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月,苏浙军区成立,粟裕被任命为司令员,统一指挥苏南与浙江的新四军,其主要任务是打通浙东与浙西的联系,建立向浦东、浙东前进的基地。
当时的粟裕麾下有散个纵队,第一纵队司令员王必成,第二纵队何克希,第三纵队陶勇,按照上级命令,粟裕分别指挥三个纵队进行作战任务。
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发现新四军的活动后,向蒋介石提议消灭苏浙地区的新四军,蒋介石表示同意,由此,粟裕在天目山地区被迫进行了自卫反击战。
史称“天目山战役”,天目山战役一共有三次。
第一次,国民党苏浙皖挺进军司令陶广指挥一个师五个团及“忠义救国军”对新四军发起进攻,第三纵队第七支队奋起反击,陶勇率领主力援助,可是敌人太不经打,陶勇还没来,敌人就被击溃了事后统计,我军歼敌1700余人。
战后,国民党吸取教训,这次派了12个团,兵分四路攻打新四军驻地,粟裕天才般的提出反击战略,“不管敌人分几路,我们只打一路。”
敌人虽然有着强大重武器,但是他们战斗力并不强,再加上我军的冲击力,敌人一下散了,我军趁此机会歼敌一个团,这便是第二次天目山战役。
粟裕的指挥能力真正的发挥出来,是在第三次天目山战役中。
打赢了第二次天目山战役,粟裕向新四军诚恳地提出请求,希望新四军第一师副师长叶飞率领部队前来支援,毛主席后来同意,叶飞率部来到苏浙军区,部队被整编为第四纵队,廖政国担任司令员。
这时,粟裕麾下的兵力有四个纵队,共计2万余人。
1945年5月,蒋介石亲自下令,要调集10个师的兵力围剿苏浙新四军,粟裕派叶飞率领第四纵队,于新登地区与敌人激战,我军与敌人打了三天,最终不敌,在粟裕的命令下,部队撤出了新登。
王必成是粟裕的麾下的悍将,他在指挥第一纵队与敌人激战时,英勇威猛,可是由于敌人火力太猛,部队不得不撤,对此,他并不甘心,甚至想要违抗粟裕的命令,继续于新登地区与敌人激战。
关键时刻,叶飞以苏浙军区副司令员的身份命令王必成后撤,但是王必成还不走,大家都看着他,忽然,王必成叹了一口气,决定撤离。
孰不知,粟裕指挥部队撤离新登,实际上是在布一个大的口袋。
在粟裕的指挥下,部队装成败军,有意无意的放走俘虏,同时,粟裕还命令最后面的部队争吵,甚至打架,一定要造成部队军心涣散的情况。
敌人前敌总指挥李觉,基于前两次天目山战役情况,并未放松警惕,粟裕见状,决定再次诱敌深入,他不仅指挥部队放弃了新登,而且接连放弃了临安,甚至是根据地天目山。
在敌人前进时,粟裕召开会议,讨论接下来的打法。
此时,面对7.5万敌人,大家都是忧心忡忡,因为我军只有2万余人,兵力3比1,除此之外,敌人还有重武器,美式装备,无论怎么打,似乎我军都处于劣势。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粟裕表现出了一位统帅风范。
粟裕说:“敌人三路进攻,中路的忠义救国军和二十八军,已经被我军打怕,西路虽然有6个师兵力,但是只有一个团参战,其他部队虽然准备正规,但是他们战力不行,东路的部队虽然是劲敌,但是他们在新登已经与我们交战,损失惨重,前来参战的部队并不多,只有两个团的兵力,因而我们先阻东打西,再阻西打东,是最好的选择。”
当我军撤出天目山时,李觉认为我军是真的撤退了,因而率领7.5万人直入。
会议结束不久,敌人西路52师离开主力部队,粟裕一声喝下,王必成,陶勇率部经过一番激战,全歼52师。
西路刚结束战斗,粟裕立刻指挥部队在东路准备与敌人交手,此时,李觉还不知道52师已经全军覆没,还在命令52师向前推进,没多久,李觉感觉情况不妙,粟裕已经在预定地点向敌人发起进攻了。
战斗一结束,我军立刻撤出,这一战,我军歼敌数千人,俘虏6800余人。
粟裕指挥2万兵力,面对比自己多3倍的敌人,还歼敌数千人,俘虏6800余人,他创造了一个军事奇迹,而这一仗,也完全的表现出了他高超的军事指挥能力。
粟裕打赢了天目山第三次战役,消息很快传到了延安,毛主席得知后很高兴,他对身边的周恩来,曾山等人富有远见地说:“粟裕同志将来可以指挥四五十万军队。”
这也就是说,粟裕指挥的天目山第三次战役,获得了毛主席的高度评价,在运动中歼灭敌人,这是一个非常大胆且有效的作战方式。
粟裕打赢此战,在毛主席心中的地位一下重要起来,解放战争时期,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作战时,毛主席多次发电,一切由粟裕指挥,可见他对粟裕的信任和器重。
三大战役中,粟裕曾参与指挥了淮海战役,十多年后,毛主席感慨地说:“淮海战役,粟裕立下第一功。”这也证明了他当年在延安的预测,粟裕完全实现了这个目标,指挥四五十万军队作战。
后来抗美援朝战役时,粟裕又成为第一人选,可惜由于伤病,他未能参战,最后由彭总挂帅,此事不仅成为了毛主席的一个遗憾,也成为了粟裕人生的一个遗憾。
1955年授衔时,粟裕被授予大将军衔,是新中国的“第一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