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青年报》“文化周刊”以《从工业城市到旅游热地,唐山的蝶变之路》为题,刊发大篇幅报道,对唐山文旅发展予以关注。
从工业城市到旅游热地,唐山的蝶变之路
“唐山是全国著名的工业城市,如今它正在成为‘网红’频出的旅游明星城市,唐山宴、河头老街都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在中国旅游协会于日前举办的“2025中国旅游展望”大会上,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荣丽说。
唐山宴是一个由闲置未用的商场改造而成的饮食文化博物馆。自2018年开业以来,年均接待国内外游客500余万人,最高单日接待量达5万多人;河头老街则是一个由闲置的商业街改造而成的水上唐文化景区,2024年2月正式进入常态化运营,当年游客量就超过670万人。这两个由政府与企业携手,盘活国有存量资产的成功案例,让唐山从一个工业城市正转变为热门旅游目的地。
小桥流水,亭台楼阁,车水马龙,市井繁华……走进唐山宴“会客厅”,仿佛立刻置身于另一个“大千世界”。在梨园盛世戏台上,具有唐山特色的非遗“冀东三枝花”——评剧、皮影、乐亭大鼓的经典曲目不间断地轮流展演;纵横交错的街巷里,“稀罕您来”(注:唐山方言,意为“打心眼里欢迎您来”)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唐山宴副总经理魏永向记者介绍,这座建筑是一直闲置未用的商场的存量资产,设计团队重塑了这里的空间形态,将唐山美食、文化与旅游完美结合,打造出了“餐饮+民俗+演艺+文创+旅游+研学”的沉浸式、全景化文旅商消费新场景。
这里的美食街区涵盖150余种唐山特色小吃和20余种非遗美食。唐山宴的招牌小吃——小山炸糕的档口前永远排着长队,3元一块的炸糕一出锅便被抢购一空。工作人员说,别小看这个只有几平方米的档口,这里一年能卖出300余万块炸糕。
为了迎接蛇年,这里的各个角落都布置了大大小小的“蛇娃娃”玩偶,头顶上也悬挂起了几百个灯笼,为热闹欢腾的集市增添了几分喜庆的年味儿。
魏永说,2024年正月初一到初七,唐山宴客流量多达20余万人,单日最高量达5万多人,其中70%是外地游客。今年春节考虑到河头老街景区的溢出效应,预计客流量将再创历史新高。根据以往经验,每逢节假日,游客往往要排队2-3个小时才能入内,所以工作人员会在门口为排队的客人提供免费饮品——热乎乎的梨汤、柠檬水,此外还将安排舞狮、舞龙、地方非遗和民乐等表演,让游客在排队时也能收获一份好心情。
寒假第一天,唐山市民程女士便带着小学二年级的儿子来到了唐山宴。程女士告诉记者,在这里,不仅可以品尝到唐山最有特色的小吃,还可以看到诸多与唐山饮食文化相关的老物件,可以让孩子了解唐山饮食文化,自己也能重温唐山人的儿时记忆。而冬天来唐山宴玩的另一个好处是,“这里到处都是热腾腾的烟火气,心里和身上都暖和”。
现在展示在人们面前的唐山宴,已经是它开业以来的第四次改版。初建时,唐山宴创始人、凯歌儿集团董事长邱凯就决心把这里打造成“一个在地文化的输出窗口,一个微型的美食文化博物馆——放上桌子可以吃饭,拿掉桌子可以展示城市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邱凯回忆说,1.0的唐山宴是“大饭店”模式,4.0的唐山宴则是“超级”文旅综合体,这个“超级”体现在“温度”上,希望和游客“共情”,让每位游客在唐山宴感受到温暖。
“唯一不变的是一直在变”,是邱凯对唐山宴蝶变之路的总结,这句话也成了唐山宴所有员工挂在嘴边的信条。在2024年年底举办的“中国服务”·旅游产品创新大会上,唐山宴入围了面向行业推介的年度创意案例。邱凯在会上分享说,唐山宴归根结底只做了一件事,就是重塑在地文化,打造城市文旅新名片。
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原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一力点评说,唐山宴的成功之处在于,不仅具备“体验式”“沉浸式”“场景化”的特征,还有着“尊重市场需求”的特征,“唐山宴用‘主客共享’的理念作为市场切口,从唐山真实的本土文化中萃取出浓缩版、增强版、集中版的唐山生活,从而击中了旅游者的心灵,成为极具话题感的文旅项目,也成为唐山文化的展示平台”。
原名为“运河唐山街”的河头老街景区是邱凯盘活的另一项国有存量资产,也是他眼中“更大版的唐山宴”。“唐山宴只是一个‘城市会客厅’,还不足以成为唐山的旅游目的地。所以当丰南区政府找我打造运河唐山街的时候,我意识到,应该做一个更大版的唐山宴,让更多外地人来了,发现不一样的唐山。”邱凯说。
“更大版的唐山宴”在河头老街的水上集市得以充分展现,这里不仅能够找到唐山宴里的各类当地特色小吃和非遗美食,来自全国其他地方的小吃也应有尽有。评剧、皮影戏和乐亭大鼓,在这里也有表演的舞台。“我们的演员都是传承人,真唱真演,他们不只是景区的演员,也是唐山文化的传播者。”丰南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运营总经理徐小文说。
除了特色美食,在盛世码头一侧的老车柿集,各种创意手作、潮流小店、开放麦和小酒吧散布其间,打造出一个时尚性和复古情怀兼具的特色消费空间,也为很多有创造力的年轻人提供了创业平台。徐小文告诉记者,河头老街共有200多家商铺,带动了近700人就业。
河头老街展示的不仅是唐山的在地文化,还有唐朝文化。据说,唐太宗李世民曾亲率十万大军3次东征高句丽,在大城山驻扎练兵,将此地赐名“唐山”,这段历史典故成就了将河头老街作为“中国水上大唐不夜城”的基调。夜里乘船行于运河之上,灯火璀璨,歌舞升平,盛世美景犹如一幅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徐小文向记者介绍,河头老街段的运河共长1公里,两岸安置了18个演绎装置,时时处处笙歌曼舞。两岸的建筑有些是明清风格,相对陈旧。这条街原名“运河唐人街”。2011年,运河唐人街建成开街,但开业半年之后就长期停摆。2022年,丰南区政府和凯歌儿集团联合投资对闲置资产进行盘活,2023年春节第一次试营业,就迎接了80万名游客。从2024年2月到12月,河头老街客流量达到670余万人次,单日最大接待量超过11万人次,外地游客占比超过60%。
这条老街如今不仅成为“网红”打卡地,还获得了“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和“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两项国家级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