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小时候怎么过年吗?
穿新衣,戴新帽,燃鞭炮,讨红包
小时候过年可是“天大的事”
今天
让我们一起怀个旧
从40年前的《新闻联播》里
追寻我们记忆中的年味儿
↓
看《新闻联播》里的春节,感受40年前的年味儿
过年,最开心的就是逛庙会!
△1982年《新闻联播》画面
80后们,儿童三轮车你们有骑过吗?记得当年最流行的是红色过年款,如果能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儿童车,仿佛拥有了整个世界,别提多神气了。
△1985年《新闻联播》画面
庙会上各种娱乐小游戏,总是吸引小朋友和大朋友们挪不动脚,游戏者仿佛自己是明星一样,站在人群的中央表演。
△2002年《新闻联播》画面
曾经,年味儿就是穿新衣。
春节前对于孩子而言更无比兴奋的,宁愿放弃睡懒觉的时间也一定要跟着爸爸妈妈买新衣!而且衣服、鞋子什么一定得自己挑!
现在过年对新衣的期待渐渐没有了,想什么时候穿都可以,只要买买买,每天都是剁手节!
如果,我没有记错!
曾经过年的花灯是这样的...
△1983年《新闻联播》画面
现在看来,那年灯会上阿凡提的造型有些“雷人”,但是“骑毛驴的阿凡提”这一形象却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
△1983年《新闻联播》画面
“猪八戒”吃西瓜的动作悠闲自得,憨态可掬的造型总是那么让人捧腹。
△1988年《新闻联播》画面
动画片里的“黑猫警长”曾教给了我们勇气和智慧,也承载了很多80后的童年欢乐。
△2012年1月4日,山东节灯会
△2017年北京龙庆峡冰灯节
80年代的灯会上,大多是用灯的形式来表现人们喜闻乐见的故事、民间传说等,形式比较单一,但却承载了一代人的回忆;现在的春节彩灯除了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以外,还具有娱乐性和趣味性。
吃吃吃,勾起我满满的回忆……
△1982年《新闻联播》画面
老百姓在供应站门口通宵排“长龙”抢购年货的场面,曾是春节前的一道景观。
△1987年《新闻联播》画面
春节时分,人们既是忙碌的也是充满期待的。我国朝鲜族群众制作传统食物,年糕。
到了21世纪,大鱼大肉早就不是人们所追求的,健康、绿色蔬菜成了人们的新爱,过年只想吃点素菜。
春节,就是置办年货
△上海第一百货,几名男子在柜台调试电视机。
曾经,过年的时候如果能购得一台电视机,可以让全家人欢天喜地一整年。
△1982年《新闻联播》画面
80年代初,缝纫机是人们“三大件”之一。大家买回去都是自己做服装和家居用品的。那个时代,妈妈们总会用它制作出全家引以为豪的新衣服来。
△1982年《新闻联播》画面
在80年代初,如果人们将电视机、自行车、缝纫机这“三大件”作为年货,还真是“土豪”行为,毕竟它们是那个年代真正的奢侈品。
过年,就是放鞭炮!
△1984年《新闻联播》画面
摔炮、小鱼雷、蜘蛛王、窜天猴……都是儿时的记忆,一个手捂着耳朵,点燃后撒腿就跑。
△1996年,过年放鞭炮的小孩。
到了现在,随着健康、绿色、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更多人愿意过一个绿色低碳年,拒绝鞭炮;也有不少人为了留下关于过年的美好记忆,少放一些炮竹过过瘾。
曾经,年味儿就是吃年夜饭。
△1997年《新闻联播》画面
年三十儿,一家人都围在一起其乐融融看春晚。一年到头,家人能围坐餐桌旁吃年夜饭,是一种幸福。
这么多年过来,有人说:总觉得“年味儿越来越淡了”。也许,他是指再看不到家家杀猪宰羊的热气腾腾,再也没有了儿时买到新衣服时的狂喜。
但其实,年味是无所不在的,在陪伴家人时,在跟故交相逢时,在贴春联、挂灯笼、看春晚、熬夜守岁时,在一家人围坐着吃顿团圆饭时……
“
儿时过年
你还有哪些难忘的记忆?
小事也是这样,高高的堂叔到我家串门的时候,总会开着笑说:“长的太高了也别扭,到了谁家里都得低着头才能进去。”说着就低着头迈进了门槛,往往我母亲就会接上一句:“是因为你长的高了,俺这门容不下你。”不知是表扬,还是批评,总会引来一阵阵笑声。假如堂叔到我家进门时不低头,必然就会碰着头,自己造成了小痛苦,别人也跟着不自在,哪还有低着头走进去换来的那种欢笑?
记得前些年我到石林、桂林游览时,遇到了一个个美丽自然的石洞,洞口都比平常人低,奇特的造型充满了神秘和诱惑,这就是需要我们低头的时候。假若不进去,就不知里面有什么风景和奇特的构造,有时还会留下遗憾;假如进洞口时不低头,就会被碰头甚而被碰得头破血流。这个时候,无论怎么显赫、富有的人物,都低下了昂贵的头,弯下了最贵的腰,去探寻石洞里的风景。(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这些看来都是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却说明了一个道理,现实生活中,在我们实现美好理想和远大目标的征途上,有时需要我们昂首阔步,奋勇前进;有时需要我们低头弯腰,才能跨过这道关键的门槛,获得成功。智者懂得:能低者,方能高,能屈者,方能伸。
你是一个太重感情的女人吗?每晚9点半,我都会在这里陪伴着你。喜欢夜叔,就把【睡前伴你夜听】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一起关注吧,晚安!
@睡前伴你夜听
听一首老歌,享美好生活,回味逝去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