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皖南皮影的雕刻工序。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皖南皮影戏第九代传承人何泽华。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何泽华给皮影上色。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制作皮影。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塑造的警察皮影形象。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幕后,何泽华杆不离手,十指飞动,上演《武松打虎》。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暮色渐合,群山被夜色遮掩。在宣城市宣州区水东老街的皖南皮影博物馆,58岁的皮影艺人何泽华,手执皮影,立于幕布中央,随着锣鼓声起,一场流传数百年的皮影戏《武松打虎》,开戏了。
何泽华,是皖南皮影戏的第九代非遗传承人,自幼在皮影戏中长大,受父辈熏陶,耳濡目染,至今表演皮影戏已40年有余。
皖南皮影戏,早前随湖北移民传入安徽,并广泛汲取了当地小调、绘画、雕刻、剪纸等民间艺术,自成一派。2008年,被列为安徽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常人眼里,皮影戏过去是“一担挑”的行当,艺人除了会幕后演绎,还要擅长台前制作。
“一般采用青色透明、毛孔细腻、厚度均匀的黄牛皮为原料,需经推皮、描样、雕刻、上色、熨平、装订等10多道工序,用线条镂空法进行刻画。”何泽华告诉记者,悟性好的,至少学徒3年,方可登台。
在色彩上,皖南皮影以红、黄、绿、黑四色为主,不同颜色代表不同人物特征,如红脸的精忠、黑脸的骁勇、黄脸的狡猾、白脸的奸诈。
数十年躬耕皮影戏,经何泽华亲手刻制的影偶形象不下数百个,这其中,不乏人们耳熟能详的孙悟空、白骨精、武松、包拯。
彼时,“何家班”邀约不断,走街串巷,四处演出。“然而,随着文化消费载体的多元化,存续百年的皮影戏传承乏后,受捧程度大不如前。”何泽华坦言,一人难唱一台戏,玩了一辈子皮影,不能到老了失了艺。
为此,2008年,何泽华筹资成立“皖南皮影戏曲艺术团”,随后又创办了“皖南皮影博物馆”,通过静态展示和线下演绎,让皮影戏得以传承延续。
在注重保留传统皮影制作技艺的基础上,何泽华还大胆创新,将皮影和身边人、身边事相结合,让老皮影发新枝、冒新叶,他也成了一名光影的新“播”客。
这些年,何泽华努力在皮影的“形”上做文章,扫黄打非、扫黑除恶、电信反诈、交通安全等题材,成了他创排新戏的源泉。《四大廉臣》《开门太守》《暴风骤雨》《赡养老人理应当》等一批传递正能量的剧目作品更是深入人心。
“相比较传统形象的刻画,现代影偶和戏迷生活息息相关,反倒更难把握。”何泽华直言,这就需要在人物塑造上花更多的心思。经过反复打磨,交警、医生、电工等贴近百姓生活的新形象,被他刻画得栩栩如生。
老皮影,新剧目。
令何泽华欣慰的是,传统非遗进校园、进社区,为皖南皮影戏这一原生态艺术提供了生长土壤,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如今,新创皮影戏剧目能占到演出的近六成,并收获了众多拥趸。
“一口述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是皖南皮影戏的生动写照。有人说何泽华是“守艺人”,也有人说何泽华是新“播”客,不论何种身份,他追光逐影的初心不改。
“只要大家喜欢,传承就有戏。”何泽华感慨,希望皖南皮影戏这束光,能够照进更多老百姓的心里,也让更多人领略到皖南皮影的艺术魅力。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编辑:叶然
审核:刘永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