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棉花需肥规律总览
(一)生育期与元素需求变化
棉花在整个生育期对氮、磷、钾的需求呈现动态变化。已有研究数据表明,每生产 100kg 棉花,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素 13.35kg、磷素 4.65kg、钾素 13.35kg。在不同生育阶段,吸收比例差异明显。苗期对氮、钾肥的吸收比例高于磷肥;蕾期对钾肥的吸收量显著高于氮、磷肥;花铃期磷元素的吸收比例增加,对钾肥的吸收量减少;吐絮期磷元素吸收比例继续增加,对氮、钾肥的吸收量降低。
(二)不同生育期需肥特点
1.苗期:此期以根、茎、叶生长为中心,吸收氮、磷、钾的数量比较少,一般占整个生育期总数量的 5% 左右。虽然吸收比例小,但吸收强度大,植株体内所含的氮、磷、钾比例较高。同时,苗期对磷素营养的要求特别敏感,若缺磷,棉株生长缓慢;缺钾则会导致棉株抗病性降低,易发生病虫害。
2.蕾期:植株生长加快,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阶段,根系迅速扩大,吸肥能力显著增加。对氮、磷、钾的需求也增多,尤其是对钾肥的需求量最多。
3.花铃期:是棉花养分的最大效率期和需肥最多时期,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从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吸收的氮、磷、钾元素,占总需求量的 60% 以上。其中,始花期至盛花期以氮肥为主,盛花期至吐絮期以磷、钾肥为主。
4.吐絮期:棉花长势减弱,吸肥量相应减少,茎叶中的养分逐渐转向棉铃被再利用,吸肥强度明显下降。此时对磷肥的吸收比例较高,对氮、钾肥的需求减少。
二、各生育期施肥要点
(一)苗期施肥
棉花苗期需尽量早施提苗肥,一般可在缓苗后追施少量肥料。基肥用量少的地块,可每亩追施硝酸磷钾肥 5 千克或尿素 3 - 5 千克,以平稳早发。苗期是磷营养临界期,不能缺磷,播种时可加施 5 公斤磷酸二铵作种肥,种肥入土位置在棉株侧下方约 2 厘米处,促进根系发达,保证幼苗健壮。此外,还可适当追施一些腐熟肥,如在棉花苗期使用拉姆拉黄金出苗水(根碧多+翠姆微生物菌剂)一组使用 15 亩地,以氨基酸为载体的生根剂复配 20 亿每克的耐盐复合微生物菌剂,促进生根的同时可以提高地温 1 - 5 度。
(二)蕾期施肥
蕾期施肥要做到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壮苗可少施蕾肥,弱苗多施,旺苗不施,以争取稳长多结桃。一般正常苗亩施尿素 4 公斤,兑水 800 公斤,肥水滴苗或人粪尿 250 公斤,迟效性或半迟效性的 “当家肥” 要普遍施,亩施猪牛栏粪 2000 公斤或饼肥 75 公斤、磷肥 15 公斤、氯化钾 20 公斤、硼肥和锌肥各 1 公斤。若蕾期施氮肥过多,容易造成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去平衡,所以要做到适量施肥,保证营养生长健壮,促进生殖生长。
(三)花铃期施肥
花铃期是棉花需肥最多时期,要重施花铃肥。此时追肥数量占全生育期一半或更多,一般每亩施硝酸磷钾肥30-40千克或尿素20-25千克。花铃期是棉花生育最旺盛的时期,需肥多,吸氮多,强度大,这时期的吸氮量占60%。从结铃到吐絮成熟期所需要的磷和钾也占一大半。花铃期追肥要根据棉花品种、棉花长势和土壤肥力灵活掌握,要开沟施入行间。磷素含量低的土壤可追肥 20 - 30千克 / 亩过磷酸钙。对高产田,花铃肥的施用量可适当增加,可于盛花期单株平均成铃 1 - 2 个时再增施 1 次,其用量为纯 N2.5kg / 亩。
(四)吐絮期施肥
吐絮期可补充性施入盖顶肥,防止早衰,争取多结秋桃和增加铃重。对于土壤肥力不高的可于打顶前结合灌水,补施盖顶肥以减少上部果枝上的蕾铃脱落,促进棉铃发育。一般每亩追尿素 3 - 5 公斤,时间最晚不要超过 8 月 10 日左右。也可进行叶面喷肥,如喷 1% 的尿素溶液和 0.5% 的过磷酸钙溶液,根据棉株长势喷 1 - 3 次。
三、不同土壤施肥策略
(一)砂质土壤
砂质土壤由于粒间大孔隙数量多,比表面积小,保水保肥能力较差,水肥容易渗漏,后劲不足。棉花在砂质土壤中生长呈现 “发小苗,不发老苗” 的特点。因此,在砂质土壤中施肥要注意后期施肥,并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
在棉花生长前期,由于砂质土壤吸附能力弱,养分转化快,土壤易挥发,所以施肥用量不宜过大,有助于根系深扎,避免徒长。例如,氮肥在棉花生育期随水滴施尿素时,砂质土棉田应少量多次,前期不宜大,后期注意补。同时,在滴出苗水的时候施用腐植酸可以促进棉花对肥料的吸收,防止流失。
在花铃期等需肥量大的时期,要适当增加施肥次数,以满足棉花生长的需求。一般来说,花铃期是棉花需要养分最多的时期,对于砂质土壤,可根据棉花的生长情况,适当增加施肥次数,确保棉花有足够的养分供应。
(二)黏质土壤
黏质土壤含粘土粒较多,透水性较小,压实后水稳性好,强度较高,毛细作用大,颗粒细,孔隙小而多,透水性弱,容易膨胀、收缩。棉花在黏质土壤中生长表现为 “发老苗,不发小苗”。
对于黏质土壤,要重施底肥,前期施肥可偏重,防止前期供肥不足。因为黏土地吸附能力强,养分不易流失,所以滴施氮肥的量可以加大,但是滴肥时间要提前,避免棉花后期贪青晚熟。例如,黏质土棉田全生育期滴肥 5 - 6 次,始花期、初花期、盛花期、盛花结铃期、结铃盛期各 1 次;滴肥量前期和后期少,花铃期要适当多施。
此外,黏土地一般在苗期地温低,土壤中氧气含量少,供肥能力差,生长缓慢,棉苗瘦弱矮小。因此在苗期的时候要施用腐植酸和芽孢杆菌,适当施用少量氮肥,促进棉苗早发。若是前期有施用底肥,滴肥的时间可延长到盛蕾期。
四、叶面喷施微量元素时期
(一)硼肥
硼肥的最佳时期为蕾期、初花期和花铃期,期内连续(每次间隔 7 - 10 天)喷 3 次最好。硼能促进其他养分元素进入棉株体内、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和提高结铃率。棉花如果缺硼时,棉株不能形成正常的花器官,花粉管形成困难,妨碍受精作用,花粉状发育不良,到最后导致花而不实、落花落蕾的现象。一般从结铃开始,每隔 15 天喷 1 次,连喷 2 - 3 次,每次每亩喷 0.2% 的硼砂溶液 75 千克,喷硼时加 0.5% 的尿素,效果更佳。先用少量温水将硼砂溶解,加凉水稀释后喷施。
(二)锰肥
锰肥在苗期、初花期、花铃期各喷 1 次。锰对改善叶片光合作用效率、提高种子活力,增加植株抗病力量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叶面施肥可用 “禾丰锰” 2000 - 3000 倍溶液,分别在棉花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喷施 2 - 3 次。
(三)锌肥
锌肥在苗期、现蕾期各喷1次。在棉花开花结铃期喷施锌肥,可增加外围铃,延长叶片寿命,增加衣分,改善品质,期内连喷(每次间隔 7 - 10 天)2 - 3 次。锌是多种酶的活化剂,并参加生长素的生物合成,增加铃重;促进植物体内的光合作用、蛋白质合成和有机物代谢。缺锌会导致植株生长迟缓,叶片增厚,叶绿素含量降低,还可能导致花器停止发育,产量和质量下降。棉田缺乏时可在棉花苗期、现蕾期连喷(每次间隔 7 - 10 天)2 - 3 次。
(四)铁肥
铁肥在苗期、蕾期各喷 1 次。铁元素是棉花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是植物体内许多酶类物质和叶绿素的重要成分,参与植物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因此,缺乏铁元素会导致棉花生长迟缓、缺乏光合作用和叶绿素合成,叶片出现黄化和叶片间隙增大等情况。可在苗期、蕾期各喷 1 次 0.1 - 0.3% 的硫酸亚铁。
五、施肥原则与注意事项
(一)基本原则
棉花施肥应遵循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料为主、化学肥料为辅的原则。基肥能够为棉花整个生育期提供稳定的养分基础,为棉花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有机肥料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多种营养元素,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为棉花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而化学肥料则具有养分含量高、肥效快的特点,能够在棉花生长的关键时期及时补充养分。在实际施肥过程中,应根据棉花的生长需求和土壤肥力状况,合理搭配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以达到最佳的施肥效果。
(二)当前施肥问题
1.有机肥施用问题:当前,大部分棉农在棉花种植时过于依赖化肥,不重视对有机肥的施用,导致土壤出现严重的富营养化或养分单一的现象。同时,部分棉农所施加的有机肥未经过充分的腐熟发酵,会出现烧根现象,而且这些有机肥携带大量的虫卵、致病菌,会增加棉花病虫害发生概率。
2.施肥类型不合理:棉花施肥时施肥类型不合理的现象也极为突出,棉农重施氮肥,轻施磷肥、钾肥以及微肥,不仅会导致棉花植株徒长早衰,而且会降低抗病力,增加病虫害发生概率,不利于培育健壮棉株,最终对棉花产量、品质造成不利影响。
3.施肥量不合理:部分棉农在施肥时错误地认为多施肥就能够达到高产的目的,因而在实际生产时盲目、过量施用各类肥料,但棉花生长对肥料的吸收量有限,多余的肥料会被白白浪费,不仅增加了施肥成本,同时也导致土壤富营养化,这对棉花植株后期生长极为不利。
4.施肥时期不合理:控制施肥时间非常关键,若施肥时间不合理,会对肥料利用率及棉花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施肥时间过晚,易导致棉花贪青晚熟;施肥时间过早,易导致棉花徒长。这均不利于棉花丰产目标的实现。
5.施肥方法不合理:施肥方法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施肥效果。部分棉农在施肥时方法不合理,极易对棉花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如追肥时化肥过于靠近棉花植株根部,极易出现烧根现象,导致棉花早衰;追肥过浅,导致肥料挥发,降低了肥料利用率。
6.肥料比例不合理:部分棉农施肥时,各类营养元素配比不合理的问题突出,棉农不了解棉花的需肥特点和规律,没有制定均衡的施肥方案,氮、磷、钾比例不当,不均衡的营养必然无法满足棉花植株对多种营养元素的需求,导致棉花产量和品质不理想。
7.忽视微肥喷施:叶面喷肥是补充微量元素肥的重要方法。棉农在施肥时过于注重对氮、磷、钾等常规肥料的施加,忽视叶面微肥喷施,导致棉花植株出现缺硼、锌、钙的现象,进而造成棉蕾、棉铃大量脱落,这会对棉花产量造成极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