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瑰宝——《国宝沉浮录》获香港印制金奖,“深网客获厅”6日荣誉开售!

文摘   2024-11-04 17:03   广东  


《国宝沉浮录》落地深圳问世,是一座城市的荣光和荣耀,堪称深圳瑰宝。无论当下,还是未来,这都是一部足以穿越历史和未来,传承中华文化、彰显文化自信、匹配深圳创造的鸿篇巨制。对于热爱中华文化的中国人来说,都值得抚览、研读和拥有。


第35届香港印制大奖名单于近日揭晓

《国宝沉浮录》获得金奖

(特别印制技术开发及应用)

此书为博物馆学家、书画鉴赏大师杨仁恺所著

由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出版


关于第35届香港印制大奖

该奖项旨在评选香港及大湾区印刷、设计、出版及相关行业制作优良并富竞争能力的印刷品,同时向其他行业以及海外展示香港及大湾区优质的设计、出版及印制服务。


本届香港印制大奖将作品分为十二大类别,经过重重角逐,专业评委从策划、色彩、色调、分色、套印、拼版及装订、材料及印刷等角度,甄选出综合表现突出的作品,代表了大湾区乃至亚太地区年度最佳印品的最高水准。



书籍基本资料



作者:杨仁恺

出版社: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ISBN:978-7-80774-012-4

装帧设计:宁成春

印刷:深圳雅昌文化(集团)有限公司

开本:8开

成书尺寸:340mmX250mm

页码:2170




作者杨仁恺



杨仁恺先生(1915—2008年),享誉海内外的博物馆学家、书画鉴赏大师、书画大家、美术史家。曾任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成员、辽宁省博物馆终身名誉馆长、辽宁省文史研究馆名誉馆长、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导师等职。因其贡献卓绝,曾有“国眼”称誉,被授予“人民鉴赏家”荣誉称号。作为新中国文博事业的拓荒者之一,杨仁恺先生以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成员身份、用八年时间全程参与了中国古代书画巡回鉴定工作,在盘点中国古代书画家底上功不可没。他用半个多世纪时间为国家发现、回收、鉴定、追踪了一千余件故宫散佚书画,有“清宫散佚国宝护宝第一人”之称誉。


《清明上河图》《簪花仕女图》
《钱塘观潮图》
……
这些曾出现在课本里的画作
如何流传至今、馆藏于何处?
你可知?
它们也曾几经沉浮。


在溥仪携逃的这批书画中,还有一件张择端的作品。张择端是北宋画家,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徽宗朝供职翰林图画院,专攻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卷,描绘当年汴京近郊在清明节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景象,真实生动。画史和明清以来有关笔记中对此卷极为重视。正因为如此,到明代中期商业经济发展起来,绘画市场随之趋于活跃,苏州作坊兴起,许多无名画师依据传说绘制各种大同小异的仿本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此类大都以苏州城市为描绘对象,故后来被统称为苏州片子。历代画史上也多有记录,因为这件作品的真赝本之纷争而引起朝廷内外轩然大波的事情也有记载,但是这幅画真正的面貌却无从得知。

杨仁凯先生回忆说:“1950年秋,从东北人民银行拨来的第一批书画当时尚未整理,良莠杂存、玉石不分。其中有三件同名为《清明上河图》的画卷,我开始也以为是过去常见的苏州片子一类的东西,思想上压根没有想到会在此间出现奇迹。东北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清理这批书画时先是发现了明代仇英以重彩工笔绘制的《清明上河图》画卷而特加珍藏起来。这个卷子现在正在北京故宫展出,此卷是参照传闻中张式构图形式,以苏州社会生活现实为背景。因其技法精良,胜过一般苏州片子而被视为名作。正是此图的发现,杨仁恺先生揭开了明代苏州作坊所绘制的所有《清明上河图》的秘密,原来传世的苏州片子都可能出自仇英此图之蓝本。

当时还有一些苏州片和其他书画一起堆放在博物馆一楼西边的一间临时库房里准备放在一般作品里登记。有一天,杨仁恺先生又到库房中检查清理的书画,他从这堆乱画中检出一个手卷,展开后仔细察,“殊知竟出乎意料之外,数百年来始终被埋没在传闻中的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竟会在这偶然的时间、地点被发现出来。






作为新中国文博事业的拓荒者之一,杨仁恺先生以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成员身份、用八年时间全程参与了中国古代书画巡回鉴定工作。他用半个多世纪时间为国家发现、回收、鉴定、追踪了一千余件故宫散佚书画。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推出《国宝沉浮录》(手稿彩图典藏本),为该书的第七版,致力于杨仁恺先生手稿的完整呈现,既保留了杨先生起草、修改的原貌,是《国宝沉浮录》历次版本中配图数量最多、画质最高、处理最精准且内容最丰富的一版。





2024年11月6日

本书特邀编辑、杨仁恺嫡传弟子王鹏

与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责编吴萌

将做客【深网客获厅】直播间

分享领略《国宝沉浮录》创作、修订轨迹

“零距离”接触鉴藏流转的历历往事

得见国宝之沉浮

国运之中兴



亮点特色




502件清宫散佚国宝级书画首次大规模高清画质呈现


〔东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 

纸本 纵23 厘米,横14.8 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柳公权《行书兰亭诗》卷 

绢本 纵26.5 厘米,横365.3 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明〕仇英《清明上河图》卷 

绢本设色 纵30.5 厘米,横987 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本书是《国宝沉浮录》历次版本中配图数量最多、画质最高、处理最精准且内容最丰富的一版。502件清宫散佚国宝级书画,首次以大规模高清画质呈现。向大众展现更加全面、细致、真实的清宫散佚国宝级书画。使得本书具有不可低估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杨仁恺先生书法艺术全面呈现


杨先生的书法艺术素来被当代书林所推崇,启元白先生谈起杨老的书法艺术时就曾给予极高的赞誉,称之为:“高古平实,韵味无穷,一代宗师”。这些手稿以毛笔竖写,共计537页,分别用纸绳装订为三册,每册以报纸为封面并贴有题签。上边反复以墨笔、朱笔、钢笔及圆珠笔写就的眉批多处,尽管条件艰苦,但字迹娟秀,错落有致,别具书翰之美。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了研究与临习的绝佳范本。



杨仁恺弟子王鹏全程主理


本书特约编辑  王鹏先生

 

在样书及打样基础上再进行图像处理


王鹏先生在印场全程监印


本书是在征得杨仁恺先生家属认可与授权后,由其弟子王鹏担任特约编辑。王鹏曾在辽宁美术出版社工作,20世纪80年代末结识杨仁恺先生,并拜入其门下学习书画鉴定。在二十多年学习中,王鹏曾被杨先生指定参与由中华书局出版的辽宁省博物馆藏《清宫散佚国宝特集》书法卷与绘画卷的编辑以及辽宁省博物馆藏清宫散佚书画复制工作,也被杨先生指定负责其《国宝浮沉录》上海古籍出版社版的编辑工作。



著名图书装帧设计专家宁成春设计


作为我国著名书籍装帧设计师,宁成春在出版界地位极高。关于该书的设计理念,宁老阐释如下:“《国宝沉浮录》函套隶书书名‘国宝’两字用铜板浮雕制成锁扣,显得庄重、别致。明黄龙纹绫子加上皇帝的收藏鉴赏图章,表明了国宝的特质身份。藏青色底翻阴的手稿,彰显了这部手稿巨著同样是‘国宝’,以此向作者致敬!上、中、下小八开三卷珍藏本,特制函套,厚重豪华、庄重。”


《国宝沉浮录》(手稿彩图典藏本)书影



来源:深圳新闻网

记者:张蓝云

编辑:周玥、马静欣

校审:吴俊霞、吴沁彤、孙研
转载请注明

湾区粤精彩
大湾区民生文化心联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