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教珠宝课的王老师。今天给大家分享古代贵族们带的那些“串儿”们!
一、朝珠
清代朝珠的使用,是清代服饰独有的特色。朝珠起源于佛教的念珠,佛教认为人有108种烦恼,谓之“百八烦恼”。在佛寺里,每天早晚各撞钟108下,钟声震撼人心,去除人间烦恼,被称为“醒百八烦恼”。
早在明代万历二十三年,朝鲜人曾经到过女真人的赫图阿拉,并记载在《建州图录》中,说努尔哈赤在建州老城就挂着念珠,诵经念佛。公元161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之后就开始修建数座佛家寺庙。可见满洲人崇佛的活动很早就开始了。佛教教徒视清皇帝为“曼殊师利”,就是文殊菩萨的意思。
珊瑚朝珠
朝珠也是由108颗珠串联而成,有身子、结珠、背云、记念、大坠、坠角六部分组成。一般来说一盘朝珠的总长在130-170厘米之间。身子由108颗珠子组成,用四颗不同材质的略大一些的珠子把“身子”分为四份,每隔27颗穿入一颗,这颗珠子叫做“佛头”,也有人把他称为“分珠”,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朝珠顶部的佛头上,有一“佛头塔”,一般挂于脖后。从佛头塔有带系缀一宝石,叫做“背云”,末端再坠一葫芦形佛嘴。朝珠上还有三串小珠,每串10粒,每串末端皆有一坠角,称为“记念”,一侧有两串,另一侧有一串。意思是一个月有三旬,每串代表一旬,这三串记念,又称为三台。《五经异议》对“三台”有解释:天子有三台,即“灵台,以观天象;时台,以观四时施化;囿台,以观鸟兽鱼龟”。还有一种解释,“三台”是官称,即尚书、御史、谒者的统称。对应中台、宪台和补台。
从现存清代帝后朝服像中可以看到,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的朝服像是没有佩戴朝珠的,而顺治的母亲和皇后的朝服像中则出现了朝珠。由此可以推断,应当是顺治晚期才开始把朝珠作为礼服的重要制度留存下来。直到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在《钦定大清会典》中正式把朝珠的使用纳入制度中,成为定制。
2、十八子手串
十八子手串由18颗主珠组成,这个数字“18”在佛教中具有特殊意义,代表了佛教的“十八界”。这十八界包括“六根”(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和“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因此,十八子手串不仅是一种装饰品,还承载着深厚的佛教文化内涵。
组成与结构:除了18颗主珠外,十八子手串还通常包括结珠、佛头、佛头塔、背云和坠角等部分。这些组件共同构成了手串的完整形态,并增添了更多的装饰性和文化意涵。
在清代,十八子手串是后宫嫔妃们日常生活的装饰品,可挽在手腕上或拿在手中,也可挂在便服衣襟的钮扣上。它不仅彰显了佩戴者的身份和品味,还体现了当时宫廷的审美趣味。此外,十八子也流行于清朝后期的旗人女子之间,成为了一种时尚的配饰。
对于以佛教为信仰的清宫中人来说,“十八界空”才能“了生脱死,跳出三界”,因此手串是吉祥富贵的象征。这种信仰和象征意义也使得十八子手串在清代社会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价值。
3、璎珞
璎珞,梵文意译,是古代南亚次大陆的人们特别是贵族用来装饰身体的一大类首饰。它主要是用珍珠、宝石和贵金属串联制成的,可以挂在颈部、垂于胸部,或戴在头部、手臂和小腿等部位。根据印度教圣经《梨俱吠陀》的观念,璎珞具有美化身体和净化身心的意义。
隋 李静训墓葬璎珞
在佛教文化中,璎珞也具有庄严美好的寓意,后来成为佛像和佛教建筑重要的装饰元素之一。例如,《妙法莲华经》和《无量寿经》中都有对璎珞的描述,展现了其在佛教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璎珞最初并非中国的流行配饰,而是随着佛教从印度流传到中国。到了唐代,璎珞被爱美的女性进行了改进,变成了颈饰,并逐渐成为中国首饰的一部分。唐代的璎珞款式多样,有项圈式和披挂式等。
辽代 琥珀璎珞
陕西西安李静训墓出土的钻石项链就是璎珞的一个典型代表,展现了其精湛的工艺和华丽的外观。在宋朝时期,由于人们普遍遵从周礼和秦汉以来的文化传统,重头饰而轻项饰,所以璎珞的佩戴者极少。但在一些孩童的绘画作品中,仍然可以看到形似璎珞的饰品,如长命锁等。
辽代时期,璎珞成为契丹贵族十分喜爱的配饰之一。这一时期的璎珞多选用琥珀和玛瑙等材质,款式多为项璎珞,还有少量的臂璎珞和胸璎珞。
辽代 琥珀璎珞
好啦,这就是我国古代贵族常佩戴的“串儿”啦!我是教珠宝课的王老师,欢迎大家和我一起开启珠宝的奇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