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神话:悟空》想到的

体娱   2024-10-10 19:59   北京  


中国首款3A大作,高度电影化的单机游戏《黑神话:悟空》自2024年8月20日全球同步上线后在国内外大热,销量成绩斐然。8月22日,游戏在Steam平台上的同时在线玩家数就达到240万,成为该平台历史上同时在线玩家数排名第二的游戏,仅次于《绝地求生》创下的325万在线峰值。截至9月2日,据Vginsights数据显示,其Steam全球销量已达到1690万份。



该游戏抓住孙悟空这一中国著名的大IP精心打造,深入挖掘了这部名著中的故事、人物、哲学思想等元素,并进行了想象力充沛的拓展和延伸。不仅商业成绩令人咂舌,而且完满担当完成了“文化出海”、中国文化“走出去”、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等使命。游戏中对中国神话、建筑、山水风物、音乐、书法、武术等元素大量的精心独到的运用,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而且因为《黑神话:悟空》通过实景建模再现,大量运用了中国许多古典建筑文化遗存和山水风物景观,沉浸式“真实地”再现了独具中国文化风味的风土景观、建筑文化,几乎是直接推动了中国很多地方的文旅业。但该游戏最为引人瞩目的,恰恰是丰富的电影化的情节,而不是简单的通关打怪设置,此外游戏大量效果极为震撼,具有电影质感的画面也是打动玩家的重要“吸引力”元素。



这促使我们进一步关注电子游戏以及“影视剧与游戏融合发展”的产业态势。事实上,随着“媒体融合”成为我们的当下生存现实和文化日常,随着数字技术与互联网文化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加速发展,使得电影与游戏互相吸收影响、融合发展的“影游融合”成为重要的文化现象与产业业态,成为媒介融合发展和“优质生产力”的重要部分。今天《黑神话:悟空》的横空出世、热烈火爆再一次印证了“影游融合”的开阔前景。


在游戏风景独好的那一边,电影人却正在忧心忡忡于电影产业的新挑战。今年中国电影发展遭遇瓶颈,暑期档遇冷,总票房116.43亿元,总观影人次2.85亿;相比于2023年的206.3亿元,观影人次5.05亿,票房与观影人次几乎减半。同样北美电影市场也遭遇下滑,2024年上半年,北美总票房为35.55亿美元,同比下降19.2%。


在业界都在忧虑电影的未来发展之时,《黑神话:悟空》却是横空出世、火爆热烈。相应奈飞这样的互联网新媒介巨头却在2024上半年营收达到189.3亿美元,同比增长15.8%。这些数据和现实都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思考启迪。从“影游融合”的角度说,《黑神话:悟空》的巨大成功,奈飞的“逆传统影业之势”而增长都有力地证明了互联网新媒介的远大前景,也证明了“影游融合”艺术形态和产业业态的巨大文化力和生产力。


就世界影视新媒体艺术与产业发展而言,从《漫威蜘蛛侠》到“生化危机”系列、《极品飞车》《魔兽》,从《头号玩家》《失控玩家》到《死亡搁浅》,到《黑神话:悟空》,“影游融合”的创意理念和产业实践早已经成为电影、动画、新媒体艺术和电子游戏生产制作的媒介自觉,影游融合也成为电影工业的新型业态和新的“处女地”。尤其在人工智能高新技术的背景下,“影游融合”形构了互联网生态下新的影视文化产业业态和“元宇宙”智能化发展趋势。智能化的游戏,与有百多年历史仍然生机勃勃的电影融合发展,正越来越展现出奇妙、开阔的前景。影游融合,包括电影化的3A游戏《黑神话:悟空》亦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电影工业美学“接着讲”的绝佳案例。


“影游融合”不仅生成影像艺术的新语言、新思维和新美学,也以巨大的艺术与产业潜能成为互联网生态下的“大电影”产业,同时催生了“游生代”观众和导演的崛起,满足了他们日益增长的“想象力消费”需求。想象力消费是青少年受对于超现实和虚拟现实,玄幻、科幻、魔幻类,影游融合类作品的消费需求。影游融合类电影兼顾观众与玩家的双重身份群体,成为“想象力消费”的重要表征。


在此发展态势下,加大影游融合研究与产业实践的重要意义昭然若揭,不言自明。加大影游融合研究与产业实践能够助力中国影视业与游戏业的“价值共享、融合共赢”,研究“影游融合成为新型国家文化软实力核心力量”的方法与路径,为影视剧与游戏融合的形态、路径、产业价值和文化意义提供具学理性和可实践性的“顶层设计”与论证,进而对影游融合相关产业的管理机制、产业运作、生产传播提供指导性理论与可操作性策略。


具体而言,发展与推动影视剧与游戏的融合,我们应该思考如下内容:一是影视与游戏如何进行互文创作暨影视的游戏化与游戏的影视化;二是如何提高我国影游原创与自研能力;三是如何提高以影游融合这一新业态所带来的新质生产力或曰“影游生产力”;四是如何以影游融合为载体进行国际传播,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获得国际话语权;五是如何提升“影游文化力”;六是系统研究并通过政策策略、商业策略、内容策略、技术策略、人才策略等维度为中国影游融合产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战略对接;七是为影视理论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建构开放的,与时俱进,具有包容力的电影工业美学理论体系,包括影游融合的叙事美学、游戏化影像的形式美学、影游融合的沉浸或“消失”的美学、影游融合的工业美学与想象力消费美学,力图推动互联网新媒介或人工智能时代的电影美学研究和理论扩容,并为中国影游融合产业发展、中国电影的跨媒介高质量发展,中国电影“走出去”等提供宏观战略层面和微观运作层面的策略和建议。


影游融合或影游联动,已经与电影工业美学、想象力消费、游生代等理论术语一样,逐渐得到共鸣与认同。未来人工智能时代,拥有智能优势,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人工智能的游戏与影视融合,无疑会大大推动电影工业的升级和产业的繁荣。影游融合前景开阔而高远。


就此而言,2018年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课题《影视剧与游戏融合发展及审美趋势研究》,起研究就是颇为及时且具有前瞻性的。该项研究历时三年多现在已经完成,结项成果暨五部专著将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包括《影游融合下的IP互化与影游改编研究》(范志忠、张李锐著)、《影游融合管理机制与传播推广研究》(聂伟、杜粱等著)、《影游融合下的交互影像与受众影响研究》(陈旭光、李诗语主编)、《新技术、新媒介、新业态——影游融合的技术与产业研究》(陈旭光、李黎明主编)、《新媒介、新思维、新美学——走向一种影游融合的新美学》(李雨谏、李典锋、陈旭光著)。


影游融合也推动电影工业美学的扩容与“接着讲”。游戏本身既是依托智能化的娱乐媒体,尤其需要想象力和想象力消费的“第九艺术”,更是产能巨大的文化工业。电影工业美学强调各个环节之间的融合与协同,探讨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和最低的成本下,获得最大的效益。最初电影工业美学的建构,更多考虑的是技术、人员密集型的“重型”电影工业,视电影工业为大工业的一部分。彼时的电影工业代表着大投入,庞大的设备和大型的拍摄场地等。但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影工业因为越来越智能化似乎越来越“轻”了。许多复杂的电影生产环节现在可能只需简单的操作,可能是拇指一按,通过人机协调就能完成。这促使我们思考:在人工智能时代,电影工业美学应该如何“接着讲”。


很大程度上,电影的电子游戏伴生时代或者说影游融合时代已经或正在到来。游戏产业与电影工业的巨大发展,玩家和观众身份的巨大增量与快速叠加,电影想象力消费需求的不可限量,都使得影游融合趋势几乎势不可挡。虽然国内电子游戏产业仍然缺乏高水平和高技术的行业典范产品,《刺杀小说家》《侍神令》或近日正在进行中的《黑神话:悟空》等,都只是近年探索影游融合路程中的一小步。作为“第七艺术”的电影艺术与作为“第九艺术”的游戏如何融合?游戏已经借力电影取得了巨大成功?电影又该如何借力游戏去走出困境,拓展产业?“影-游”融合的探索之路仍然是“路漫漫其修远”。我们将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探求,继续“在路上”。


(作者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




   文 / 陈旭光

编辑 / 彭康婧

责编 / 杜思梦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转载授权 | 3117342843(微信)

商务合作 | 3117342843(微信)

投稿邮箱 | zgdybxmt@qq.com


MORE NEWS

往期推荐





© 中国电影报原创稿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电影报
记录中国电影每一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