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倾尽丹心育桃李

文摘   2024-10-11 19:14   安徽  

从破旧校舍到标准化教学楼,从黑板板书到智慧课堂,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我市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使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日,三位不同学校的老师向记者讲述他们的从教故事,让我们一窥全市教育事业的发展轨迹。

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我是1997年到学校任教的,一晃27年了,变化实在太大。”9月22日,山口学校语文教师钱建和说。彼时,他所在的学校还叫“怀宁县山口初级中学”,是一所偏远的乡村学校,校园里都是土路,下雨天泥泞不堪。不仅如此,学校设备设施落后,教室里就一块黑板,学生们挤在狭小的空间里,听老师讲课、看老师板书。


随着2005年行政区划调整,学校划归大观区,更名为“安庆市山口初级中学”。2012年,山口小学和山口初中合并为山口学校,成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政策支持下,学校先后获得老旧校舍改造、全面改薄等专项资金支持,每年暑假都进行工程类项目改造,校园环境焕然一新。


“2018年山口乡被安庆高新区托管后,管委会对辖区内唯一一所学校非常重视,投入力度很大。现在,每个班都有班班通多媒体设施,能实现智慧课堂互动教学,老师们的教学方式、理念都与时俱进,课堂教学趣味性增强、效率更高,我们跟城区学校的差距越来越小。”钱建和说。


“为了满足山口乡群众和园区产业工人子女就近入学需求,一座占地面积大、设计规格高的新学校正在建设中。”钱建和表示,等新学校建好后,同学们就能在离家不到500米的学校上学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宽敞明亮的教室、人车分流的安全环境,还有环形塑胶跑道和风雨操场,令人期待。

办学质量不断提升


“我是1990年到双莲寺小学工作的,教一年级语文兼班主任。”从教34年来,“60后”张云见证了双莲寺小学的变化过程。她说,因为双莲寺小学是名校,好多家长挤破头也要把孩子送进来,一个班有六、七十人是常事,教室里非常拥挤,往往一节课上下来,老师头上、手上沾了粉笔灰不说,身上还会蹭到好多墙灰,让人印象深刻。


改变出现在2013年。那时,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零择校”招生制度改革,从2013年秋季学期开学起,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一律按照“划片、就近、免试”入学。在促进教育公平的同时,也逐渐消除了大班额现象。“后来一个班有40多个学生。人数少了,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张云说。


虽然是语文老师,但在任教之初,她还教过英语口语课。“那时候音体美专职老师少,很多都是其他主课老师代教,上课大多是‘纸上谈兵’。”张云说,“2017年随着城市东扩,学校搬到东部城区后,我们有了音乐室、舞蹈房、计算机房等,也配备了专职教师,且动静分区,互不影响,学校发展越来越好。”


“现在的教育理念注重家校合力让学生更好成长。学校为孩子们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通过考级促使学生诵读古诗文,举办妈妈读书会、读书节等活动,提倡亲子共读。通过阅读,孩子们的表达能力明显增强。”张云说。

教师素质全面提高


对安庆市第二届名班主任、“70后”教师金蕾来说,“互联网+”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更多可能。


“我1997年毕业参加工作,到公园小学教语文。那时候我们上课条件有限,如果上公开课使用幻灯片展示,还要自己绘制幻灯片。”金蕾说,后来她开始上网,边学边摸索,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也变得游刃有余,相关教学成果在各类国家级、省级竞赛中获得佳绩。


“2015年到高琦小学工作后,我深切感受到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金蕾说,学生除了书本,还可以在网络上获取海量学习资源;老师在互联网上也能下载更多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增强互动性。借助网络,老师也能更好地记录个人成长历程,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


“从教以来,我一直都当班主任,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班级管理心得。我坚持记录,把教学体会、教育札记等分享到网站、公众号上,希望能给其他老师一些启示。”金蕾告诉记者,我市实施名师培养工程,构建起市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市级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梯级培养体系。作为市优秀班主任、名班主任,她报名参加了“影子工程 师徒结对”和“青蓝工程”,通过师徒结对的方式带动青年教师成长。


“2022年我在大观区海口中心学校带了3位徒弟,如今他们的教学能力有了很大提升,课堂驾驭能力增强了,能更好把握教学重点,上起课来也更加自信、大方了。”金蕾说,“能和更多老师分享我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学校班级管理、教学、学生成长有益,我非常有成就感。”

来源:安庆新闻网


END




扫码关注安庆高新区

获取更多精彩

安庆高新区
安庆高新区是全国重要石油化工产业基地、安徽省化工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国家级循环化改造重点园区,安徽省首批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之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