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激励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思想道德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特推出“致敬凡人微光·感受榜样力量”主题宣传活动,在全区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氛围。
《致敬凡人微光·感受榜样力量》④
赵梓俊:
“00”后大学生志愿服务超1000小时
奉献本身就是幸福
“今年返乡大学生报名很踊跃,有些岗位满额,有些空缺,咱们给报名者打电话,沟通调岗的事情。”腊八那天,看到赵梓俊时,他正在和其他大学生志愿者商议“凤归上谷·青春建功”2025年寒假宣化区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岗位新增设岗位和岗位补录的事情。
赵梓俊出生于2004年,现就读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中医专业。他告诉记者,自从高三那年成了宣化区图书馆的青年志愿者之后,就愈发觉得奉献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2024年新年民俗活动期间,赵梓俊参与秩序维护的志愿服务工作中。当时,正值农历新年,大街上处处散发着“年味”,钟楼大街早就挤满了等待观看花车巡游的群众。在团区委的组织下,他带领二十余名青年志愿者,与交通管理部门合作,对街道两侧围观活动的群众进行秩序维护,防止出现踩踏等安全事故。
“我们坚守在城区主要交通路口等地,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给群众提供温馨优质服务,‘志愿红’的热情和朝气,让年味更‘浓’,新春更‘暖’。”
赵梓俊回忆,为了少等一个红灯,常有驾驶人横穿马路,志愿者的工作主要是引导告知其正确的停车位置、戴好头盔。这个过程中,有人配合,有人不解,甚至是谩骂,有的志愿者带着哭腔表示不理解,“有一天一名一线交警告诉我们,作为志愿者尽到规劝义务就好,不必太纠结。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社会的多面和不完美,反而更明白‘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每一个志愿者都是‘小小的我’,能把自己小小的光和热发挥到更多的地方,就非常充实和满足了。”
几年的志愿服务,赵梓俊深知每一个项目背后都蕴含着无限的挑战和机遇。赵梓俊说,做好志愿服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不断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志愿服务是一次看到‘他人’的机会,给我们更广泛理解社会的机会,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参与其中,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希望,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美丽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