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卫生健康委的大力支持下,院党委带领全院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的重要论述,落实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学习三明医改经验,稳步推进教学、科研工作,全院干部职工立足医疗工作,牢记科教兴院使命,为我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教支撑。
一、首次承担科技部“雄安专项”
2024年,我院首次承担国家科技部“雄安新区科技创新专项”,“雄安专项”是由科技部设立并与雄安新区管委会共同组织实施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此次我院承担《面向雄安新区全民大健康的虹膜特征疾病筛查系统》项目课题,实现获批项目级别和纵向支持力度的历史性突破。该项目为技术攻关类项目,旨在通过眼部虹膜等多模态数据,实现眼部、内分泌、肾脏、心脑血管等疾病的早期无创筛查关键算法,开发常见慢性病快速检测的便携式设备,并在雄安新区医院、社区或园区开展示范应用,打造雄安新区健康大数据管理平台,为雄安新区居民的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并助力雄安新区形成“技术-产业-服务”一体化创新链。
二、在对接京津等优质医疗资源中实现科研互动联动
2024年,随着我院与北京、天津等国内优质医疗资源对接合作的持续深入,科研工作从中实现了互动联动,与北京天坛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开展科研对接,与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共同开展CHANCE-3、TRACE Ⅲ等临床研究,与神经与肿瘤药物研发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共建“恶性肿瘤精准医学与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加强神经、肿瘤、血液等多学科在临床、科研、教学、成果转化等多个关键领域展开全面深入合作。年内,主动作为构建学术联盟,与清华大学董家鸿院士团队主办的iLIVER期刊共建iLIVER《国际肝脏健康(英文)》期刊工作站和“学术传播先锋队”党建联盟,助力我院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2024年,我院在Nature Aging、Nat Commun、Protein Cell、Chem Eng J、Adv Drug Deliver Rev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其中,中科院分区一区SCI论文12篇,二区SCI论文32篇,高水平论文数量较去年增加83.3%,实现了我院高水平论文数量持续增长。
三、获批本科新专业“康复治疗学”
2024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公布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我院申报增设的“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获教育部批准备案,并完成了年内首次招生。我院将坚持柔性引进、定制化培养人才,培树高水平、高素质医疗医药护理等专业人才,为保定市国际医疗基地建设提供人才保障。目前,我院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影像技术学、康复治疗学4个专业。
四、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工作成效显著
2024年,我院新增临床医学博士后合作导师10名,目前我院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共有博士后合作导师14名,博士后工作站共有合作导师12名,年内招收多名博士进站,加强学术交流和科研协作,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大力推进“医学+X”融合,成为我院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设发展新亮点。
五、生物样本库获人类遗传资源保藏行政许可
2024年,保定市首个生物样本库在我院建成,并顺利通过中国人类遗传资源保藏审批,获得人类遗传资源保藏行政许可,这标志着我院生物样本库建设和保藏工作得到国家认可,更标志着填补了保定市在生物样本库建设的空白,为保定市打造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新高地提供了坚实科技支撑。生物样本库位于我院北院区,本次获批的人类遗传资源保藏品类包括全血、细胞、组织、组织切片、脑脊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以及相关数据信息。我院生物样本库始终坚持国家法律法规及保藏技术规范要求,积极开展人类遗传资源保藏工作,同时积极对接国内优质生物样本库资源,开展跨区域协作,努力打造服务河北、辐射华北地区的高水平生物样本库。
六、构建医学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
2024年,我院积极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先后成功举办京津冀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推介会、“专利转化燕赵行”专利成果转化推介会和科研成果转化洽谈会,搭建转化平台,积极推动京津冀医学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于实际临床,我院注重从科技要素供给端、经济社会需求端、产业生态建设端“三端”发力,将我院优质科研成果进行发布推广。2024年,我院共申请各类专利26项,其中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我院在动脉穿刺装置领域成功转化发明专利1项,在三维医学影像诊疗分析及手术规划领域进行技术创新转化,我院自行研发的人工智能辅助三维重建及3D打印复杂疑难肿瘤手术规划及手术导航技术荣登“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先导技术排行榜。
七、科创楼科技平台创新发展
2024年,我院科创楼实验中心通过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备案验收,是保定市首家具备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资质的医疗机构科研平台,提升了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水平;与神经与肿瘤药物研发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建立恶性肿瘤精准医学与大数据联合实验室1个;新增保定市消化道肿瘤精准诊疗重点实验室、保定市神经病学重点实验室2个,持续为科创楼平台建设注入新能量。目前,我院科研平台总数达到11个,其中省级科研平台总数7个,市级科研平台总数4个。此外,实验中心通过举办“医科崛起”科创系列讲座,开展科研能力提升和前沿技术培训,组织“科技创新”医学科普讲座和“走近科研”探访活动等多举措,为临床科室提供全方位的科研服务,搭建多层次学术交流平台,持续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创新动能。
八、药物临床试验优化发展
2024年,我院药物临床试验工作持续优化流程、密切与合作伙伴的沟通、加强临床试验的全流程管理,全国试验量值综合榜排名再创新高,位居试验量值综合榜第89名。年内,我院通过“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临床试验”的备案检查,成功获得开展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临床试验的资质。
供稿科室| 科研处、教育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党委宣传部(文化建设中心)
责编| 栗洋
审核| 崔岚
投稿邮箱| hdfyxcb@sina.com
河大附院网院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01
官微
02
视频号
03
诊疗服务平台
04
抖音
05
今日头条
06
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