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已经到来,未来只有两种人,一类是会用AI的超级个体,另一类则是普通人。
作者 | 朱秋雨 赖丁萌
编辑 | 何子维
图源 | 图虫创意
ChatGPT发布两年之际,AGI的时代能否来临,已经鲜有人提及。在社交网络上,越来越多普通人关心的问题则变成了——“有没有人用AI成功变现”“有无AI副业搞钱思路分享”。
在有强大计算和推理能力的人工智能面前,现在,普通人希望尽快抓住技术浪潮,用AI赋能成为超级个体。
盐财经采访调查发现,当下,利用AI挣到钱的普通人主要集中在AIGC(AI生成内容)、数字营销、软件开发、自媒体以及知识付费领域。
自媒体博主是其中门槛最低,数量也最多的“AI超级个体”。但另一方面,这从侧面映证了,AI在面对各类实际工作时仍有局限。如影视从业者、现AI创业者陈坤所说,AI工具虽然已经在剧本创作、配乐等方面展现出强大的助力,但在很多环节,如人物形象塑造、后期制作等,仍离不开人的判断。
但无论如何,2024年,投身AI领域挣钱的普通人仍在增长,越来越多“AI一人公司”出现。多数的他们无一不想抓住时代红利,也同步相信着箴言——“AI时代已经到来,未来只有两种人,一类是会用AI的超级个体,另一类则是普通人。”
在这波AI浪潮中,有人在焦虑情绪中被AI导师“收割”,成为了风口下韭菜,转身又变成贩卖课程收割的人。有人成功将AI当成了副业,有人则原地转型,抓住了一波技术进步带来的时代红利。
风口之下,我们想知道,除了成为李一舟等AI导师以外,在这波AI浪潮挣到钱的人,都具备了哪些品质。
12月,AI创作者林晨(网名:土豆人)刚打完一场官司,关于他的AIGC作品是否享有著作权的事。现在,他自我定位为“数字艺术家”,各大奢侈品牌、高端车企、新消费品牌都是他的合作伙伴。在新媒体发布图片时,他会打上自己名字(Tudou man)的水印,并附上“AIGC Artist”(AIGC 艺术家)的前缀。但回看一年多前,在广告公司呆了7年的林晨选择离职“单干”,奔向AI浪潮时,出乎众人意料——他当时是公司创意部门总监,拥有一个相对舒适的职场环境和地位。只是,面对AI带来的冲击,他无法坐视不顾。他记得2022年末,第一次使用Midjourney等AI画图工具时,“冲击力过于大了,很多之前所信仰的内容完全被AI推翻了”。从前广告人、设计师需要花费一周甚至半个月画的视觉图,AI可能只需几秒钟即可生成。这时他忍不住地想,“那我以前熬的夜都算啥呢?”因为判断技术会一直前进,林晨选择从传统广告业辞职,加入AI创作者行列。AIGC赛道,这是很多人加入AI浪潮的第一站,既是由于AI生图技术近年的突飞猛进,也是因为内容创意行业容错率高,与天马行空的AI有不谋而合之处。一年多前选择转型AI的综艺导演陈坤,首先也是基于这样的相信。妻子在互联网大厂工作,他因此率先尝试了众多AI工具。20多年的从业经验让他敏感地察觉,AI生图有着比传统影视更高效的产出效率和低成本。一个细节让他尤其印象深刻。曾经和张艺谋导演参加电影《长城》的首映礼结束后,他向“老谋子”发问,为什么不将饕餮做得更有智慧,类似异形?张艺谋告诉他:“我们经过讨论后,在现有的预算条件下不支持,每一个特效镜头都是精确到格的。如果饕餮更有智慧,势必需要更多的特效镜头。”这一回答让陈坤意识到,特效的成本之高昂对电影从业者来说压力很大,哪怕是大名鼎鼎的导演也不例外。诸如Midjourney、Pika和可灵AI等AI平台相继出现,让陈坤感到惊喜。他告诉盐财经,AI生成CG特效是AI影视最大的优势,预计可以将原成本压至十分之一。于是,2023年下半年,陈坤决意转型成一名AI影视创作者,“All in AI”。让林晨与陈坤等人都甘愿抛下过去,投身于AI赛道,同时有一个大的时代背景发生:平台对AI内容和技术的扶持。在AI浪潮下,众多互联网大厂都希望创新在自己“地盘”上率先发生。早在今年1月,抖音宣布与博纳影业合作,成立了AIGC工作室,共同制作AI短剧。博纳影业、抖音联合出品的AIGC科幻短剧集《三星堆:未来启示录》海报今年9月,另一个短视频巨头快手也启动了“可灵 AI”电影共创计划,联合李少红、贾柯、叶锦添等 9 位知名导演,推出9部AIGC 电影短片,内容完全由AI生成。快手短剧为什么要做AI短剧?快手文娱业务负责人陈弋弋曾对媒体解释,原因之一是行业存在产能不足的问题。她提到,快手有4亿日活用户,其中爱看短剧的用户特别多,每天有2.7亿用户在消耗短剧。但在快手上,播放量过亿的短剧大概仅有300多部。“在这种情况下,短剧内容供给是不足的。”短剧市场需求如此大的情况下,陈弋弋提出:“共同的解法,是让更多的人干这件事,并有更好的技术,让干这件事情的人生产效率更高。”2022年末,离开广告公司后,林晨很快自己开始摸索AI工具,将AI生成的作品相继发布在社交平台上。与过往在熙攘的写字楼工位中间上班不同,他一个人就是一个队伍。工作伙伴也变得更简单且智能:5台装有英伟达4090显卡的电脑。他告诉盐财经,之所以选择做数字艺术,是因为这个赛道本身具有KOL属性。换句话说,头部效应很明显。“数字艺术、商业、AI,只要(我)在这样一个三角关系下站住了,商业模式就跑通了。”接下来,凭借AI天马行空的创作,加上林晨的创意与美术功底,半年间,林晨逐渐在AIGC赛道找到了自己的风格,一种结合中式美学的“乌托邦般的梦境创作”。2023年初,他创作了一系列麦当劳的AIGC作品,例如青铜器汉堡、传世宝玉薯条、青花瓷可乐等等。这系列作品让他获得了火爆的关注度,在广告业界出了圈。甚至,麦当劳官方也看到了,提出与林晨建立合作,进行联合宣发。“这也宣告着在中国的营销圈,正式有品牌接纳了AIGC内容,对我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2024年末,回顾成为一人公司的历程,林晨将这一事件列为他的转折点。从此开始,他以AI艺术家的身份与商业品牌合作,在营销圈拥有了自己的口碑与IP。相较于局限于平面2D作品,林晨擅长将立体的建筑与AI创意、视觉、品牌相结合,例如LV版圣诞姜饼人建筑、在大漠中伫立的霸王茶姬奶茶、在肯尼亚日暮下的迪奥香水……在AI的加持下,“土豆人”的名气越打越响,广告报价比一年前翻了10倍。临近年末,林晨接了几个“重磅合作”,越加忙碌。他告诉盐财经:“虽然不太想透露我的收入,但可以明确地说,(收入相比过去)有质的飞跃。本身你要知道,在一家超一线的广告公司做创意总监,收入就是不低的……”与林晨相同,注意到AI生图的大趋势后,2023年初,有设计基础的大三学生ZayG也投身其中,运用AI工具画图、做音乐。具体收入,他不愿透露,但在2023年开始发布AI作品后,他的社交媒体后台陆续收到了可口可乐、联想电脑和字节跳动等品牌方的AI平面设计需求。“AI GC图像创作和原本的创意行业和广告行业挂钩,(于是)有很多企业在转型过程当中,都想结合 AI 新技术,做一些平面广告的制作或者品牌的宣传。”ZayG告诉盐财经。在生成式AI的浪潮下,品牌方都希望尝鲜,在品牌营销上拥抱AI。这正是ZayG等AI创作者的变现机会所在。另一位传统广告人,阿米也在2023年初开始学习AI软件。今年2月,他第一次在社交媒体上发布AIGC短片,一个暗黑悬疑系列的短片《潘多拉的红灯笼》。阿米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AIGC短片——《潘多拉的红灯笼》/图源:视频号@Amir与上述AI创作者相似,紧接着,阿米因为作品接到了来自品牌方的广告需求,挣到了转型AI的第一桶金。“靠AI实现收入增长肯定是有的,每个月大概从几万块到十万块左右。”阿米坦诚地告诉盐财经。他接着又补充了一句,“商业情况目前还不太稳定。在国内,市场需求量并没有那么大。(我)目前可能更局限在G端,即政府层面的文旅片子需求多一点。”除了与广告品牌方、政府合作,ZayG告诉盐财经,在AIGC领域的另一种普遍的挣钱方式是售卖AI模型,业内人士称之为“炼丹”。他解释,在AI画图软件中,创作者的风格通常会被做成一个模型。很多“炼丹人士”会利用Stable Diffusion训练模型,再提供给他人继续使用,根据模型使用次数收费。“(被)使用量大的创作者,一个月可以有几千块的收入;大多数创作者也许一个月几百块。”ZayG说。更快的赚钱路子,还来自那些贩卖信息差的人。多位受访AI创作者都发现,AI属于信息差较大、学习有门槛的领域,因此,在这一行,很多先挣到钱的人是边贩卖焦虑,边卖知识、课程和信息差的。“学AI能赚钱,我不觉得是一个伪命题。但赚钱除了(具备)知识以外,还有一点很重要,执行力。”阿米总结道。行动本身也是一种挣到钱的路径。近日,一位名叫陈云飞的大厂员工,因为女朋友拍照的需求,通过AI编程软件Cursor AI自制了一款APP,名为“小猫补光灯”。今年11月,这款仅花1小时自制的APP,进入了苹果App Store前20名应用,12月推出的Pro版成功登顶付费APP榜单第一。陈云飞在12月推出的“小猫补光灯Pro版”APP,成功登顶付费APP榜单第一据媒体报道,这位离职后一直当数字游民的青年,在过去一年多来通过AI编程,独立开发了4款APP。他的年收入接近百万,成为第一批靠AI年入百万的年轻人。与此同时,他借助AI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赛道——为了拥有版权,成立了一家“一个公司”。他既是老板,也是自媒体博主、开发者、求职平台签约讲师和企业咨询顾问。毫无疑问,AI的风口仍在气势汹汹地来临。生在其中的人都感受到了行业内的暗流涌动。林晨回忆,在AIGC领域的短短两年间,行业就经历过热情上涨、回落又上涨的过程。以他熟悉的小红书平台为例,林晨说,“小红书在去年初期因为AI内容的爆发,迎来了很多流量红利。但那时,因为没有成熟的商业形态,各大品牌不知道如何利用它,所以(AI博主)只是进行了一个粉丝的累积”。“到了去年下半年,我们发现有一个明显的下滑,平台和国家都对(AIGC领域)进行了一些管控,整体流量下降。”他回忆:“但随着今年Sora(OpenAI推出的AI生成视频软件)的出现,引起了品牌的重视。平台又对AI创作者进行一定的流量扶持。”2024年,林晨发现,加入AI创业的人,不减反增。陈坤就是选择在这一年推出了他的首部AI短剧,以中国神话《山海经》为主题,获得了5000万的播放量。他告诉盐财经,这样选择的理由是基于他从业20多年来对市场与技术的判断——AI可以弥补传统影视在特效上的短板,因此尤其适合使用AI拍玄幻以及科幻的题材。但由于科幻片有观看门槛,他于是将第一部作品选择成玄幻题材。此外,拍哪一部作品也是他经过精心挑选的。“中国传统玄幻题材无疑几个,《山海经》《封神》和《西游记》。后面两个都有太多成功影视作品的改编。再加上《山海经》独特的气质更像是百科全书——这些都可以成为理想的AI创作素材来源。”2024年1月,带着10人的公司和团队,《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开拍”。陈坤介绍,这一短剧团队由导演、编剧、后期制作、配音配乐、AI生成组等构成。而传统的剧组里的工种,比如摄像、灯光音响、舞美、化妆、服装道具等都不再需要了,团队人数从100人,骤然缩减到了10人。2024年初,《山海奇镜》预告片一发布后,获得不错反响,陈坤即刻将10人的影视工作室原地转型为“AI原生影视公司”。这是因为,他相信传统影视在AI技术加持下的魔力,也相信一个IP形成后的长期复利。“不是说钱挣得多了还是少了,一个IP长期的价值是很难一下子用短期收益进行衡量的。”陈坤对盐财经说。在他看来,越是在AI内容创作大爆发的时代,精品AIGC影片和IP的价值越大。毫无疑问,随着AIGC的市场份额增大,内卷是一定会发生的。“至少在图像生成的赛道,它很容易达到瓶颈和饱和的状态。因为大部分的图像没有交易的价值或者需求。”ZayG告诉盐财经:“随着越来越多的创作者进入,它只能成为一种个人创作,而没办法(变现为)价值。”但换一种角度,AI艺术圈还有一个说法,叫“超级创作者”,特指一个人懂很多东西,拥有跨行业的能力。“如果普通人通过学习AI赚到钱了,那就说明它本身在某个方面就有一技之长,如果他有这个专长,无论是否有AI都能赚钱;并且有这个专长的,也已经不是普通人了。”ZayG如此总结“AI一人公司”的特点。林晨也是这么认为的。相较于一年前创作中花时间等待AI生成大量图片,他现在让自己成为创作的主体,会花更多的时间在后期制作与调整上。AI变成了一个类似Photoshop等的创意实现工具。“因为有了这样多的AI工具的加持,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就像一艘航母,可以做以前完全想不到的事情,不需要像以往(在广告公司)做一件事需要人海战术。”林晨对盐财经说。2023年8月,因为业务量太大,他成立了工作室,招了一位助理。至于工作室的法务等职位,都由AI承担。林晨称呼AIGC为自己公司的头号员工/图源:广告狂人上述AI创业者形成的共识是:IP的价值在AIGC时代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一行变得更卷了,但都没有影响到我,因为大家可以越来越便宜,但我是越来越贵的。”林晨说。推荐阅读
No.1 北京分拣零工一夜:12小时,180元
No.2 “特朗普经济学”2.0 会给美国带来什么
No.3 张艺谋“无语”:长短视频从价值之争转为消费之争
No.4 我在迪拜卖房子
No.5 一位制造业老板的平台困惑
微信号 | eeojjgcw
新浪微博 | @经济观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