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十大教育新声

政务   2025-01-03 15:50   河南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全国科技大会……过去这一年,随着一系列重大会议的召开,教育强国建设的施工图、进度表愈发清晰,“四梁八柱”愈发明确,前进的号角愈发嘹亮。

强化主动发声,全面提升引导力,做好部党组声音、重要教育政策的“放大器”,“中国教育报评论员”责无旁贷。为此,中国教育报刊社融媒体评论中心专门开设“新声”栏目,邀请专家撰写本报评论员文章,对部党组重要工作部署进行解读阐释,放大部党组声量。

在2025年开年之际,小编特臻选出“新声”栏目中的10个重点篇目。一起来看——


2024年度十大教育新声

开跑!做有理想负责任的行动主义者


核心观点:

做有理想、负责任的行动主义者,关键在行动。“实践高于认识的地方正在于它是行动”,有思考、有想法、有部署,也要有行动,知行合一。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做行动派,不做观望者,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工作往细处谋、往实里做,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工作负责,对教育事业负责。


滑动查看详细报道↓

开跑!做有理想负责任的行动主义者 


开栏的话:“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发生了格局性变化,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也正在勇担新的历史使命。新的一年,我们开设“新声”栏目,积极关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的重大决策部署,关注教育部党组的新判断、新观点、新决策、新号召等,聚焦这些在建设教育强国大乐章里的“新声”,并以其团结广大教育人群策群力,出谋划策,汇聚社会共识,上下团结一心,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要做有理想、负责任的行动主义者。”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组长、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近日出席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把握抓落实的方法和机制,围绕界定目标任务、设计评价体系、制定制度政策、总结形成解决方案,迅速落实,突出实干,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转化为教育强国建设的生动实践。


岁回律转,万象更新。回眸过去一年,全国教育工作态势良好,一系列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行动取得积极进展。这背后,凝结着全国教育人的心血和汗水。教育系统始终坚持从政治上看教育、从民生上抓教育、从规律上办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取得新突破,教育高质量发展打开新局面,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作出了新的贡献。事实证明,新时代教育人有铁肩膀,有硬脊梁,也有真本事。


开年即开战,开工即开跑。新的一年,全国教育人仍需把教育摆在国家发展大局中来思考、谋划和推进,主动超前布局、应对变局、开拓新局,仍需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仍需发挥担当精神,积极做行动派,不做观望者。


做有理想、负责任的行动主义者,重在有理想。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有理想才有追求,有目标才有方向。对于新时代的教育人来说,理想就是融入教育强国建设的伟大事业之中,围绕教育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和战略布局,贡献应有的力量。


 做有理想、负责任的行动主义者,重在尽责任。“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对于教育人来说,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最能彰显政治品格。只有把负责、守责、尽责体现在每个岗位上、落实到每项工作中,才能出成绩、见实效。


做有理想、负责任的行动主义者,关键在行动。“实践高于认识的地方正在于它是行动”,有思考、有想法、有部署,也要有行动,知行合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做行动派,不做观望者,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工作往细处谋、往实里做,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工作负责,对教育事业负责。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教育面貌正发生格局性变化,是干出来的;过去一年,我们的教育工作取得了新成就,也是干出来的。新的一年,推动教育事业展现新气象,仍需接力奋斗。


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锚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要坚持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这个硬道理,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重点任务落地见效。具体来说,要着力构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生态新格局,要强化高等教育龙头作用,要进一步夯实基础教育基点,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要不断开辟教育数字化新赛道,要坚定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强化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责重山岳,能者方可当之。”任务摆在面前,责任扛在肩上,每个教育人都要争当能者,当真能者。在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尽其所“能”、发挥能力、展现能量,真正做到知责于心想干事、担责于身能干事、履责于行干成事。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党中央就“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怎样建设教育强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作出了科学回答和战略部署,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对中央部署,既要“看清楚”,也要“想明白”,还要做扎实,以有力度的行动,办有温度的教育。


“纸上画藤不结瓜,芦花虽白难纺纱。”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新时代,教育人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心之所向,行之所倚。建设教育强国的号角已经吹响,组织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是今年教育系统的工作主线、头等大事、一号工程。每个教育人都当行动派,都当实干家,才能奋力书写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让青年人才敢坐冷板凳 敢闯无人区


核心观点:

在青年科技人才学术生涯起步阶段开始长周期、高强度、稳定支持,着力加大基本科研业务费对青年科技人才职业早期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荐活跃在科研一线、负责任、讲信誉的高水平青年科技人才进入国家科技评审专家库。

不断完善支持政策体系,让青年人才敢坐冷板凳、敢闯无人区,产生重要的原创性、颠覆性成果,实现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


滑动查看详细报道↓

让青年人才敢坐冷板凳敢闯无人区


3月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民生主题记者会。针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迫切需要加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会加大对高校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在学术生涯起步阶段就开始长周期、高强度、稳定支持,允许试错、宽容失败,让青年人才敢坐冷板凳、敢闯无人区,产生重要的原创性、颠覆性成果。


当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面临的迫切任务是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加强科技创新。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是为科技创新注入源头活水、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抓手。2023年,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教育阶段,毛入学率达到60.2%,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763.19万人。我国青年科技人才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1年期间,自然科学领域博士毕业生总人数超过45万人,博士后每年进站人数超过2.5万人,其中80%集中在自然科学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研人员中,45岁以下科研人员占比超过80%。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经验表明,青年科技人才集聚会催生科创企业发展、赋能城市创新活力,从而增强高校的科技创新策源能力。


因此,随着各级政府对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部署,加大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于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教育强国建设中高等教育龙头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


一是对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够。青年科技人才的潜力和创新能力尚未被充分认识,尤其是在科研项目中带来的新视角、新思维,以及在实验操作、数据收集分析过程中发挥的主力军作用。青年科技人才在生涯起步阶段常常面临科研经费不足问题,限制了他们进行长周期研究的能力。


二是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环境和机制尚不完善。科研能力积累需要较长的时间,快速培养出成果显著的科技人才并不现实。面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大变革,青年科技人才的跨学科能力、实践经验、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能力,以及国际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都亟待加强。试错成本高导致青年科技人才不敢轻易尝试高风险研究。因此,长期职业规划和保障机制有待健全。


三是青年科技人才评价改革有待深化。现有评价往往偏重短期内论文发表和科研项目,而对需要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探索长期和基础性研究缺乏支持;往往过于注重学术成果数量而忽视质量和实际贡献,不利于原创性和颠覆性成果产生;评价标准单一,容易忽视不同领域、不同青年科技人才的特点和多样性。


解决上述问题和挑战,需要政府、高校以及社会共同努力,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更加健康、有利于长远发展的培养环境,从而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其一,充分认识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青年科技人才是我国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导力量。在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中高度关注在校研究生、博士后和35岁左右青年科研人员的培养,加强培养国家急需的基础研究、工程技术等方面的青年科技人才,是教育强国建设实施的战略支点。


其二,强化青年科技人才的生涯早期支持政策。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在青年科技人才学术生涯起步阶段开始长周期、高强度、稳定支持,着力加大基本科研业务费对青年科技人才职业早期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荐活跃在科研一线、负责任、讲信誉的高水平青年科技人才进入国家科技评审专家库。不断完善支持政策体系,让青年人才敢坐冷板凳、敢闯无人区,产生重要的原创性、颠覆性成果,实现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


其三,推动高校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针对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不同周期,高校应规划设置相应的培养支持计划,包括构建完整的人才发展进阶通道,提供长周期、高强度的科研项目支持,以及建立更加全面多元的评价体系,注重创新能力、社会贡献等多维度指标,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通过完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长远规划机制与个性化方案、支持跨学科的研究与学习、提供先进的实验设备、搭建青年科技人才国际合作平台、在科研管理中引入容错机制等措施,更好地培养和使用青年科技人才,为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其四,营造全社会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环境。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参与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真实的工程项目中,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锻炼能力,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尽快成长为卓越工程师。支持行业产业与地方普通高校应用学科对接联动,积极回应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青年科技人才的需求。提高公众对科技创新的认识,营造全社会尊重和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


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使命


核心观点:

站在赢得大国竞逐的视角来看,职业教育的战略价值更加凸显,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问题更为紧迫。

当前,智能制造、节能环保、汽车、生物医药、关键基础件等新兴产业,普遍出现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紧缺的现象。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人才支撑,是职业教育面临的紧迫新使命。


滑动查看详细报道↓

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今年两会,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我们要实实在在地把职业教育搞好,要树立工匠精神,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批一批培养出来。”日前,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中研究好、推进好、落实好职业教育的使命和责任。他指出,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认识和把握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使命,在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彰显职业教育的新担当,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展现职业教育的新作为,在数字化赋能、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拓展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空间。


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到《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伴随着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的出台,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四梁八柱”已经搭建起来了,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从法律意义上确定了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扭转了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地位。


2022年,首届职业教育本科生毕业,并且就业情况良好。2023年,职业本科招生8.99万人,比上年增长17.82%。这也意味着“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纵向贯通的学校职业教育体系得以确立,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的办学“天花板”被打破了,职业教育学生的“升学断头路”贯通了。作为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被纳入国家战略人才行列,被放置在前所未有的高度。


近年来,党中央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之高前所未有,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在重大发展机遇面前,职业教育发展态势喜人,实现了“大翻身”。


从传承苏绣等各类非遗,到实现“嫦娥”探月、“蛟龙”深潜、“北斗”组网等科技奇迹,再到建设港珠澳大桥、“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等重大工程。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从创意、图纸到最后的惊人一瞥,都离不开匠人的千锤百炼。无论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搞建设,还是立足当下,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资源。所不同的是,当下职业教育所承载的期望更高了,所肩负的使命更重了。


站在赢得大国竞逐的视角来看,职业教育的战略价值更加凸显,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问题更为紧迫。当前,智能制造、节能环保、汽车、生物医药、关键基础件等新兴产业,普遍出现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紧缺的现象。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人才支撑,是职业教育面临的紧迫新使命。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加速演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关键路径就在于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这关系实体经济根基的巩固壮大,也关乎我国未来制造业的全球地位。而这需要更多有智慧、有技术,能发明、会创新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无疑是职业教育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


站在增强人民幸福感、实现共同富裕的视角来看,职业教育的民生属性更加鲜明。我国有1万多所职业院校、3000多万名在校生。中职、高职学校在人才培养规模上,已分别占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半壁江山意味着什么?一半的家庭选择职业教育,一半的学生进入职业院校。作为一种就业教育,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技能,是一个人顺利就业并在社会上立足的基石。作为一种类型教育,职业教育开辟了多元成长通道,为更多孩子立足自身特点发掘潜力、发挥特长,提供了丰富多元的选择。


职业教育所承载的是千万家庭对教育公平沉甸甸的期盼,是每个人对实现人生出彩的深切期待。职业教育发展的好与坏、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与低,关系着每年输出的1000多万毕业生能否满足社会经济的需求,能否把巨大的人才红利释放出来,更关系着每个从职业院校走出来的学生及其家庭的幸福,关系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从这个角度来看,要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哪有不把职业教育办好的道理?


站在擦亮中国职业教育“金字招牌”的角度来看,职业教育未来空间广阔、大有可为。教育数字化战略深入开展,在职业教育领域成效显著,正在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跃升。在对外开放方面,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与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稳定的联系,鲁班工坊、丝路学院、郑和学院、毕昇工坊等一批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品牌更加响亮,中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标准和专业建设质量获得了广泛认同。


面对数字化浪潮,职业教育一方面要努力搭上教育数字化战略的快车道,借力数字化技术,破解优质课程资源不足、实训资源不足等痛点,推动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教育形式、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的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则要努力捕捉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和职业的发展动向,将教育链与产业链有效衔接,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与时俱进动态调整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内容和方式,培养具备数字化技能和素养的技术技能人才。数字化赋能正在推动职业教育全方位加速革新,重塑职业教育的新生态。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具有天然优势,是最有潜力“走出去”的教育类型。不断助推“职教出海”,不仅能展现出中国职业教育的蓬勃生机、彰显中国教育的自信自强,也将为教育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拓展空间。


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使命,将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再次校准方向。广大职教人当做有理想、负责任的行动主义者,不负国家和人民的殷切期盼,在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彰显职业教育的新担当。


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 积蓄教育强国新动能


核心观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以人民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教育面貌出现了格局性变化。积极应对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挑战,大力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达到世界中上水平。新格局、新赛道为塑造我国教育发展新优势、建设教育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滑动查看详细报道↓

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 积蓄教育强国新动能

 “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系统阐述了教育、科技、人才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定位,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对于教育、科技、人才事业的高度重视。


近日,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旗帜》上撰文指出,把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作为推进机关党建和教育业务融合发展的突破点,以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成效检验党建工作成果。新赛道在教育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愈加凸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发展出现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党中央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以人民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教育面貌出现了格局性变化;二是积极应对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挑战,大力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达到世界中上水平。新格局、新赛道为塑造我国教育发展新优势、建设教育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今年是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实施的第3年。以2022年3月上线的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例,截至今年3月2日,累计访问量、浏览量分别达到27.2亿人次、389.6亿次。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助力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推动优质数字资源大规模集成运用,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有效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坚持应用为王,走集成化道路,完善采集、评价、应用和组织机制等政策,不断丰富平台功能和数据应用;以智能化赋能教育治理,建成数据治理平台、算法赋能平台、算力共享平台,推动“教育入学一件事”高效办理;连续举办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发布智慧教育蓝皮书等成果,进一步宣介我国数字教育的成效、经验和理念,拓展国际化新空间,为全球教育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以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为特征的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3I”建设模式初步形成。2023年6月,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化最高奖。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深入发展,以ChatGPT、SORA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人工智能工具在持续迭代中趋向成熟,教育数字化由此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新课题复合、刚需特需急需交织、确定性与不确定性问题叠加的复杂局面。尤其在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经济大国、发展中大国,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必须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因此,新赛道既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改革所向,又充满艰险和挑战,必须积极应对、科学筹划、稳步实施、善作善成。


推进教育数字化要适应“数字中国”建设需要。服务数字经济、数字政务、数字文化、数字社会、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提升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和数字安全保障能力,及时将数字职业、数字技能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加速数字课程与教材建设,统筹推进各类教育数字化转型,加快培养数字人才,大力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


推进教育数字化要满足学习需求尊重教育规律。教育数字化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满足受教育者学习个性化、选择多元化、发展差异化需求的有力保障,但要注意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特别是把以“Z世代”人群为代表的学习者的特征、习惯、需求研究透彻,因势利导,使数字化真正赋能学习、赋能发展。


推进教育数字化要增强包容性和促进教育公平。教育数字化的成果要面向人人服务终身、国内为主辐射国际、功在教育利在发展,建设更具包容性、吸引力、参与度的现代教育。把促进教育公平摆在教育数字化的突出位置,搭建四通八达的“数字空间”,弥补因区域、人群差异形成的“数字鸿沟”,为人们创造更多的学习、就业机会。


推进教育数字化要夯实新型基建支撑数教深度融合。重点建设信息网络、平台体系、数字资源、智慧校园、创新应用、可信安全等方面的新型基础设施,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充分发挥各方面优势,建立推进教育数字化的高效、协同机制。推进“大模型”“数字学习工具”“虚拟仿真”等开发应用,实现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推进教育数字化要把握节奏先立后破、先试后导。在教育数字化进程中,科学技术是推动力,理性决策是平衡力。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场深刻变革,是渐进还是突变、重构还是颠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实现变革效益最大化,需要发挥专家智库作用,需要把握节奏、先立后破、先试后导,不追求数字化速度而注重数字化质量。


推进教育数字化还要加强政策供给和制度创新。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学习者身份、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地点、学习时间、学习方式等与传统学校教育都有很大不同。人们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及可供选择的学习资源呈现指数级增长,数字化催生学习管理和评价方式变革,随之需要丰富教育政策供给、推进教育制度创新。可以预见的是,国家资历框架、数字学习证书、数字技能证书、微证书、学分银行、大数据教育评价、智慧学习指导师、智慧职业指导师等必然会塑造教育新形态。技术变革和制度创新相互促进,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和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协同发力。


教育部教育数字化专家咨询委员会是教育部专门设立的战略咨询机构,为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开展政策咨询、调查研究和工作指导。以职业教育方面为例,2024年重点在职业教育“大模型”应用开发、数字学习证书、实训体系数字化集成、专业数字化转型、教师数字素养、网信安全人才培养、数据标准与数据治理、中职区域大数据中心建设等八个方面开展深入调研,发掘典型经验和案例,引领和推动了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建设。


持续提升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


核心观点:

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和创新实践的推动者,其支撑力、贡献力直接关系到高质量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大力提升高等教育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持续提升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不仅关系到教育强国建设,更是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滑动查看详细报道↓

持续提升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放眼全球,任何一个教育强国都是高等教育强国。要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日前,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调研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语言大学时指出,高等教育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龙头作用,持续提升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切实回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命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和创新实践的推动者,其支撑力、贡献力直接关系到高质量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换而言之,高等教育强了,经济社会发展就有坚固支撑,科技人才竞争就有充足底气。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大力提升高等教育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持续提升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不仅关系到教育强国建设,更是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提升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要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筑牢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基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本质上是要促进人的现代化,而教育是培养时代新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高等教育的支撑力、贡献力,首先就体现在培养适应和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人,培养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才。高等教育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历史机遇,优化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强化科教协同和产教融合育人,推进创新人才培养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要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有的放矢地培养一大批支撑和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和高素质技能人才。以确保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后继有人的使命感,源源不断向现代化建设事业输送时代新人,塑造和壮大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力量,这是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功能最根本的体现。


提升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要抓住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个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夯实国家强盛之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围绕科技制高点和高端人才的竞争空前激烈。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对科学知识的前瞻性、交叉性、融合性、应用性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集聚了一大批顶尖科学家、学术骨干和富有活力的青年师生,拥有众多相互交融的学科和一流科研创新平台,要立足国家需要,以高水平、有组织的学科布局、科研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人才培育为高质量发展增势赋能。高等教育尤其是一流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应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不断提升基础研究领域原始创新水平及解决关键核心科学问题和“卡脖子”问题的能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战略支撑。


提升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要增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使高等教育成为更好适应、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快变量”。高校作为服务社会的重要力量,要主动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中应当主动超前谋划,充分彰显和发挥服务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一方面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向,为区域发展提供急需的人才支持。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尤其要扎根中国大地、立足区域需求,着力解决人才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的结构性矛盾,扎实培养学得好、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要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找到自身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主动聚焦地方战略布局,有效整合人才汇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资源和优势,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努力为区域发展实现新突破贡献高校智慧、提供高校方案。


在青春赛道上展现当代青年风采


核心观点: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奋斗是青春的鲜亮底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当代中国青年正处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需要用奋斗来书写青年奉献家国的故事。

当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时代使命。唯有把握机遇,化挑战为机遇,中国青年才能更好地乘势而上,走在时代前列。


滑动查看详细报道↓

在青春赛道上展现当代青年风采


6月12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以下简称“红旅”活动)在上海启动。启动仪式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指出,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专门给“红旅”大学生回信,勉励同学们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7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指引下,广大中国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数以百万计的青年大学生走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城乡社区,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奋斗是青春的鲜亮底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当代中国青年正处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需要用奋斗来书写青年奉献家国的故事。当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时代使命。唯有把握机遇,化挑战为机遇,中国青年才能更好地乘势而上,走在时代前列。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奋斗、伟大斗争,创造了人间奇迹。历史告诉我们,物质生活条件越是丰厚,青年就越要努力奋斗,承担更大的使命,创造更有意义的人生和价值。唯有奋斗,才不会停滞倒退,才不会虚度年华。唯有奋斗,才能把良好的物质条件变成干事创业的优势,才能彰显当代青年的本色。


奋斗的青春,最应该奔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目标越接近,越需要青年去奋斗。我们脚下的神州沃土,孕育了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见证了百年的峥嵘岁月。祖国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蕴含着一种精神、一股力量。奋斗的青春体现在勇毅前行、埋头苦干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尤其需要中国青年坚定信念、真诚奉献、埋头苦干,积极投身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去。中国青年要用专业知识、创新成果精准对接实际需求,把所学技能展现出来,在各行各业上做好螺丝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奋斗的青春也体现在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豪情。“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既是当代中国青年肩负的时代责任,更是时代青年应该彰显的奋斗情怀。一个有远见的青年,要有胸怀天下的眼光和情怀,有不怕艰难困苦的胆量。这些年来,全国各地都有很大发展,但也要看到,因地区差异、城乡差异,一些地方还存在不少困难。这些地方需要青年的活力,需要青年注入新鲜血液。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真正能够扛起红旗、坚定毅力,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用青春凝聚磅礴伟力,书写中国青年绚丽篇章。青年是一个社会发展的方向标和晴雨表,青年的精神状态如何、思想价值观念如何,决定了一个民族未来的走向,甚至影响一个民族的前途命运。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当代中国青年要在奋斗中彰显向上的精神面貌,在伟大奋斗中引领社会风尚。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重要力量。我们要以青年的新思想激荡社会,以青年勇于创新、敢闯敢干、敢为人先、锐意进取的精神引领社会风气,以青年的奋斗作社会表率,彰显时代的精神风貌。


实践创造伟力,实践彰显价值。当代青年是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和先锋力量。在青春的赛道上,相信中国青年会展现青春风采,不断锤炼优良的道德品质,不断陶冶崇高的情操修养,持续为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力量,努力成长为志存高远、德才兼备、勇于担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生力军。


驰而不息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


核心观点:

工程科技进步与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培养造就大批卓越工程师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人才支撑,为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了战略支持,更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贡献了中国经验。

深入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是时代之需求、教育强国建设之要求,也是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关键。


滑动查看详细报道↓

驰而不息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


日前,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工作推进会在京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部署要求,系统总结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进展,对下一步深化改革作出部署。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会上指出,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找准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的痛点、堵点和关键点,敢于闯入“深水区”,以时不我待的工作状态,以下足“笨功夫”、获得真本领的工作作风,驰而不息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


近年来,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程教育体系。工程科技进步与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培养造就大批卓越工程师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人才支撑,为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了战略支持,更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贡献了中国经验。深入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是时代之需求、教育强国建设之要求,也是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关键。


当前,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还面临一些痛点和堵点。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来袭与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卓越工程师的能力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深入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全面提高卓越工程师自主培养质量的关键点在于人才培养模式革新,亟须在宏观维度创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在微观维度优化专业核心课程结构,在制度维度构建学生、教师、学院、校企合作和区域合作等标准体系,从而适配新质生产力发展和新型工业化建设。


创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重点在于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要积极倡导并促进企业深度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制定,确保教育内容与行业需求的高度契合。同时,鼓励头部企业深度参与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利用其在技术革新与产品研发方面的优势,为工程教育体系注入鲜活的行业智慧与实践经验。鼓励企业向工程硕博士提供开放多种产品和技术研发项目,使学生能够及时掌握并应用最前沿的科学知识与技术,而非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程环境中研究真实的问题,开展真正的科研,产出真正的成果。这种模式有助于学生建立工程观念,培养学生解决真实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助力其成为行业领军人才,进而推动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


优化专业核心课程结构,通过建设关键领域工程硕博士核心课程和产业需求导向的课程教材体系,重构与整合必要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以此达成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目标。注重课程体系通专融合,强调学生视野思维的广阔性与专业知识的前沿性。通识课程的目标是开拓学生视野,延展知识广度,促进学生以多学科视角探索思考工程问题。专业课程强调科学知识前沿性,注重培养学生学科思维。通专融合的课程体系可以达成学生创造思维与工程思维并行培养的目标。从传统的以讲授为主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解决实际问题,在各类课程中注重运用项目式教学、混合式学习等教学方式,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工程实践兴趣与发展潜力。


强化立德树人理念,构建学生、教师、学院、校企合作和区域合作等标准体系,研制和修订工程专业类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团体标准,优化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体系框架,形成卓越工程师培养通用标准。在学生、教师和学院标准体系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工程思维等,提升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与数字素养,将工程伦理教育有效融入培养过程,为学生终身发展形成有效支撑,从而培养出服务国家、德才兼备、开拓创新的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制定工科教师准入标准,引导高校、学院将工科教师的工程实践经历与能力作为教师准入条件之一。基于教师和工程师双重职业要求,构建校企共培共建师资队伍模式。制定卓越工程师培养校企合作与区域合作标准,实现实习与就业的对接,开展项目合作,引入行业导师,对接区域产业发展。


在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部署下,驰而不息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还应放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大背景下谋划和推动。全面提升中国工程教育的全球影响力,促进中国工程教育理念和模式走向世界,推动已建成的中国特色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走出去”,推动工程教育中国标准融入世界标准,从而在全球工程教育治理中发挥引领作用。


瞄准解决当前制约国家发展的关键核心问题


核心观点:

瞄准解决当前制约国家发展的关键核心问题,高等教育要高度重视基础研究,为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夯实基座。

高等教育要提升对重大科学问题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前瞻性,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理论性、应用性基础研究。要积极发挥基础学科既有优势,补上短板空白,进一步做大做强,在可预期的时间内,坚决取得某些领域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


滑动查看详细报道↓

瞄准解决当前制约国家发展的关键核心问题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日前,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调研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时指出,瞄准解决当前制约国家发展的关键核心问题,加强基础研究,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高效组织高水平大学力量,有机结合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关键时期。畅通国内大循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提高产业链核心能力,布控未来赛道等战略领域,都需要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强力发挥龙头作用、战略作用,源源不断为解决关键核心问题提供科技支撑与人才支撑。


瞄准解决当前制约国家发展的关键核心问题,高等教育要高度重视基础研究,为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夯实基座。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高等教育要提升对重大科学问题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前瞻性,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理论性、应用性基础研究。要积极发挥基础学科既有优势,补上短板空白,进一步做大做强,在可预期的时间内,坚决取得某些领域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高校领军人员要挺膺担当,拿出勇气与毅力,凝心聚力向基础研究高地发起冲击。高水平院校要积极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充分运用国际创新资源,牵头组织或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构建起基础研究全方位国际开放合作格局。


瞄准解决当前制约国家发展的关键核心问题,高等教育要明确应用导向,直面科技创新,推进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依靠创新科技,依靠创新人才,也依靠创新产业。高校是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在推动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中大有可为。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提高技术引领和成果转化能力,在催化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高水平院校要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强化责任担当,明确攻关目标,给出时间表,画出路线图,逐一突破,多点并进,形成科技创新不断取得实质性推进的大好局面。要注重成果转化,密切教育与产业联系,深化产学研深度融合,重视企业主导作用,鼓励支持高等院校与企业合作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任务,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壮大,对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形成全面支撑。


瞄准解决当前制约国家发展的关键核心问题,要高度重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解决关键核心问题,离不开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至关重要。要完善立德树人机制,培养信仰信念坚定,报国志向远大,服务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要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在急需学科专业上加大支持力度,确保用得上、拿得出;要加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力度,综合运用兴趣专长培养、教学结合项目培养、产学研用融合培养、大中小贯通培养等方法,创新培养模式,促进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


瞄准解决当前制约国家发展的关键核心问题,要不断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为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升助力。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就是要通过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集中协调配置资源、有效发挥资源效益。要强化党建引领,高效组织高水平大学力量,加大资源调配与整合力度,大力开展集中攻关、联合攻关,力求关键核心技术自立自给。要为科研人员潜心科研创造条件,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优化科技评价制度,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人尽其才、各尽其能的生动局面。要统筹发展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加大投入力度,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提升教育创新能力,为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升作出更大贡献。


技术转化须下足第二个“笨功夫”


核心观点:

除在基础研究过程中下“笨功夫”外,还要下第二个“笨功夫”,即在实践、工程、产品中去找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创新。

将国家战略需求融入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是高校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具体实践,也是高等教育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滑动查看详细报道↓

技术转化须下足第二个“笨功夫”  


■以实践、工程、产品中的问题为导向是实现实质性创新的根本

■高水平、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是科技成果顺利转化的重要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强化校企科研合作,让更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也鼓励下第二个“笨功夫”,这个“笨功夫”不是到处找方法,而是在实践、工程、产品中去找问题,并把它解决、实现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既要把已有的知识和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有效结合,也要把创新成果和产业需求相结合。


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科技创新的完成需要经历“科技研发—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科技成果产业化”阶段。高等教育处在教育、科技和人才一体化的枢纽位置,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起着基础性、战略性的支撑作用。高等院校既是创新产出的重要源泉,也是成果转化的关键力量,是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要供给方。除在基础研究过程中下“笨功夫”外,还要下第二个“笨功夫”,即在实践、工程、产品中去找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创新。将国家战略需求融入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是高校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具体实践,也是高等教育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坚持以实践、工程、产品中的问题为导向是实现实质性创新的根本,也是检验创新成果先进性与准确性的重要衡量标准,可以有效避免“象牙塔”式的纯理论研究,使科研成果更加贴近现实需求,直接回应技术前沿和社会民生,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指出,“加快‘双一流’建设,大力加强急需领域学科专业建设,显著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加快破解‘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因此,以高等院校为主体的科研创新活动要走深走实,必须找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战略要求加强源头创新,方能为技术转化奠定基础和前提。


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市场应用之间的脱节,往往导致科研成果无法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通过加快技术转化和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可以实现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无缝衔接,将科技创新的全过程紧密联系起来,推动产业的升级与创新。更重要的是,通过进一步优化或探索新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以及产学研合作模式,如建立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等,可以更好地整合国内外的创新资源,打破学术界与产业界之间的壁垒,推动科技成果快速产业化,提升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高水平、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是科技成果顺利转化的重要保障。高质量成果转化项目需要一批具有全球视野、擅长管理、熟悉相关政策法规的专业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人才。我国的技术服务专业人才培养起步较晚,从市场发展的需求和实际现状来看,技术服务专业人才缺口仍较大。为此,要加快成立适合自身特点和研究专长的技术转化机构,培养专职从事技术转化的人才队伍,提升科技成果转化专业服务能力。


在“破五唯”导向的影响下,虽然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指标被纳入了职称晋升、项目申报和结项等,但其在绩效评价体系中的权重依然偏低。在对科技成果转化团队的考核上,部分高校虽然制定了考核激励制度,但存在着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等问题。此外,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标准缺乏统一性。科技成果转化全流程涉及的机构、学科、领域众多,因而难以在同一维度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相关量化评价体系亟待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考核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制约了技术的高效转化。为此,要探索针对高校技术转化服务人才的评价机制,围绕技术转化的不同环节和阶段,分类建立评价标准,以激发其创新创造活力,同时,完善延时评价标准,对重大科技成果项目在转化、生产以及进入市场后进行跟踪评价,使评价更加准确、客观、全面。此外,还要优化高校技术转化激励政策,强化政策驱动,对技术转化表现优秀的高校给予政策和资金倾斜,以提升高校开展技术转化的积极性,推动更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研判内外部环境变化对教育的新挑战新要求


核心观点:

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推进,科技变革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世界政治格局调整加剧、人口社会结构深刻变化、教育强国建设进入新阶段……研判这些变化对教育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树立新的现代教育观,是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把战略图景转化为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和具体成效的必要前提。


滑动查看详细报道↓

研判内外部环境变化对教育的新挑战新要求


■ 看清楚教育在时代变革中的位置,知晓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才能不断增强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紧迫感、使命感

■ 推动观念更新,善于把方向变方法、把思路变举措,找准“路和桥”,从而推出更多全新的政策安排,有助于推进教育强国取得切实成效


日前,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出席重庆市教育大会时指出,要充分认识教育强国、教育强市建设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化,认清国家战略利益和目标的变化、认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变化、认清世界政治格局调整的变化、认清我国人口社会结构的变化、认清教育强国建设阶段性特征的变化,研判这些变化对教育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树立新的现代教育观。


今年的全国教育大会强调“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建成教育强国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这标志着教育在国家现代化战略全局中的地位作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深刻把握教育在国家现代化战略全局中地位、作用日益重要的趋势变化,是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必须立足的认知原点和战略判断。看清楚教育在时代变革中的位置,知晓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才能不断增强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紧迫感、使命感,更有力地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地,更好地回应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


教育的地位作用日益重要,既是由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的,也是由教育作为社会子系统在国家建设、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决定的,更是教育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深刻变化、教育与社会经济互动加强的结果。


从国家战略利益和目标的变化来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依靠科技,也唯有依靠科技。科技与教育具有内在一致性,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这决定了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替代、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高等教育,作为创新人才的集聚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强盛的“密码”和最为宝贵的财富。这也就是为什么必须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夯实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变化来看,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既带来了产业结构的深层次变革,对人才培养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传统人才培养方式、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冲击。这既要求变革学科专业,通过合理的学科设置、交叉融合以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也要求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层次转型与变革,培养能适应快速变化社会、能与智能技术和谐共存的人才。


从认清世界政治格局调整的变化来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确定、不稳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和回头浪,地缘政治博弈持续加剧。能不能培养出在世界上“掰手腕”的一顶一人才和大批高素质建设者,是对教育的重大考验。教育要成为强国建设的有力支撑,必须打破思维极限、破除路径依赖,实现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在高素质人才培养、服务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真正有所作为,实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的全面提升和科技自主创新的有效突破。


从我国人口社会结构的变化来看,学龄人口的规模和分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既对我们全面认识学龄人口变动特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出了挑战,也为我们推进教育改革、办好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带来了机遇。学龄人口规模和分布变化的另一面是,受教育者成长环境、知识结构的变化。这要求我们加强对受教育者的研究,科学把握受教育者的变化、科学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从教育强国建设阶段性特征的变化来看,当下,我国教育事业站上了新起点,教育强国建设进入蓄势突破、全面跃升的关键阶段。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短板,领军人才不足等问题仍需要直面和破解。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仍需要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供需适配。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和质量的新期盼仍有很多“硬骨头”要啃。我们既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又要正视差距、勇毅前行,不断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推进,科技变革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世界政治格局调整加剧、人口社会结构深刻变化、教育强国建设进入新阶段……研判这些变化对教育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树立新的现代教育观,是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把战略图景转化为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和具体成效的必要前提。它涉及的是我们如何认识教育的战略地位与作用,教育如何变革以应对科技发展带来的挑战,教育如何服务高质量发展强化战略支撑作用,教育如何满足人民的期待等一系列问题。推动观念更新,善于把方向变方法、把思路变举措,找准“路和桥”,推出更多全新的政策安排,有助于推进教育强国取得切实成效,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教育力量。




统筹 | 张国强、朱荣玉

审核 | 杨晓谜

责编 | 黄发强、贾元格


源 | 中国教育报2025年1月2日02版。(声明:“河南省教育厅”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关注

河南省教育厅
传递河南教育资讯,展示河南教育形象,服务广大师生和人民群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