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筑牢屏障、绿色转型,持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论学习贯彻市委六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政务   2025-02-10 11:16   陕西  
生态文明建设利在千秋,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市委六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聚力筑牢生态屏障,推动绿色转型,持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我们要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空气常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绿色转型”为行动纲领,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贡献渭南力量。
要着眼空气常新,守护蓝天白云。去年以来,我市狠抓大气污染防治,持续开展秸秆焚烧、散煤治理、禁放烟花爆竹等巡查管控,2024年优良天数达到250天,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人民群众“蓝天获得感”显著提升。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大气污染治理任重道远,必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要深化“75311”工作机制和关中城市群联防联控机制,推动5大治理工程和4个专项行动走深走实,力争今年优良天数达到257天,推动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大气环境治理新格局,实现空气常新、蓝天常在。
要着眼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筑牢生态屏障。青山绿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底色,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守好用好这一宝贵财富,是为子孙后代造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继续当好秦岭桥山卫士,积极落实好《北部山区生态保护条例》,扎实开展“利剑治污”专项行动,持续抓好秦岭区域“五乱”问题综合治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销号工作,举一反三、以改促治,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要着眼绿色转型发展,推动经济与生态双赢。绿色发展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的关键,也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内在要求。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一方面,要全面排查管控“两高”项目,积极稳妥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建设全市能碳一体化智慧管理平台,推进绿色工厂、绿色矿山、绿色建筑发展。另一方面,要学习借鉴陕南“两山”转化经验,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多元化实现机制,更好推动生态资源“变现升值”,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只要我们凝聚合力,持之以恒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携手构建更加美好的家园,一幅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景更美的生态文明画卷必将更为舒展、更显壮阔。
(来源:渭南日报

i渭南
亲爱的朋友,您好!欢迎来到“i渭南”。“i渭南”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由中共渭南市委网信办、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旨在宣传推介渭南、发布政务信息、提供便民服务、拓宽民意通道。在这里,足不出户,渭南尽在眼前!在这里,轻触指尖,生活方便又快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