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健康桥丨科学施训,预防训练伤

民生   2024-10-28 11:36   内蒙古  


姜  晨绘


近年来,随着军体训练由以健康体能为主向以战斗体能为主转变,训练强度和难度不断加大,如果组训理念落后、训练方法不当,可能会造成训练伤多发。广大官兵在进行体能训练过程中,要将体能训练和伤病预防紧密结合起来,注意合理负荷、循序渐进、分类施训、均衡发展,全面提升体能素质,预防训练伤发生。

——编  者

军事训练伤会影响部队战斗力的生成,其预防意义远大于伤后治疗。科学施训是提高训练质效、防控训练伤的关键。特别是对初入军营的新战友来说,科学进行体能训练不仅可以打好体能基础,还能有效降低训练伤的发生风险。本期,记者请武警后勤学院军事训练医学教研室教授秦永生,就战友们关注的体能训练相关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大家科学防控训练伤。

记者:训练前的准备活动可以用跑步代替吗?

秦永生:训练前的准备活动可分为热身和激活两个部分。训练前进行跑步、简单跳跃、徒手操、拉伸等热身活动,可以提升人体心肺功能、减少肌肉黏滞性。但进行高强度训练前,不仅要进行上述热身活动,还应在此基础上进行肌肉的激活练习。激活肌肉,就是让参与专项运动的主要肌群提前进入活跃状态,保证肌肉、关节的活动能力。比如,进行400米障碍训练前,可通过平板支撑、臀桥、蛙跳、短距离冲刺等练习,激活核心肌群、臀部肌肉、大腿肌肉。若未进行激活练习,直接进行高强度训练,会增加训练伤的发生风险。

记者:训练后为什么要进行静力拉伸?拉伸到产生疼痛感才有效果吗?

秦永生:一般来讲,训练后的整理活动包括慢跑、徒手操、泡沫滚轴按压放松和静力拉伸,对消除延迟性肌肉酸痛、缓解身体疲劳有较好的作用。

不少战友都有这样的经历:进行高强度跑跳类运动后,肌肉摸起来硬邦邦的,没有训练前柔软。这是因为肌肉受到大强度的刺激牵拉后,呈现自我保护的“缩短”状态。如果不进行静力拉伸,会影响肌肉的弹性和延展性。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训练,还会影响肢体的活动幅度,长此以往可能造成运动功能障碍。因此,建议大家训练后,及时进行静力拉伸。

有的战友误认为,拉伸时产生疼痛感才能起到效果。其实,当肌肉感觉疼痛时,会进入“缩短”的保护状态,就像针刺到手臂时,手臂会本能地收回一样。因此,当拉伸到产生疼痛感时,肌肉会处于一种矛盾状态:肌肉反射性缩短,同时又被“强迫性”拉长。这样的拉伸,不仅效果不佳,还可能导致肌肉损伤。

正确的静力拉伸应该是肌肉有酸胀感但不过度疼痛,这样才能使肌肉在相对柔和的良性刺激中增加延展性。

记者:有的战友认为跑步时加大步幅更能达到训练效果,是这样吗?

秦永生:研究表明,步幅过大是跑步训练伤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跑步时,脚着地的位置十分重要。着地位置,指着地时下肢髋、膝、踝三个关节的位置关系。合理的跑步着地点,应该是靠近身体重心投影点。跑步时步幅过大,会导致着地点远离重心投影点,着地瞬间相当于刹车制动,延缓重心迅速向前移动,容易造成身体上下起伏的“跳步跑”,降低跑步效率。而且,过大的步幅会使膝关节处于伸直状态。脚后跟着地瞬间,地面反作用力得不到肌肉缓冲,直接冲击踝、膝、髋关节和腰背部,容易造成关节损伤和腰背痛。

建议大家跑步时采用小步、高频的方式。步频快,跨步时间会缩短,一般推荐的理想步频为180步/分左右;步幅小,着地点靠近重心投影点,下肢会保持适度弯曲,有利于缓解地面对身体的冲击,减少损伤发生。

记者:力量训练和训练伤预防有什么关系?如何增强力量训练,提升体能训练质效?

秦永生:力量训练能够增强肌肉力量、韧带的稳定性和肌腱的抗压强度,进而更好地支撑和保护骨骼、关节,预防训练损伤发生。

从表现形式来讲,力量可以分为最大力量和力量耐力。最大力量指肌肉收缩所能对抗的最大阻力,比如一次能承托的最大负重;力量耐力指肌肉长时间工作对抗阻力的能力,比如多次举起重物的能力。发展力量耐力,有助于预防长时间运动导致的慢性损伤。比如,发展小腿肌肉群的力量耐力,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胫骨疲劳性骨膜炎、应力性骨折。发展最大力量,有助于预防短时间、爆发性动作导致的急性运动损伤。比如,发展上肢最大力量,有助于避免发生急性肩关节损伤;发展下肢最大力量,有助于降低膝关节损伤的发生风险。

新训阶段,有的新战友由于缺乏最大力量,难以完成一个标准的引体向上。在此,为大家介绍我在训练实践中总结的基于发展最大力量的“1683”训练法。一般建议进行2~3周中小强度的适应性力量训练后,再应用此训练方法。“1”就是用1~2秒的速度进行引体上杠,使下颌超过杠面(若靠自身力量难以完成1个引体向上,要用全力引体,协助者可以给予适当的上托助力,帮助其完成上杠,或者使用弹力带辅助完成)。“6”就是上杠后用4~6秒慢速下放到直臂悬垂状态(此阶段是利用背阔肌和肱二头肌的离心收缩发展力量。利用肌肉离心收缩发展力量,是进行力量训练的有效方法)。“8”就是进行8次最大努力的引体向上(通过给予助力托举或弹力带辅助训练,进行8次最大努力的引体向上)。“3”就是进行3~4组练习(重复练习3~4组,给予机体深度刺激,以达到训练效果)。

记者:400米障碍属于训练伤多发项目。官兵进行400米障碍训练时,如何有效预防训练伤?

秦永生:我们在训练实践中发现,有的战友能够较熟练地越过单个障碍物,但难以完成全程的400米障碍,甚至会在训练过程中受伤,主要原因是以较快速度进行中短距离跑的能力不足,即无氧耐力不足。当无氧耐力不足时,官兵在训练过程中会过早进入疲劳状态,进而导致技术动作变形,引发损伤。因此,进行400米障碍训练时,除了进行针对性的准备活动和掌握熟练的越障技巧外,还要提高无氧耐力水平。

400米障碍属于典型的无氧耐力项目。良好的无氧耐力水平,是预防损伤的关键。无氧耐力不足的人群,可进行无氧耐力储备训练,以提高越障能力。具体训练方案为:进行400~800米快速跑,每组跑3~5次,每次练习1~3组。运动中心率要保持在180次/分钟以上,间歇时心率降到120~140次/分钟,然后再进行下一次训练。

记者:体能训练中为什么强调核心力量训练?核心力量训练的训练方式有哪些?

秦永生:增强核心力量,可有效预防脊柱和四肢关节部位的损伤。核心力量指身体核心部位的肌肉在神经支配下收缩产生的力量。核心部位是身体的中间环节,包括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区域。核心力量能够维持人体核心部位的稳定性。如果核心区域不稳定,运动时脊柱不能维持正确的姿势,四肢很难完成顺畅的技术动作,就容易引发训练伤。

核心力量训练主要包括核心动态性力量训练和核心稳定性力量训练。核心动态性力量训练要求脊柱在一定活动范围内进行动态性运动,如仰卧卷腹、山羊挺身等。核心稳定性力量训练旨在通过训练身体深层肌肉(如腹横肌、脊柱周围的小肌肉群)的稳定性,提高核心部位的稳定能力。核心稳定性力量训练主要包括平板支撑、平板支撑髋外展、侧平板支撑、侧平板支撑髋外展、臀桥练习、弹力带下劈、弹力带上拉等。

记者:正在全军试训的新编修《军事体育训练大纲(试行)》中提出了防伤功能性训练,为什么功能性训练能够预防训练损伤?平时应如何进行功能性训练?

秦永生:防伤功能性训练是一种先进的体能训练理念,现已逐渐进入部队训练实践中。

功能性训练注重身体的修复完善。缺乏功能性训练的人群,尤其是经常承受较大负荷训练的官兵,在训练过程中较容易出现肌肉僵化、肌力不平衡、关节功能障碍、动作模式变形等情况,进而引发训练损伤。把功能性训练融入日常体能训练中,可以提高肌肉柔韧性和关节灵活性、增强身体的稳定性和协调能力,从而建立正确的动作模式。

功能性训练主要包括软组织松解、肌肉拉伸、稳定性练习和功能性力量练习。通过正确的功能性训练,战友们的体能会越来越强,能承受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训练强度,受伤的概率也会大大减少。


来源:解放军报丨作者:记者 孙兴维
往期推荐

1、安全工作“五个到基层”丨筑牢“安全网”,我们“重视”更“重实”
2、安全工作“五个到基层”丨部队安全要念好“三字诀”、铆足“三股劲”

3、安全工作“五个到基层”丨从“新”出发,让安全相伴军旅新征程

监  制:王志华
主  编:田   冰
责任编辑:张晓光、肖 飞
值班编辑:徐 
投稿邮箱:nmgwjxmt@163.com


内蒙古武警
欢迎部队官兵、军事爱好者和军人家属订阅关注,我们将与您分享内蒙古武警的最新消息和感人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