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曾经迁校到罗定?

民生   2024-11-10 00:02   广东  

2024年11月6日

《南方日报》第YC04版刊登文章

《抗战时期中山大学迁校罗定,办学两月影响深远

  百年中大与罗定的不解之缘》

全文如下

↓↓↓

百年中大,山高水长。中山大学在2024年11月迎来百年校庆。
忆烽火岁月,百年办学史上,中山大学曾在云浮罗定留下痕迹。1938年10月,为躲避日寇的铁蹄,保存力量,中山大学以及广州的多所高校和中学纷纷向内陆迁移,中山大学选择了粤西的罗定作为迁移安置地之一。罗定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是广东与广西、云南的重要交通枢纽。即使日寇封锁了肇庆峡,罗定依然能够通往西南大后方。
在那段战火纷飞、风雨飘摇的岁月里,以中大师生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在罗定展开了充满活力的教学与科研活动,为罗定壮大了红色火种,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何是罗定?烽火岁月退居后方

1938年10月,日军的侵略铁蹄逼近广州,中山大学及一批广州市内高校、中学面临极大生存危机。为支持持久抗战、保存文化教育力量,学校领导迅速决定将校址迁往内陆。经多方考察,中山大学选择了深入内陆的罗定作为临时安置地。
中山大学选择罗定并非一时之举。早在1937年12月,校方便派出教授兼出版部主任张掖等人前往罗定进行调研,详细考察校舍、交通、物资供给、治安等情况,并专门撰写了一份详尽的调查报告,向校方汇报罗定的情况。
在校舍方面,罗定县城及罗镜圩有17处公共场所可供借用或租用;交通方面,从广州乘船到南江口需31小时,随后乘车2个多小时便可到达罗定。
在生活保障方面,报告指出罗定的米、肉、鱼、菜、柴等价格普遍低于广州,且可用河水和井水解决饮用水问题;夜间照明的电灯设施也为学校的复课提供了条件;治安情况则得到特别确认——罗定的安全形势较好。
时任中山大学校长邹鲁根据调研报告,于1938年初致函罗定县,正式请求协助迁校事宜。邹鲁在信中提到,由于时局不宁,学校决定暂时迁移,并派出教务长邓植仪、理工学院院长刘俊贤、工学院电工系主任刘均衡等人再一次赴罗定勘察。接下来,校方还安排了法学院职员李家恩、文学院职员辛志平等人在体育部的带领下,前往罗定进行暂迁的进一步准备。

《国立中山大学佈告》山字第703号。资料图片

经过多次的考察与细致安排,1938年10月17日和18日,中山大学发布的《国立中山大学佈告》703号和705号文,规定了迁往罗定的具体实施方案与秩序。与中山大学一同迁往罗定的,还有省立文理学院、省立艺术专科学校、仲恺农工学校、私立广州大学及私立广东国民大学等多所高校,以及私立广州长城中学等一批中学。

在罗定怎么办学?弦歌赓续兴学救亡

1938年10月19日至21日,中山大学师生分批乘船前往罗定,带着由师生在危难时刻抢运而出的1200箱左右的物资,其中包括图书馆藏书以及农学院教授负责运送的数百个水稻品种种子和甘薯种苗等重要研究资源。师生在抵达罗定后,由负责学校迁移安置的人在福安当铺办公,办理学校的搬迁和安置事宜。

抗战时期中山大学在罗定的办学地点罗定学宫。资料图片

学校的各个部门和学院被分散安置在罗定的多个地点:校领导的办公地点设在罗定城北的牖明学校,农、法、医三学院和理、工两学院则被安置在罗定学宫、罗定中学、民众教育馆和榃卜等地;研究院、文学院、师范学院和图书馆则安置在罗镜镇;中山大学附属中学则设在泷江河对岸的塔溪乡。
特殊的办学环境虽然简陋,但通过师生的努力与当地民众的支持,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得以在逆境中稳步进行。随着中山大学的迁入,罗定也迎来了许多进步的教授和校友,诸如黄焕秋、俞福亲、萧隽英、董爽秋和何思敬等。
1938年底,400名师生在中山酒店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中山大学三罗同学会”,组织三罗籍(三罗是指罗定、郁南、云浮)的中山大学学生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此后不久,由三罗同学会主导的《三罗日报》创刊,成为当时西江、南江流域重要的宣传媒体,深受当地民众欢迎。
中山大学迁移后,师生们的生活面临诸多挑战。为了满足信息需求,一位同学带来的原始收音机成为了珍贵的新闻来源。有教授则通过速记将每日新闻整理成小报,分发到各院系,成为连接师生与外界的重要纽带。
罗定县青年抗敌同志会(简称“青抗会”)是在中山大学抗日先锋队的启发下成立的,负责开展文艺演出、义卖募捐、文化教育等活动,一方面,为罗定居民提供了难得的文化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则激发了地方青年的爱国热情。
在这些活动中,中山大学在罗定不仅是一所学术教育机构,更成为一股凝聚民众的精神力量。

对罗定的影响?红色火种生发壮大

走出罗定学宫往西南方向几百米,可见一片较为破旧的砖瓦房,这是当年国立中山大学校总办事处的所在地牖明学校。泥砖分隔的一个个房间里,仍可见当年办学的痕迹。
当时,这一批中学、高校陆续迁到罗定,一时间罗定人才荟萃,科学思想广泛传播,文化教育空前鼎盛。在可见的记载里,有这样一句话:“本县文化教育水准在抗战期间,曾一度突飞猛进,学校之内迁者,共有中上学校十四间,其余各乡国民学校共四百九十五间,此为本县文化之鼎盛时期。”
对迁至此的学校,罗定也尽力做好各项服务。据罗定市社科联原主席苏智勋介绍,罗定中学作为省立第八中学,白天分出六个课室给中山大学,下午4点半之后,全部课室交由中山大学使用;另有罗镜专门为大学生修建水泥路;还有迁来的中学积极招收本地学生,减免学费……
尽管罗定位置偏僻,但办学的日子也并非一帆风顺,日军的飞机轰炸时有发生,局势不宁。与此同时,随着逃难至罗定的人口越来越多,县内人口急剧增加,从抗战前的31万升至超50万,给本就紧张的生活配套设施带来了更大压力。
诸多因素影响之下,校方决定再次迁校。1938年11月,中山大学计划从罗定迁往广西龙州,但在筹备启运时,接到新的情报:日军计划在广西北海登陆,接近龙州。迫于形势,学校迅速改变迁校计划,于1939年初从龙州乘越滇铁路赴滇,并最终选择澄江作为新的校址,继续坚持教育事业。

罗定档案馆保存的关于中山大学财产寄存在罗定的档案记录。资料图片

因为无法带走所有物资,学校在离开罗定时,将一些重要物资如法学院的图书等转交给罗定民众教育馆寄存。1949年11月,中山大学专门派人到罗定清点,把所有物资都详列清单,正式办理向罗定民众教育馆移交的手续。
中山大学迁移罗定,是烽火办学历史的重要部分,罗定之行时间虽短,但诸多细节仍然令人动容。教师坚守教育使命、学生成材报国,在日军威胁、物资短缺的艰苦环境下,师生在新的环境中继续为国家文化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如今,罗定学宫等历史遗址已成为罗定的重要文化地标,不断提醒后人铭记那段峥嵘岁月。

  ● 观察  

烽火办学历史给罗定留下了什么?
青山与曲水交织,构成诗歌中“一路青山青不断,青山断处是泷州”的罗定。寻觅历史的人们,细细追问之后,总为罗定的文化底蕴所震撼。历史因缘汇聚,构成一个“烽火弦歌”中的罗定。
以中山大学为代表的大学、中学在抗战时期迁移至罗定,这一历史事件是当时教育界、学术界的大事,更为当地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作为一所享有盛誉的高等学府,中山大学的迁移不仅是为了保护教育资源,更是为了在国家危急时刻担当起教育救亡的责任。通过教育资源的引入、文化活动的开展及知识传播的推动,这一段历史为罗定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首先,中山大学的迁移为罗定带来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尽管战火纷飞,师生们仍在罗定展开了充满活力的教学与科研活动。通过与中山大学等优质教育资源的接触,罗定学子得以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体系与思想观念,培养了他们对科学和人文的热情。这一教育传承,不仅提高了当地的文化素养,也为日后罗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中山大学在罗定的办学实践促进了地方文化的繁荣。师生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通过开展文艺演出、义卖募捐等活动,增强了地方居民团结进步。三罗同学会和青抗会等组织的成立,不仅激发了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使得地方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这些活动不仅是抗战时期的具体行动,更体现罗定文化认同感的增强和地方精神力量的凝聚。
再者,中山大学在罗定的影响还体现在对知识传播的推动上。在迁校期间,师生们坚持办报、出书,创造了《三罗日报》等刊物,成为传播教育理念等的重要平台。

然而,中山大学在罗定留下的文化遗产并不仅限于当时的学术活动。更重要的是,它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罗定注入了教育自强和文化奋发的基因,再次强化了罗定重视教育、崇尚文化的氛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罗定人。
红色血脉,得以壮大。中山大学迁移至罗定是历史的选择,更是教育使命的延续。那些在困境中坚持教育理想的师生值得铭记,那份精神值得传承传播,激励后人在新时代继续追求知识、传播文化,担负社会责任感。
  ● 相关  
“田野中大”校史考察团在罗定
在抗战时期,罗定成为广东抗战的重要后方之一,也是众多高校迁移的重要站点。1938年起,国立中山大学、省立文理学院等多所院校迁至罗定,在战火中继续办学。这段“空间史料”如何保护、发掘?
2021年“田野中大”校史考察团在罗定。资料图片
2021年10月1日至5日,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曹天忠曾率领一行八人到罗定进行文献搜集、田野考察和口述访谈。在罗定市委及各级社会团体的支持下,考察团深入调研了抗战时期迁校的各大、中学校办学旧址,特别关注国立中山大学的办学地点,如罗定学宫和榃卜梁家庄园等。
考察中,考察团首先在罗定市档案馆收集了丰富的档案资料,包括中山大学与其他院校的同学录和毕业册,重要文件如法学院移交图书清册等,这些文献为理解当时教育的艰辛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考察团实地访问了多处旧址,了解了中山大学在罗定的历史,包括曾在罗定中学、学宫和云龙书院等地办学的经历,考察团成员对罗定人民与迁校师生之间深厚的情谊感触颇深。
通过口述访谈,考察团收集了大量亲历者的故事,增添了研究的深度与立体感。例如,老人们回忆起当时的生活条件和学校的艰辛,描绘了师生们与当地村民的互动,以及学校对于乡村的影响。

“以往的校史考察和研究,多关注云南、粤北和粤东,对罗定的情况了解较少……这次考察,基本确定了中大在罗定的办学旧址。”考察团在后续公开发表的文章里提出,此次考察不仅加深了对国立中山大学的研究,还扩展到其他院校的抗战历史研究,扩大了华南教育研究的内涵与外延。

  ● 延伸  
罗定中大携手推进产学研合作
“追寻中大烽火办学路,赓续红色使命建新功”横幅展开,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的“青春力量”在罗定学宫门口合影留念。这是2023年7月上演的温馨一幕。彼时,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和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派员赴罗定调研,走过罗定学宫、罗定市疾控中心、黎少镇万亩荔园等地,并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
近年来,中山大学和罗定正在医药、健康等方面尝试“牵手”。
罗定方面表示,罗定历史文化悠久、交通区位优越、人文资源丰富,医疗教育、科技创新等领域发展潜力巨大,双方合作前景广阔。希望进一步加强与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的沟通联系,抢抓发展机遇,健全产学研体系,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有针对性地引入一批优质项目,推动罗定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上述调研中,医院方和学院方都表示,希望以此次会谈为起点,充分发挥自身在资源、人才、科教等方面的优势,深化双方合作对接,为罗定公共卫生事业培养更多优秀的实用型人才,助推罗定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同月,中山大学药学院一行又赴罗定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实践活动,实地走访了罗定长岗坡党员教育基地、罗定市其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千亩肉桂种植基地和罗定市众润康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等地,详细了解罗定南药种植情况。
在这次关于南药产业的会谈中,双方提出找准双向奔赴的目标点、双向融合的切合点、双向赋能的增长点、双向对接的突破口,加快规划深度合作的路线,加快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加快拓展政校合作的新空间,共同推动罗定南药(肉桂)产业可持续发展。
同年10月,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药学院师生代表再次到罗定市开展“‘党建+科技’赋能 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活动,走过长岗坡党员教育基地,调研肉桂产业,并与罗定市有关部门就肉桂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度交流和研讨。
参考资料:《烽火弦歌,岁月河山》《抗战烽火中的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抗战时期在罗定》
来源:南方日报

罗定一条
罗定聊天交流群,罗定人的大家庭,捞醒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