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两会结束后,“一把手”们迅速落实两会精神,马不停蹄,快马加鞭,推动本区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夺取一季度“开门红”。
16区主官周记
2025年1月13日至1月19日
近日,区委书记姚建军深入金街、五大道、解放北路等片区,指导筹备春节期间文旅商活动,检查推动节前安全生产工作。
姚建军强调,要立足全域旅游示范区,整体统筹春节期间金街、五大道、解放北路等重点景区商圈,用好和平区文旅和商业特色资源,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精心组织策划文旅商系列活动的开展。要引导激发经营主体的创新活力,积极打造欢乐喜庆、津味津韵的节日氛围和多元融合、时尚多彩的消费新场景。
姚建军强调,要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实落细各项服务保障工作。要加强景区商圈及周边交通疏导和秩序管理,加强节日期间食品安全、价格管理等监管巡查;要强化属地责任、行业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落实防范措施,聚焦旅游景区、商业街区、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和人员密集场所,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完善应急预案,切实加强节日值班和应急值守,全面提高安全保障水平。
(天津和平)
日前,河东区委书记周波,区委副书记、区长于瑞均到新天钢集团走访,就进一步加强区企沟通对接、深化务实合作进行座谈。
混合所有制改革后的新天钢集团,焕发出勃勃生机。周波、于瑞均先后来到集团棒材厂和工业互联网运行中心,参观产品展示、产品性能和生产工艺,了解企业改革发展、产业布局、产品研发、产值营收等情况。
座谈中,周波、于瑞均介绍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正在开展的重点工作并表示,企业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创新创业创造的重要主体。新天钢集团作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综合实力雄厚,其子公司天铁公司又与河东渊源深厚。希望双方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盘活用好存量资源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对接,共同探索拓展更多合作领域,将更多创新业务板块布局河东、落户河东。河东区将用足用好中央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企业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密对接河东发展需求,深化拓展合作广度和深度,推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谱写区企合作新篇章。
(津韵河东)
在2025年天津两会上,市人大代表、河西区区委副书记、区长穆生军带来了一位“养老管家”,可以帮助老人实现在线点餐、购物等养老服务。这位“养老管家”由区内的两家企业共同打造,是河西区发展“智能产业+”的缩影。河西区在产业发展中选好赛道,全力打造数字经济,将人工智能嵌入生活、生产性服务业和城市治理、城市服务等多个领域。
(天津河西)
1月18日,天津神州高铁轨道运维技术有限公司落户河北区揭牌仪式在天津远洋宾馆举行。中国国投高新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丁后稳,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贺军,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党委书记、主任王志楠,天津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秉军,河北区委书记徐刚,区委副书记、区长戴雷出席。
徐刚、戴雷指出,神州高铁运维公司从北京迁址落户天津,是河北区与国投集团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最新成果。河北区将围绕铁路资源重点发力,加强“站产城”融合,在与央源、京源、地源合作中不断做优增量、扩大总量,充分释放京津同城化效应,进一步推进区域功能提升、产业升级。
更多新闻
1月13日至17日,市人大代表、区委书记徐刚参加天津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南开区:
支持高水平建设天津大学先进医用材料与医疗器械全国重点实验室
1月17日,南开区人民政府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大学医学部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实际行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抓住“三新”“三量”这个工作抓手,支持高水平建设天津大学先进医用材料与医疗器械全国重点实验室,助力天开高教科创园打造生物医药创新产业集群。区委书记马珊珊,区委副书记、区长聂伟迅,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洁,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党委书记况丹,党委副书记、院长王凤梅,天津大学副校长、医学部执行主任明东一行座谈并见证签约。
马珊珊表示,当前,南开区认真落实中央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实施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深化拓展区委“一三二一”工作思路,以天开园“一核”带动全域创新发展,在科技创新和产业焕新上协同发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将统筹区域科研力量,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和天津大学医学部携手,加快天津大学先进医用材料与医疗器械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强人才培养,打造医疗健康产业,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点。
根据协议,三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在科研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积极推动资源共享,实现互利共赢。
红桥区:
坚定信心 干字当头 全力推动红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天津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期间,天津市人大代表、红桥区委书记李清表示:2024年红桥区取得了亮眼的成绩,经济方面发展稳中向好。
新的一年,红桥区将进一步提振信心,坚持干字当头,全力以赴强动力、增实力,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2025年,红桥区将着重推进以下五方面工作:一是持续强化项目牵引带动。二是持续培育做优发展增量。三是持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四是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五是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东丽区:
东丽区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西青区:
区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津南区:
一台机器人的产业赋能
北辰区:
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北辰区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1月19日,区委书记倪斌主持召开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学习贯彻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精神等。
武清区:
为打造世界一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集群贡献武清之为
宝坻区:
静海区:
市人大代表、静海区委书记殷学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静海区将持续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进一步做强园区、国企、街镇三大经济,持续完善产业体系,拓展发展空间,提高产业承载吸附能力,抓住盘活存量的政策窗口期,千方百计把包袱变成财富。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分级分类成立招商战队,瞄准北京、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引进一批先导性、标志性新质生产力项目,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速产业成龙配套、成链成群,形成更多主题特色园区,打造京津再生资源回收处置基地,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配套基地,构筑独具静海特色的产业生态圈。进一步打造团泊湖科创园区,坚持组团式发展,统筹好“东、西”两个城区,努力形成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健康产业基地,建设面向全生命周期、覆盖各类人群的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生态之城、健康之城、幸福之城。
宁河区:
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蓟州区:
区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备注:内容由各区融媒体提供或根据各区融媒体公开信息整理
来源:天津日报
审核:齐立辉
校对:牛晓庆
编辑:杨建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