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把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切实把这一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中国文明网推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专栏,陆续编发各地党委宣传部长、文明办主任,省属重点文化单位以及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负责同志的学习体会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青海、两次参加全国人大青海代表团审议,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进一步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立足多民族聚居、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实际,青海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着力培根铸魂、守正创新,扎实推动新时代青海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海实践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高举思想旗帜 筑牢文化自信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我们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带着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学、带着对总书记的深厚感情学、带着自身岗位的责任学,深刻认识这一重要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入行,推动全省各族干部群众把对习近平总书记的忠诚之魂、爱戴之心、敬仰之情转化为建设现代化新青海的磅礴力量。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认真谋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在全省上下迅速兴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指导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各基层党组织开展集中学习和研讨交流。精心组织中央宣讲团来青宣讲,组建省委宣讲团,同时发挥基层各类宣讲队伍作用,全面开展集中宣讲。组织撰写一批理论解读文章,宣传好、阐释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规划一批社科项目和智库课题,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动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深化调查研究,全面梳理深化改革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落实好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深化改革工作。
持续学思践悟党的创新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要要求,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健全完善理论学习质量评估体系,抓好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着力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果。充分发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青海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平台作用,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等重大课题的研究阐释,为新时代新青海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走深走实,不断巩固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立足青海风格、群众立场、百姓表达,坚持面向基层、热在群众,打造“石榴籽”宣讲队、马背宣讲团、双语专家团、乡村振兴宣讲团、巾帼宣讲队等基层宣传队伍,深入山谷草原、小院民宅、牧场毡房等基层一线开展巡回宣讲,利用“花儿”、贤孝、藏戏、皮影等民间艺术,把党的创新理论从“书面语”变成“地方话”。针对农牧民文化程度不高、居住分散的实际,全面开设“强村讲堂”,采取“宣讲+培训”“线上+线下”“集中+分散”的方式开展理论学习辅导,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进一步凝聚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思想认同。
坚持久久为功 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促进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广泛交往交流交融”。青海坚定文化自信,深耕文化沃土,大力培育弘扬生态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高原文化,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传承精神血脉。注重挖掘运用红色文化资源,打造“两弹一星”等精神传承基地,生动鲜活讲好革命精神故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赓续精神血脉、坚定理想信念,汇聚攻坚克难伟力、激发勇于担当精神。建好用好红色阵地,高标准推进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革命文物保护修缮工作,倾力打造“中国原子城”红色文化品牌,升级打造原子城纪念馆等。健全红色精神教育传播体系,开展纪念“两弹一星”精神25周年系列活动,成立“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打造专题宣讲课,创作推出歌剧《青春铸剑221》等致敬“两弹一星”科技先驱的文艺作品。
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涵养社会风尚。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加强现代文明教育,推进农牧区移风易俗。扎实做好青海省道德模范、“青海好人”等先进典型选树工作,聚焦现代化新青海建设的伟大实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从乡村振兴、生态环保、民族团结等方面选树先进典型。全面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着眼群众需求广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文艺演出服务、文明新风评比等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创建活动不断深化,各族人民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凝聚奋进力量。持续推进“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宣传教育,依托十世班禅大师故居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打造沉浸式、情景式、互动式课堂,讲好青海的民族团结故事。启动编纂《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青海卷》,编印《青海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事迹读本》,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成立青海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进一步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实践总结,为青海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连续42年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创新宣传方式和活动载体,让“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深深扎根在各族群众心中。
增进文化认同 丰富各族群众精神世界
青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长期以来,各族群众守望相助、和睦相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演进发展在青海有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基础。青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贵资源,不断丰富各族群众精神世界,以文化认同铸牢民族团结之根、培育民族和睦之魂。
推进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挖掘昆仑文化、格萨尔史诗、热贡艺术、唐蕃古道等的文化价值,全面加强考古研究阐释,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坚持抢救性发掘和主动性发掘并重,持续开展都兰热水墓群、夏尔雅玛可布遗址、宗日遗址等发掘研究。深化文物历史研究,立足文物资源,突出价值内涵,加强文物活化利用,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加强非遗保护与传承,出台《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持续健全完善非遗四级名录体系,打造“青绣”“花儿”等非遗品牌,精心组织开展各类非遗传承宣传展示活动,让非遗走进各族群众生活。
扩大高品质文化供给。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全省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坚持改革创新,省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全面完成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有序推进,促进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向基层延伸。不断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水平,修订完善青海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规范,进一步改善服务条件、创新服务方式。突出数字赋能,在全省实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项目、智慧图书馆建设等,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持续开展村(社区)文化活动室设备配置项目,不断改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条件。广泛开展“村晚”、社火、“花儿”会、赛马节等富有民族民间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以戏曲进乡村、文艺轻骑兵赴基层慰问演出等形式将文化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推动文艺创作繁荣发展。落实《关于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实施意见》,深化省直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深入实施艺术精品战略,打造昆仑文化、河湟文化主题剧目,打造生态舞剧《大河之源》、现代京剧《长空烈焰》、平弦“花儿”剧《绣河湟》等有信仰、有温度,歌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共和国红色血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和乡村振兴成效的优秀剧目,加深对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再认识、再理解和再弘扬。
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实施“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文化旅游品牌提升行动,擦亮青海湖、祁连山、清清黄河等世界级生态旅游资源招牌。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智慧旅游等,打造环青海湖生态旅游精品环线,优化推出多条生态文化旅游线路,不断丰富优质旅游产品供给。发展培育夜间观光游憩、文化餐饮、时尚购物等夜间文化旅游业态,丰富夜间消费场景。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加强旅游风景道、旅游公厕等建设管理,改善道路交通、停车、通信、导览等服务设施,推出更多惠民便民举措。加强宣传推介,发布青海省文旅形象片《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提高区域生态旅游品牌传播影响力、地域文化感召力、生态形象亲和力。(王大南/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