穿过我们的眼睛。拍摄,只是为了纪录时光,让一张张照片,像一粒粒尘埃,散落在世间的某个角落。让永恒的阳光,照射在这一粒粒尘埃上。透过这些尘埃,让我们看到永恒的阳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