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三下乡 | 国际语言文化学院中华文化传承团:传承非遗经典,领略彝族文化风情
文摘
2024-07-31 19:21
云南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挖掘并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7月13日,红河学院国际语言文化学院中华文化传承团前往蒙自市永宁村,开展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非遗传承人向传承团们介绍了彝族的传统乐器——鱼鳞片。它是永宁村彝族聚居区一种独具地域特色的演奏乐器,这种看似简单的乐器,在彝族人的手中却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村民们围坐一圈,轻轻敲击着鱼鳞片,伴随着节奏哼唱起悠扬的民歌。实践团成员通过学习、排练,也加入到演奏与歌唱的行列中,共同体验这份来自彝族文化的独特韵味。通过与非遗传承人的访谈交流,实践团了解到彝族鱼鳞片吹奏入选云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通过传承人的介绍,实践团了解到彝族另一种乐器,唢呐,作为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音乐乐器,更是彝族人民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象征。当唢呐声响起时,整个村庄仿佛都沸腾了起来。那高亢激昂的旋律,如同彝族人民的性格一般,热情、豪迈、不屈不挠。实践团跟着节奏鼓掌、跳舞,仿佛自己也成为了这片土地上的一员,与彝族人民共同分享着这份民族的喜悦与自豪。
在永宁村的夜晚,传承团们还看到了板凳龙灯舞的表演。这种将舞蹈与乐器完美融合的艺术形式,充分展现了彝族人民的创造力与智慧。村民们手持板凳和灯笼,随着音乐的节奏起舞,步伐灵活,仿佛一条条巨龙在夜空中翻腾。实践团成员跟随着传承人的指导,积极参与学习。板凳龙灯舞不仅是一种独特的技艺,更是一种悠久的文化传承,我们为自己能够亲身体验这样的文化而感到自豪和满足。传承团通过文化访谈、民俗体验及与当地干部、村民的深入交流,用镜头将所看到的彝族文化记录下来,拍摄宣传视频,用文字讲述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将这份非遗文化带回校园,带进社区,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非遗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此次“三下乡”非遗传承实践活动,不仅为当地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让传承团在实践中锤炼自我、增长才干。实践团表示,将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青春智慧与青春力量。
红河学院团委
聚焦青年,服务青年,记录青年生活,发布青年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