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油茶丰产技术联合攻关初显成效,试验区挂果量提高3倍以上

文摘   2024-10-29 16:00   海南  


“去年这块油茶地的油茶青果亩产量仅200斤左右,今年试验区的产量大大提升,给了我们种植油茶的信心,看到了油茶丰产的希望。”海胶乐香澄迈油茶示范园的负责人王天星说。

近日,中组部挂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科技组团携手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油茶资源培育与创新利用团队(以下简称省农科院油茶团队)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所授粉团队组成的油茶丰产技术联合攻关组,在该基地进行的油茶“蜜蜂+人工授粉技术”试验与示范取得较好成效。与对照区相比,试验示范区的挂果量提高了3倍以上。

发展油茶产业是保障我国食用油安全的重大战略举措,油茶籽油(茶油)是世界公认质量最好的食用油之一,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食用油。海南是我国油茶分布的最南缘区和油茶产业重点拓展区,海南油茶资源特异,是海南省重点发展的“六棵树”之一。然而,海南现有油茶林分产量低、效益差,严重影响了农民种植油茶的积极性,成为海南特色油茶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油茶具有自交不亲和性或近交不亲和性,是严格的虫媒异花授粉植物。”省农科院油茶团队首席专家郑道君研究员介绍,“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搭配品种间亲和力差导致的受精不良与花期异花授粉不足是我省油茶低产的主因。”

省农科院油茶团队近年的测产数据和调查结果表明,与国内其他油茶产区类似,海南油茶也存在极严重的“千花一果”现象,现有油茶成林大部分为低产林,林中无挂果树比例高达40%左右,且存在严重的大小年现象。

针对海南油茶的低产问题,油茶丰产技术联合攻关团队通过研究揭示了海南油茶的开花坐果习性和传粉生态学特性,率先克隆海南油茶自交不亲和雄性决定基因和雌性决定基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油茶品种亲和性快速鉴定技术,可在4个小时内判断品种间的亲和力强弱,突破油茶品种亲和力鉴定周期长、操作繁琐问题;同时在高效授粉关键技术研发提高油茶产量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国农科院蜜蜂所作物授粉专家杨慧鹏博士说,“针对品种搭配不合理的林分,我们采用蜜蜂异地采粉+无人机液体喷粉技术;针对品种搭配合理的林分,我们采用引蜂授粉技术和无人机液体喷粉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新技术可以解决主栽品种和授粉品种搭配不合理或花期不遇问题,也可通过在连续阴雨天气下择机快速喷施贮备花粉解决授粉不充分问题,达到现有油茶低产林的快速增产目的。

“通过试验与示范,新技术的增产成效显著,将海南油茶挂果量提升3倍以上,初步实现了从‘千花一果’到‘千果挂枝’。”中组部选派来琼挂职干部、省农科院副院长(中国农科院蜜蜂所副所长)吴黎明说,虽然新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与授粉效率密切相关的油茶品种搭配、液体中花粉活力保持等相关机理机制仍不清楚,花粉液体高效喷施工艺也需优化完善。“通过进一步研发与应用,我们相信油茶的挂果量可再次实现2倍以上的增长。”

据了解,今年的花期马上到来,联合攻关团队继续开展影响油茶授粉增产提质技术瓶颈的研究,并已在澄迈、五指山、琼海和三亚等海南岛不同油茶产区布局相关技术示范,力争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并在全岛进行推广,争取为海南油茶产业乃至全国油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来源:海南日报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宣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