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小红书外交”,让两头儿的网民都破防了

文化   2025-01-18 22:10   天津  
 来源:大象视野

这几天的“走线事件”很抽象,大批自称“TikTok难民”的美国网友顺着网络爬了过来,挤爆了小红书。

一时间小红薯变身“小洋芋”,小红书界面满屏都是说着“尼蒿”的歪果仁。

众所周知的原因,到了19号之后,如果拜登政府关于TikTok的禁令仍未有改变,那么这些抖音海外版的用户将彻底“被抛弃”。

出于对禁令的不满,他们没有选择TikTok的过渡产品,也没有选择美国本土的APP,而是直接找到了中国的小红书。

紧接着有趣的一幕出现了,扎根本土没有“出海”打算的小红书,竟然连续在苹果商店的排行榜上霸榜了,直接碾压西方众多老牌应用。

不仅是美国,现在小红书已经在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等70多个国家占据了应用下载榜单的第一名。

大量美国网友登录小红书,直接和中国网民对话,绕开“中间商”之后,两头的网友都觉得不对劲了,一边没想的那么富,一边也没想的那么穷。

毕竟此前有很多中间商环节,两边的网友没有太多直接交流的机会,一方面是各种公知美吹将美丽国吹到了天上,月亮永远是圆的,就连空气都是甜的。

另一方面是境外媒体的颜色宣传,大肆宣扬诸如“压榨劳工”“血汗工厂”之类。

两头的网民直接对话,最有意思的当属“对账单”,从工资、交通、教育、医疗到购物,中美两国群众进行了全面深入而坦诚的交流,这一对才发现真的和宣传的不一样,根本就对不上账。

经过一番交流,再看看中国网民在社交媒体上所呈现的日常,美国网友发现这完全不是他们刻板印象中的东大。

这个东方大国不仅物价合理,发达程度和便利性都很高,并没有传播中的那么水深火热。

在本土社交媒体上看到蜂拥而至的老外,很多中国网友也提出了一系列问题。

有中国网友好奇地问:“你们那里是不是随便刷个盘子,1小时就能赚到15美金”。

结果引来一堆美国网友的集体回复,纷纷表示:“请告诉我这家店的地址,我要去应聘”。

还有中国网友问:“你们是不是要做两份工作,才能维持生活。”

美国网友回复:“大多数人都要打两份工。”

有的网友直接表示:“每周要工作84小时。”

还有人在评论区留言:“要打三份工,才能付得起每月的账单”

这样一对比发现,美丽国也并非想象的那么美好,虽然看起来赚得多,但是他们房租和各种税上的花销也多。

在教育费用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例如大学学费,对于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学生,中国有利率很低的助学贷款。

老美读大学的学费则是很高的,甚至工作后都要十几二十年才能还清贷款,据说奥巴马40多岁才还清他的大学贷款。


这场“小红书外交”,让中美两国网友以全新的方式,绕过中间商直接展开交流,仿佛打开了新世界。

中国网友知晓了,美国人也并非“人均大豪斯”、“看病全免费”、“工作轻松活少钱多离家近”。

美国网友在交流中也明白了,以往那些对华宣传根本就是强加的抹黑滤镜。

但是,如今这种破天荒的交流方式,能不能继续还存在着诸多变数,我们这边有着严格的内容审查机制和实名制要求,这种交流方式客观来说面临着诸多未知的挑战。

这种交流方式对美丽国也造成了一定冲击,有消息说拜登政府正在考虑搁置禁令,将选择权交给特朗普,如果特朗普选择放过TikTok一马,那么如今这些“难民”还是会回到他们所熟悉的APP上。

小红书方面当然也面临着政策、内容审核等诸多挑战。

当然,更多人还是希望中外网友可以继续在小红书进行直接交流,毕竟作为正向积极的宣传窗口,小红书的流量可比免签240小时的宣传效果强多了。

应该共同接住这泼天的流量,展现我们开放包容热情好客的积极态度。

啥叫文化自信,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就是。


和大象君加好友防止失联



大象公社
关于思考的思考,坚持为美好发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