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制度过渡,私人商业被禁止,意味着剥削与贫富差距的消除。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对于商业的态度逐渐放宽,一批批有识之士踏上了创业的征途。耿莹,作为高官家庭的一员,却并未满足于安逸的生活,她怀揣着对商业的憧憬与对改变生活的渴望,决定投身商海。得益于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也依样画葫芦,实施了工业企业承包责任制,允许私人经商。看到政策实施,一大批头脑活泛、嗅觉灵敏的群众,踏上了创业之路,收获了不菲的收入。而看到经商如此赚钱,一些官员也动了心思。然而,这一年年底,中央发布了党政干部经商相关的条例。
在其中明确指出:乡(含乡)以上党政机关在职干部(包括退居二线的干部),一律不得以独资或合股、兼职取酬、搭干股分红等方式经商、办企业;也不允许利用职权为其家属、亲友所办的企业谋取利益。
但耿莹并未因此退缩.由于是高官子女,耿莹能够在父亲那里接触到一些外面杂志。在外国杂志上,耿莹看到了美国等国商业的发展,百姓穿着的时尚,她燃起了前所未有的斗志:要投身商业,实现自己抱负的同时,也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此时国家对于商业的改革方兴未艾,耿莹找到父亲,说明了自己的想法。
耿飚听到后,十分爽快的答应了,但也告诫了耿莹:自己不会给予耿莹任何的帮助,耿莹也不要试图用自己的名头狐假虎威,既然要搞商业,就要全凭自己的本事。
在离开之前,耿莹的资产被冻结,她几乎一无所有地踏上了前往美国的旅程。在异国他乡,她经历了种种困难与挫折,但她凭借出色的画技与坚韧不拔的精神,
成功打入了一个美国富豪聚集的俱乐部。在那里,她不仅展示了自己的中国画作,更向外国人传递了中华文化的魅力与深邃。经过十多年的打拼,耿莹不仅在美国站稳了脚跟,更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与财富。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她对故乡的思念愈发浓烈。当她得知父亲身体不好,可能时日无多时,她毅然决定回国。回国后的耿莹,发现中国虽然比当初她出走时富裕了很多,但人心却越来越浮躁,传统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少。同时,许多地方的文化遗产正逐渐消失,这让她感到十分痛心。于是,她决定将余生投入到文化遗产保护的事业中,用自己的力量去守护那些承载着先辈记忆与历史印记的宝贵财富。在一次采访中,耿莹淡然地说:“我们踩到先辈的肩膀上才走到了今天,这些东西都是他们来过这个世界的证明。保护它们是我的使命,就像父亲那一代人将解放中国作为自己责任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