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开放 越发展 安徽开放型经济向更高水平迈进

时事   2025-02-09 22:48   安徽  

2024年,安徽省地区经济总量跨上5万亿元台阶。外贸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安徽锚定“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大力开拓新市场,发展新业态,培育新动能。2024年,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位居中部第一,开放型经济向更高水平迈进。

图片

春节前夕,在上海海通国际汽车码头,安徽首艘7000车位LNG双燃料汽车滚装船“黄鹄”轮正式首航。装载着4000多辆由安徽奇瑞、江淮等企业生产的商用、乘用车辆,从上海港出发,前往沙特阿拉伯、土耳其、意大利等国家。

图片

安徽航瑞国际滚装运输有限公司 总经理 杨咸平

“黄鹄”轮建成首航,开通安徽省首条至地中海国际(滚装)运输航线,保障好我们安徽汽车出口的远洋运输的能力,实现了“中国轮 中国造 中国车 中国运”。

图片

越来越多的“安徽制造”加速“出海”的背后,彰显出安徽“由内而外”的产业实力。“十四五”以来,安徽一体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从汽车到家电,从集成电路到人工智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持续提升,为外贸增长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2024年,全省有进出口实绩企业达到13299家,比2023年增加1195家;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490.1亿元,增长23.6%;奇瑞年内出口首次突破100万辆,成为全国汽车出口最大企业;合力叉车2024年度整车出口超10万台,连续33年居全国工程车辆第一;阳光电源光伏逆变器出货量居全球第一,产品远销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图片

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董事长 尹同跃

促进安徽的对外经贸水平的提升,我们企业要主动承担我们的责任,让我们的产品竞争力能更强,让我们的品牌能够做得更高、更亮,促进安徽的经济发展,促进安徽对外的开放高度。

图片

“安徽制造”加速出海,竞争优势源自开放。“十四五”以来,安徽聚焦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加快推进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尤其是2020年,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批准成立,让安徽对外开放有了新的战略平台。成立4年来,安徽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企业5.7万家,税收收入1572亿元,形成221项制度创新成果;2024年,进出口达2354.8亿元,同比增长16.7%。同时,合肥、芜湖、安庆等综保区也在加速建设,开放平台能级不断提升。成立4年的安庆综保区,在2024年进出口总额225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一半以上。

图片

合肥海关统计分析处 处长 汪德葆

全力支持安徽对外开放平台发展,以智慧海关 “智关强国”行动为抓手,全面深化海关各项改革创新举措,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推动安徽外贸高质量发展。

图片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十四五”以来,安徽积极抢抓“一带一路”倡议和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建设机遇,出台了“外贸稳规模优结构”“促进安徽外贸质升量稳18条措施”等一系列稳外贸政策;通过自检智检、存档备验,将关键原材料属地查检现场作业批次降低60%,查检时长压缩90%,物流仓储成本减少约50%,强化外贸主体发展信心。在位于中新苏滁高新区的这家先进光伏企业,各条产线正在满负荷生产。在园区的引导扶持下,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多个产品获得海外认证,出口业务量已占销售额的一半以上。

图片

安徽旭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首席技术官 路忠林

政府提供了免申即享等一系列惠企的举措,针对技术创新和海外的认证的需求,设立专项补贴,为我们搭建与海外客户的对接的平台,我们全年3GW的电池产能和1GW的组件产能,全部实现了满产,总的出货大概在5GW左右。

图片

“十四五”以来,我省货物贸易连跨3个千亿元台阶,从2020年的5406亿元提高到2024年的8648.5亿元,创历史新高,由全国第13位跃居全国第9位、中部第一位。2024年,安徽与全球132个国家和地区贸易实现增长,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4632.6亿元,增长6.3%。

图片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政策室主任 盛朝迅

安徽的外贸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量质齐升,这应该说是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良好的政策支持,以及长期以来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紧密结合的结果,为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来源:安徽新闻联播
审核:马翔宇 编辑:胡霈霖 校对:李黎

点击阅读原文看安徽商报电子版

安徽商报
新锐主流,人文关怀。全国都市报30强,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主办。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80004。新闻热线:0551~65179666,发行热线:0551~6517970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