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11月11日,随着“2024牛肉贸易合作发展大会”在滨州市阳信县启幕,“土特产”蕴含的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的深意,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期显得尤为重要。小小“土特产”,一头连着农民增收,一头连着农村发展活力。“全县人口平均每4人中就有1人从事肉牛行业;全县每年的GDP,12%由肉牛行业贡献;肉牛年屠宰能力120万头,位列全国县级第一位;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沿黄肉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重大产业项目;一头牛在阳信可分割成270多个品类、1500个部位……”这是一组“阳信肉牛”产业的最新数据,可以看出,肉牛产业已经成为滨州阳信富民兴企的“台柱子”产业,涌动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澎湃活力。事实上,当第一产业从最初孱弱的家庭作坊与个体独立经营模式,经由地方引入规范化生产,通过理顺区域诸多竞合元素形成产业集群,小小“土特产”照样可以扛起区域经济的大旗。而产业集群往往会成为一座城市产业跃升的主战场、科技创新的主引擎,新质生产力培育的主阵地。
“近年来,我们立足特色优势,全力推进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干出了年营收660亿的产业规模,创成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了国家沿黄肉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承办了中国牛业发展大会,中国牛肉加工创新发展大会等会议活动。”滨州市委书记宋永祥在大会致辞中提到。“特别是我们着力以深融合延伸长链条,持续深化‘强一接二连三’,建成全国首个万头肉牛5G牧场、全国首个县级进境肉类海关指定监管场地,打造了叠加通关保税、智慧冷链、数据中心、标准生产、综合检验5大功能的牛智谷产业园。”而就在前不久,围绕8种“土特产”,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编制了8个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印发实施,“阳信肉牛”位列其中。地处鲁北,四季分明,阳信全县耕地面积80万亩,其中,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占20万亩,玉米秸秆年产量60万吨,为肉牛养殖提供了优质充裕的饲草。这里是中国优良畜种鲁西黄牛、渤海黑牛的主产区,拥有安格斯、西门塔尔、利木赞、夏洛莱等多种肉牛良种。尤其,阳信县利用鲁西黄牛、渤海黑牛优势基因,与澳系和牛、蒙古牛多元杂交培育的高端新品系——鲁蒙黑牛,填补了国内高档肉牛品系的空白。细数阳信肉牛产业,76家肉牛屠宰企业,年屠宰能力达120万头,列全国县级第一。这里有429家牛肉加工企业通过SC认证,年加工牛肉量达60万吨。近年来,阳信县投资建设了2处食品加工产业园,通过租金减免、贷款贴息方式,引导加工企业入园抱团发展,并开发出了牛肉酱、东坡牛扒、即食牛肉等70多种牛肉预制菜品,牛脂肪加工成火锅底料,牛骨雕刻成艺术品,牛毛制作成精美毛笔,牛皮生产成部队军靴,牛血提取凝血酶。如今的阳信县,牛肉进口量占全国1/6,京津市场占有率达到30%和50%,营业收入近660亿元。“阳信牛肉”“阳信鲁西黄牛”“阳信渤海黑牛”成功获批地理标志商标认证。
听音乐、做按摩、睡软卧……走进阳信商店镇的亿利源5G牧场,享受“贵宾”待遇的正是身价不菲的鲁蒙黑牛——高品质的鲁蒙黑牛单头价值高达20万元。
牧场占地500亩,总投资1.2亿元,是目前我国首个采用5G技术管理的数字化智能牧场。它立足智能牛舍,将物联网、人工智能相关技术植入信息平台,借助智能耳标、中央厨房、AI监控等信息捕捉设备,多场景、可视化实现对肉牛育种、繁育、育肥的全程管控。
良种是肉牛产业的“芯片”。凭借得天独厚的肉牛产区、种源优势,阳信县政府牵头与大型公司、科研院所等进行产学研合作,“鲁蒙黑牛”正是在此机遇下培育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新品系,品质媲美日本和牛,价格较普通牛肉更是翻倍提升。
站在亿利源5G牧场信息平台前,小到每头牛的走路步数,大到整个牧场的设备运行情况,指标一应俱全、实时更新——电子耳标负责识别牛的身份、体征和行为信息,环境传感设备用于调适养殖环境,智能饲喂中央厨房系统能结合肉牛不同生育期实现精准饲喂,5G牧场智慧养殖同步提高了肉牛单体重量与肉品质量。
一直以来,第一产业因特殊的行业属性,如此竞争力差,抗风险能力弱,转型升级只有科技创新这一条路子。第一产业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阳信,科技创新贯穿于一块牛肉从肉牛出生到终端市场的全过程。这里创新实施“互联网+透明工厂”模式,通过赋码管理,对肉牛种、养、加全生命周期进行数据采集跟踪,实现“一企一码”“一牛一码”“一品一码”,确保每一环节肉牛质量安全可控、可追溯。
目前,5G牧场入驻了42户养殖户,存栏的4000多头牛都是中小养殖户委托寄养,在这种模式下,市场波动中最易受伤的养殖端,也能在冲击到来时有一份稳定收入。
近年来,阳信县创新“七位一体”养殖模式,由省农担担保,养殖户申请银行惠农贷款从企业购买母牛,经政府补贴投保后,再委托给企业数字化喂养。
事实上,5G牧场只是肉牛养殖的场景之一,其背后正是“七位一体·养母繁犊·富农兴农”集成化服务体系。
围绕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档肉牛新品系“鲁蒙黑牛”,整合“公司+合作社+养殖户+银行+农担+保险+数字科技”等生产要素,“七步联动”为养殖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借助5G牧场,以出租和托管模式,向养殖户提供受孕母牛,并全程技术辅导,依托全县236家肉牛养殖合作社,通过统一推广饲养标准、统一饲草料配制、统一防疫消毒、统一能繁母牛发情检测及冻配、统一犊牛出售“五项统一”,形成“社员养牛、公司收牛,工厂化生产、零风险养殖”局面,弥补单一企业牛源不足短板。待犊牛体重和品质达标后,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回收母牛、回购犊牛。过程中,搭配金融担保服务,为企业和农户减少风险、保障受益。
按当前犊牛12000元/头,每户100头养殖规模,母牛繁育率80%计算,养殖户犊牛销售毛收入90余万元,纯收入超过40万元。
走进阳信牛智谷产业园展厅,一头牛的“七十二变”变幻无穷:牛肉预制菜、牛骨雕作品、牛骨瓷器皿、牛毫笔……物尽其用。产业链的拉长增粗提升了肉牛产业的附加值,以牛骨雕为例,从前牛骨是“论堆卖”的下脚料,如今经脱脂、除油等预处理后,雕刻成各类挂件、摆件,优质的单件骨雕作品售价高达数万元。育龙头、延链条、强产业、壮集群,阳信先后培育了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36家、有机肥生产企业16家、精细分割品种达270类,牛肉预制菜种类达70余种,形成了肉牛种、养、加绿色循环全产业链,每个领域都有领军企业,每个环节都成为产业上下游。当预制菜成为“餐桌新宠”和“流量担当”。作为一家以肉牛产业为主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阳信县福安清真肉类有限公司抢抓市场新风口,投资1亿元建设了牛肉制品研发中心及生产平台项目。该公司与华南理工、山东农大、青岛农大等大院大所开展深度合作,投资兴建了具有基础研发、检验等综合功能的实验中心,研发投产预制菜品类超过80个,年产量2万吨以上,目前一期项目已投产,全部达产后预计年实现产值20亿元。为服务预制菜企业健康发展,阳信县建成牛肉预制菜产业园,通过租金减免、贷款贴息、基础配套、监管倒逼、品牌建设等方式引导小、散、乱牛肉加工企业入园发展,实现牛肉食品加工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培育预制菜生产企业23家,年销售量3.4亿包、销售额40亿元以上,“小炒牛肉”列全网牛肉类单品销量第1位。在阳信经济开发区的汇阳通达冷链物流港,经过7月中旬开始的试运行,如今车间已处在高速运转的状态。汇阳通达冷链物流港项目,是2023年滨州市重点项目,项目以“国内挖掘潜力,国外进口调剂”为理念,打通世界牛肉通过阳信进中国的最后一公里。采用现代标准化的物流设施和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物流港是一个集牛肉批发、加工配送、冷藏保鲜、检验检测、展示展销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牛肉集散中心和配送物流基地,并可为全县429家SC认证加工企业提供原料加工服务,通过与牛智谷产业园、预制菜产业园等项目协同联动,有效拓展阳信牛肉销售渠道和产品种类,并通过下游客户将消费市场辐射到华北、华东等地区,让阳信的高品质牛肉走进千家万户。以汇阳通达冷链物流港项目为代表,近年来,阳信县先后投资37.2亿元建设11处肉牛产业配套项目,食品加工产业园二期、金诺二期、生物育种实验室、牛肉及牛副产品综合检验检测等项目陆续投产运行,为全县新增年仓储能力10万吨、食品加工能力20万吨。作为全国畜牧百强县、全省沿黄肉牛特色产业集群的主阵地,阳信县创新推广“种养加一体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模式,“阳信牛肉”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210.26亿元。2024年上半年,阳信县实现畜牧总产值19.2454亿元、增长1.1406亿元,增速6.3%。如今,阳信县获批国家民委首批共同现代化试点,与内蒙古、青海、西藏、甘肃、吉林“五省十地”达成“一牛联多地”跨区域协作,并将海外“朋友圈”扩展到31个国家、400多家加工企业,尝试从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进口活牛,在乌拉圭等国家建设海外牧场、海外屠宰场。阳信县的目标十分明确,重点抓好品系培育、品牌推广、品质提升“三品”工程,走好“高端化发展”路线,让“牛在世界养、肉在阳信产、吃在全中国”的愿景早日成为现实。或 添加小财女微信(ID:ifengjinrong)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