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乙巳蛇年,
是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
1月28日除夕夜,
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为主题,
中国非遗在央视春晚璀璨绽放!
非遗元素与现代科技融合,
AR、裸眼3D等创新形式下,
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中式美学又有了新诠释,
这中国式浪漫太绝了!
作为开场视觉秀《迎福》的主角,
身着华美长裙登场。
她的亮相不仅是个人荣耀,
更是中国非遗文化走向世界的高光时刻。
细看李子柒的舞台造型,
巧妙融入蝴蝶元素,
融合了植物染、青神竹编、螺钿、
成都漆艺、羌绣、英山缠花等13项非遗技艺,
科技感与东方美学在此刻完美交融!
打铁花不仅是浪漫的艺术,
还寓意着除鬼驱邪、祈福、纳祥,
是备受人们喜爱的
农历新年盛大民间表演之一。
我们在一片片铁花散落的盛景中
许愿美好的未来,
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像铁花一样灿烂辉煌。
总台春晚再次以传统文化为创作灵感,
带领大家沉浸式走近,
“走中线,挺直脊梁,昂起头,耸立九天”,
重新认识凝结中国人智慧的斗拱与榫卯,
领略千载流传的中式美学,
以为是MV原来是古建大片!
“白娘子”赵雅芝、“许仙”叶童惊喜献唱,
当熟悉的旋律响起,
不少网友直呼:
千年等一回啊,我无悔啊啊啊啊!
将舞台打造成一幅展开的古画
“人在画中舞”
送上“喜上枝头”的祝福!
一听名字就美到心坎儿里了
蛇是灵性、智慧和生命力的象征
当太极遇上书法
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武术《笔走龙蛇》
用国家级非遗太极拳的力与美,
将李白《草书歌行》中的“笔走龙蛇”具象化,
展现中国书法
墨染千里、写意山河的神与魂。
最美太湖好风光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
让无数名家流连忘返的江南
时至今日依然美得令人心颤
游了600年的非遗鱼灯
舟楫如梭,梦里星河
“忆江南”诚不欺我
现代芭蕾《伊人》中,
舞者脚尖轻划,
舞台变幻成一池春水,
在大江大湖大武汉
这些隐藏的文物彩蛋你能找到几个?
虎座鸟架鼓、曾侯乙编钟
钟鼓乐音尽显荆风楚韵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杂技绝活齐上阵
在烟火气里寻得一片新年景
凤舞黄鹤楼,星汉耀江城!
英歌舞是首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众人齐舞时
鼓槌翻飞,步伐铿锵,气势如虹
被网友称为“最强过年氛围组”
如今火遍全网的英歌舞上春晚了!
谭维维一曲《潮起舞英歌》
以非遗之美唱未来之歌
在激情澎湃中
斗柄指东天下春
四季又上新一程
这首歌的名字来自先秦典籍
“斗柄东指,天下皆春;
斗柄南指,天下皆夏;
斗柄西指,天下皆秋;
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在中国古代天文历法中
北斗星斗柄的不同指向
意味着四季流转
如今北斗星斗柄再次指向东方
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
舞者们用身体和手勾勒出
《幽兰》傲然绽放的姿态
愿新的一年事事顺心,幸福安康
其实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吉祥纹样吗?
“象”取“祥”谐音
整体有“天下太平、五谷丰登”的寓意
舞者们模仿起大象鼻子
力量感+柔韧性兼备
细腻勾勒出一幅
象群悠然自得的生活画卷
2024年12月4日,
春节、端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非遗之美,融贯古今,博采众长。
用近百个非遗串起了中国年,
蛇年春晚里的中式美学,
有哪些惊艳了你?
快来评论区分享,
一起回顾这场试听盛宴!
▌素材来源:央视新闻、央视春晚、网络综合
图片及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
关注美尚 遇见更美的自己 ▼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商城,发现生活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