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中麟接受省政府门户网站专访

政务   2024-10-20 19:30   湖北  

点击上方“秀美浠水”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信息




      近年来,黄冈市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农业农村改革的部署安排,锚定强县工程和乡村振兴主攻方向,推动实施了系列农村改革项目。黄冈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领域有哪些改革创新举措和具体成效?

      日前,黄冈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马艳舟,浠水县委副书记、县长邓中麟做客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政在说·聚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系列在线访谈,介绍该市农业农村改革创新有关情况。




问: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关键一招,也是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的重要抓手,请问黄冈市在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是如何系统谋划、有何成效?
马艳舟:黄冈是农业大市,“三农”是基本盘。黄冈发展的短板在农村,潜力也在农村,农业组织化程度不高、特色产业供应链支撑不足、农村资源要素分散等是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改革的原动力。深化农业农村制度性改革,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实现政府有为和市场有效双向发力,既是补齐“三农”短板、建设农业强市的现实选择,也是促进城乡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去年以来,黄冈市聚焦制约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和体制障碍,立足优势转化谋改革,坚持以完善农村经营体系为主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以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为目标,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完成,麻城、英山获国家级表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武穴、麻城入选全国改革典型单位;特色农产品供应链建设初见成效,浠水鸡蛋、蕲春蕲艾、罗田中药材等供应链初步成链;农村资源要素抵押融资、惠农服务平台建设、科技强农体系建设等方面均取得明显进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总结近年来的工作,我们体会到: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紧盯制度改革这个基础、抓牢产业升级这个关键、瞄准要素赋能这个重点,通过系统谋划、重点推进,为乡村振兴打好基础、增添动力、赋能增效。


问:去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了《深化农村改革的实施方案》,强调要从制度入手,加快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突破、落地见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黄冈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马艳舟:去年以来,我们对《深化农村改革的实施方案》进行深入研究,系统梳理出17项重点改革任务,在37个乡镇开展试点,在健全农业经营体系、完善农村产权制度、优化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探索出一些成功的经验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健全农业经营体系。深化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武穴市花桥镇“长久不变”试点在省级评估中获评“A等级(优秀)”。放活土地经营权,全市土地经营权流转总面积368.6万亩,流转率60.5%。其中集中连片30亩以上占比61.9%。推进“小田并大田”改革,市级257个试点村计划改造30.3万亩,已完成14.5万亩,进度47.9%。蕲春县株林镇会龙池村通过“小田并大田”,成功引进市场主体经营,亩均租金从80元提升到400元,30名农户年增收1.9万元,村集体年增收3.1万元。
二是完善农村产权制度。稳慎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罗田县作为全市唯一改革试点,完成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6宗、面积541.4亩,成交额1.3亿元。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有效实现形式,全市盘活闲置宅基地2465套,初步盘出了团风县“牛车河乡村振兴示范点”、罗田县三里畈苍葭冲“荆楚家学第一村”、麻城市黄土岗镇茯苓窝民宿集群、蕲春县管窑陶瓷艺术基地等一批利用典型。

三是优化社会化服务体系。扎实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特色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试点方案》,选取蕲艾、菊花、茶叶等特色单品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通过育主体、拓领域、促规范、提质量,带动小农户融入大产业、牵手大市场。全市现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2442家,托管服务面积达758.9万亩次,服务小农户76.47万户次。英山云雾茶通过劳务服务、技术服务等社会化服务促进生产效率提升5%以上,茶农家庭增收近20%。实施强村富民行动,探索“政银企保村”联村带农模式,重点围绕打造罗田“锦秀羊模式”、“浠水鸡蛋”和“大别山两头乌”生猪养殖第一县开展试点,建立龙头企业带动、政银企保村多方合作、产业共兴、利益共享的强村富民新模式。


问:浠水县是全省“小田并大田”改革试点县,在推进试点中主要是怎么做的呢?
邓中麟2023年,我县作为省级“小田并大田”改革十个试点县之一,推动“小田并大田”改革探索,主要做法是:一是让小田变大田。我县通过集中流转外出务工人员土地,整合每亩400元的粮食、油菜轮作项目资金,统一平整田地,拆除阻挡在地块之间的田埂、沟壑,对农田地块进行改造,既杜绝抛荒撂荒现象,又实现亩产效益提升。比如,汪岗镇高家畈村在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主动引进专业合作社,采取“组界确界、户权确数”原则,结合自然现状,合并流转大田960余亩,将830块“零碎田”合并成100多块“大块田”,实现了“中低产田”与“高产田”的统一整理、统一流转、统一耕种,田间道路通达率、有效灌溉面积率均达到100%。

二是让小田变良田。在深化小田变大田改革过程中,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全力提升我县粮食生产科技水平和智慧农业应用水平。比如,汪岗镇周仓塆将原13块、27亩小田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并为一块面积为30亩的大田,种植面积增加11.1%,流转给骏旗农业公司开展大型机械作业,有效降低了人力成本,通过开展稻虾种养实现收益增长230%以上。

三是让小田变富田。把推进土地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作为深化小田变大田改革的关键,激活土地资源,引进市场主体,放大改革效应。比如,“新农人”陈文回到陈庙河村成立了畅源专业合作社,通过流转集中连片经营土地2700亩,购置了30多台套农用机械,利用反租倒包的模式,成立了12个生产小组,聘请当地及周边农民开展稻虾共养,实现年产值3700万元。

通过不断扩大片区规模,完善土地流转机制,我县“小田并大田”改革试点面积达到7000亩,土地流转率达到62.7%,新增500亩以上规模粮食高产基地52个,规模化经营比例提升9.3%,粮食产量稳定在42万吨以上。


问:刚才在介绍农村改革成效时,提到了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黄冈在做大做强乡村产业、推动产业链条完善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马艳舟: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产业振兴是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去年以来,我们立足自身比较优势,通过以供应链思维改造提升产业链,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一是建设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按照一个供应链平台、一个协会、一套标准、一个研究院“四个一”的思路,建设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提升产业服务水平。成立16 个特色产业行业协会,推进行业标准制定、发展战略实施、扶持政策落实,加强行业生产性服务、维护行业自律等工作。定期举办“供需对接”活动,为农业经营主体找订单、降成本、提效益。围绕“三品一标”和一二三产联动,市县共建一品一链,目前蕲春蕲艾、浠水鸡蛋、罗田中药材供应链信息化平台已初步搭建。三个平台已分别入驻市场主体377家、8500家、3182家,交易额分别达到5.7亿元、4.1亿元、1.1亿元。

二是构建对内整合、对外开放重要载体。通过整合农村分散资源注入乡村振兴平台公司,由乡村振兴公司进行盘活利用,打通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资产的有效路径,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资金变项目的有效循环。目前,市县两级都成立了特色农产品投资公司、农村资产运营公司、城乡供应链公司。其中,市特色农产品投资公司聚焦茶叶、中药材等特色农业主导产业,与5家外贸企业签订茶叶出口2.2亿元的协议,完成茶叶销售3000吨,收储库存3000吨,销售额5000多万元。市农村资产运营公司推进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建设,建成市县乡村四级市场体系,实现成交额8.1亿元。市城乡产业供应链公司依托平台赋能推动特色供应链服务落地。

三是打通工业品下行、农产品上行的通道。农村寄递物流是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品下乡进村的重要渠道之一,是构建农村流通体系的重要抓手。我市积极整合交通、邮政、农业等相关部门资产资源,因地制宜,创新多种快递进村模式,有效推动农村寄递物流体系的建设和运营。2023年,我们采取“邮快合作”“快快合作”等方式,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推进农村快递上行、下行,已实现所有行政村快递服务网点全覆盖,基本建成普惠城乡、联通区域、高效衔接的县乡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全市收寄总量4.3亿件,同比增长29.9%,其中下行件3亿件,增长19.1%,上行件1.3亿件,增长40.8%。今年,我们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坚持“六统一”的标准,对村级寄递物流网点进行提档升级,目前,已完成1552个,占1800个目标任务的86.2%,计划10月底前全部建成达标。

问:刚才马市长说浠水鸡蛋供应链信息化平台已初步搭建,请简要介绍下浠水如何搭建信息化平台?
邓中麟:我们充分发挥浠水蛋鸡产业优势,以华中(浠水)蛋品交易中心为载体,主动与供应链头部北京国联冷链多多合作,培育湖北蛋多多蛋鸡产业供应链链主企业,推动蛋鸡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一是搭建蛋鸡信息平台。建设蛋品交易信息数据中心,搭建“蛋鸡产业大脑”,打造集数字化云养殖、拼单集采、交易撮合、行情指数、智运物流、产品溯源、产融服务于一体的供应链服务信息化平台,为蛋鸡全产业链发展赋能。通过信息化赋能,市场日交易额由500万增至700万,近期将有望达到1000万元。
二是推进养殖数字化改造。大力推行“云养殖”模式,运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养殖场环境调节自动化、饲料投喂精准化、信息数据可视化。在全县部署“云养殖”管理系统,线上抓取饲料量、产蛋量等关键数据,有针对性地提出技术指导方案,提高产蛋率,低病死率。目前,已完成鑫垚养殖场3个试点,预计今年可完成60家。
三是打造信息化服务体系。通过信息化平台,整合产业链上各行业大量的核心企业资源,提供“云养殖改造、交易、物流、金融、社会化服务”等各类服务,实现全产业链的降本增效。目前,平台注册用户8500个,已链接市场主体1300余家。

四是以信息化赋能产业发展。建立完善“蛋多多合作社体系”建设,吸纳更多的养殖户加入合作社、上线信息化平台、进入全国大市场;通过供应链信息平台加持,为蛋品加工企业“找订单、拓市场”,提升企业经营效益和产业发展质效。上半年,蛋鸡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50亿元,鸡蛋销售贸易限上企业突破20家。


问:黄冈农村地区好山好水好文化好物产的优势明显,在激活优势资源、赋能乡村振兴上做了哪些工作?有没有好的模式供大家借鉴?

马艳舟:为有效破解当前乡村振兴中存在的融资难、信息化程度低、科技贡献率不高等问题,我们通过创新金融产品、搭建惠农平台、强化科技赋能等方式,为乡村全面振兴增添了动力、激发了活力。

一是创新金融支农产品。出台激活农村资源要素提升融资服务能力的指导意见和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等14项资源要素贷款操作指引,为农村资源要素抵押融资建立了规范的制度和操作流程。今年以来,14项农村资源要素融资全部实现破题开篇,全市累计支持市场主体1176家、放款55.3亿元。其中,2024年1-8月新增911家、放款46.9亿元。同时,我们积极推进涉农主体“白名单”政策,为缺抵押、缺担保的供应链涉农主体提供融资增信服务。上半年,全市重点“白名单”企业已累计公示28批,授信964户、39.3亿元。

二是搭建惠农服务平台。为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治理的全面提升,今年,我市重点打造并推出了智能化的“i黄冈”惠农服务平台。平台聚焦“三农”核心需求,以用户为中心,开发“农业补贴、农业服务、农业技术、农业培训、农村金融、农民工就业”6大功能模块,创新性地将“人找服务”变为“服务找人”。通过智能匹配和精准推送,让政策、信息和服务主动触达农户,极大地提升了服务的可及性和实用性。目前,该平台APP总访问量破千万,累计办理服务事项7万人次,交易额3.4亿元。

三是完善科技强农体系。立足我市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市县设立2500万元的农业科技赋能专项奖补资金,支持各地围绕绿色优质稻新品种、茶叶良种、蕲艾新品种等共性关键技术需求,开展科研攻关和应用推广。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制定《黄冈市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平台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搭建科技与产业、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的科研平台,打通“政产学研用”通道。目前,已经成立蕲艾、鸡蛋、茶叶、菊花、薯芋、黑山羊、小杂粮、油茶等8家科研平台。其中,薯芋产业研究院培育、引进的新品种2个,示范推广绿色高效技术7套,研发加工类机械、技术3套。蕲艾产业研究院引进“蕲青1号”“蕲黄1号”两个蕲艾良种,联合4家市场主体共同扩繁至2000亩,研究制定了5项蕲艾产业相关标准,有力推动蕲艾品牌价值超过130亿元。

问:刚才马市长提到了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那么请问浠水是怎么具体落实的呢?

邓中麟:我们以蛋鸡产业为主导,探索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路径,通过做好金融、品牌、技术、产业4个服务,以供应链思维推动蛋鸡全产业链发展,以蛋鸡为重点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一是加大金融服务力度。加强与北京中投万方基金公司合作,设立3亿元的蛋鸡产业基金,为蛋鸡企业的品牌建设、渠道推广、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依托云仓管理体系,通过仓单金融、在途货运管理等资产保全措施,打开资金进入通道,缓解农户、贸易商、渠道商流动资金周转压力。创新“金鸡贷”、活禽贷等金融产品,畅通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的转换路径,上半年已向103家养殖场放贷1亿元。

二是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建立生产环境、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推进按标生产,提升蛋鸡标准化养殖水平。建设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对纳入平台管理的产品,实行赋码管理、跟踪检测,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着力打造品牌,成功创建浠水鸡蛋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加快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进度,筹办蛋鸡产业生态大会,提升浠水鸡蛋品牌影响力。

三是加大技术服务力度。加强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发挥蛋鸡(预制菜)研究院作用,围绕特优性指标挖掘等方面开展课题研究,加强疾病防控,粪污处理等领域的技术攻关,大力开发富硒蛋、叶黄素蛋、DHA蛋等新产品。

四是加大产业服务力度。依托蛋鸡供应链平台,成立专业服务公司,提供“统一鸡苗、统一饲料、统一疫苗、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包装销售”等“五统一”服务,建立了疾病诊疗、设备检修、疫苗接种、鸡只转群运输、饲料运输、粪污处理、鸡蛋分拣、清洗、包装、运输等产业服务体系,蛋鸡产业“一站式”社会化服务覆盖面达100%。

结  语:
      深化农村改革的实践,有效激发农业农村发展的各领域内生活力,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制度支撑。解决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的各种深层次问题,更需要依靠继续深化改革。相信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在黄冈市委、市政府的改革创新引领下,黄冈乡村一定会早日实现全面振兴!



来      源:湖北省人民政府网

编      辑:韩菁 田靖薇 校对:肖煜

责任编辑:韩菁

编      审:曾洪彬

总 编 审黄习文

投稿邮箱:yxxishui@163.com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云上浠水”看新闻!

点亮“在看”,为秀美浠水加油!    

秀美浠水
权威发布浠水动态,动情讲述浠水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