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几天,第十五届珠海航展就将正式开幕,各界期待万分的“歼-20、歼-35A和苏-57这三款第五代战斗机齐聚一堂”的名场面也将上演。这其中,首次来华参展的俄罗斯国产五代机苏-57不仅要进行地面静态展示,还会以飞行表演的方式展现自身性能,显示出“满满的诚意”。
(来华参展的苏-57)
从现场流出的视频中可知,苏-57在珠海首次开展本场适应性训练。飞行员驾驶该机滑跑很短一段时间后,就开始抬轮并拉起了机头,并在空中做出了多个极高难度的过失速机动动作,引发了在场人群的惊叹。
对比几天前的苏-57战斗机在太原转场时的起飞动作来看,其在珠海进行本场适应性训练时的起飞滑跑距离和滑跑时间都更少,即很快就达到了起飞条件。究其原因,转场起飞时的苏-57可能搭载了大量内油,整机重量较大,因而需要滑跑更长的距离才能产生足够的升力。而在进行本场适应性训练时,该机可能处于半油或四分之一油状态。既然轻盈了许多,那起飞滑跑距离自然也就短得多了。
至于苏-57展示出的极强的空中机动性,除飞行员高超的技术外,更多是得益于精密的飞控系统、两台推力矢量发动机、可动边条翼和可降低机身重量的复合材料等装备和技术。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苏-57沿袭了苏霍伊设计局自上一代产物苏-27的一大性能特点,那就是极为侧重和追求高超的机动能力。而横向对比来看,中国国产五代机歼-20在以往的航展飞行表演中展示的各类机动动作,似乎就显得保守了不少,甚至多少有些“平庸”。考虑到现役的歼-20战斗机至今都没有配备推力矢量发动机,且此前报道中提到的搭载国产新一代航发“涡扇-15”进行试飞的歼-20试飞机,也没有加装矢量喷口的迹象,这些似乎都说明解放军航空兵部队对国产五代机的机动性能并未做出过高的要求,基本只要不低于诸如歼-10和歼-16这样的上一代产品即可。如此想来,假设未来某天歼-20需要面对诸如苏-57这样的“高机动性五代机”对手,前者是否会居于下风呢?倒是不用过于担心,笔者认为,在己方体系明显占优的情况下,歼-20绝不会轻易输给高机动性对手,即便是同为第五代战斗机的对手。对于战斗机来说,高机动性有两大价值,一是为自身争取更加有利的空中阵位,进而可更快更准地向敌机投射火力;二是提高自身生存力,即通过灵活的动作规避敌机的攻击和摆脱来袭的导弹。在空战中,占据更好的空中阵位和规避敌机的攻击,都属于近距离格斗空战的范畴,而摆脱来袭导弹则即可属于近距离格斗空战范畴,也可属于超视距空战范畴。由此就引入了一个至今仍存有极大争议的问题,那就是“五代机VS五代机”的空战是否会因双方均有较强的雷达隐身能力,唯有互相接近到一定程度后,机载雷达才能发现对手,进而可能在视距内爆发格斗空战呢?
乍看上去,这种逻辑是说得通的。既然双方都难以在远距离上发现对手,那互相察觉对方存在之时,必然是已经相距较近、甚至是逼近到视距内的程度。然而,这其实是陷入了传统的“斗兽棋”式的思维。还是那句话,在制空作战越来越讲究体系化的今天,五代机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己方制空作战体系与敌方制空作战体系的较量。以解放军航空兵为例,执行制空作战任务的歼-20很可能会获得来自己方大功率电子战机、具备探测隐身战机能力的预警机或无人侦察机,以及可探测和追踪敌方战机踪迹的天基侦察监视卫星的帮助。在这套体系面前,敌方五代机的隐身效能必定会遭到削减,这就为歼-20战机飞行员尽早地在远距离、尤其是超视距状态下发现对手并发起攻击提供了可能。如果对手没有如解放军航空兵部队这样完整且先进的配套体系,那即便其拥有综合性能可与歼-20相媲美、甚至是在某些局部性能方面优于歼-20的战斗机,也只会陷入明显的不利境地。因为其所依赖的名为“隐身”的性能,早已被解放军反隐身技术削弱,等于加大了被歼-20在远距离上尽早发现的可能;而自身战机机载雷达的探测范围,也会因解放军电子战机释放的强电子干扰而降低探测距离和探测精度,等于缩小了自身在远距离上尽早发现歼-20的可能。
如此一来,歼-20还需要去和对手打视距内格斗空战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直接在视距外从容地发射导弹不就行了吗?即便对手的机动性再高,其也只能处于单方面“挨打”的地位。这就是体系完整的一方对体系不完整的一方构成的单向不对称优势,哪怕交战双方均为同水平五代机,也不见得会在远距离上同时处于“三岔口”式的找不到对手的状态。反过来想,若想把歼-20“拉进”需要打视距内格斗空战这一距离,就必须拥有整体水平至少不亚于解放军航空兵的制空作战体系。放眼世界,有这份能耐的国家有几个呢?以今天的解放军航空兵部队极高且完整的装备建设水平来看,恐怕就连被视为“全球最强”的美国空军,都难以拍着胸脯说自家的制空作战体系优于中国同行。这么一看,歼-20的机动性没有苏-57那么炫酷,还是什么大问题吗?以及中国空军为何没对歼-20的机动性提出过高的要求?相关答案应该就不言自明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