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北民俗——墓碑上的“故、先、显、考、妣”

民生   2024-11-09 16:30   陕西  

墓碑上的“故、先、显、考、妣”,让子孙们要明白中国古人对“生“和“死”都极其重视。认为生当“立德”、“立功”、“立言”,在做人的基础上,以功名、以学问而名垂于世。而在对于死亡的认知上,虽然受制于宗教、科学水平等限制,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对死亡的恐惧,但即便是如此,春秋之际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依旧能够有“未知生,焉知死”、“朝闻道,夕死可矣”这种积极向上、活在当下、坦然对待死亡的观点,同时孟子在此基础上还有“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的话语,用以来表达对死者的尊重,而在我国的民间更是有“人死为重,死者为大,入土为安”的说法。

人活一世,匆匆几十载,终是难免与黄土为伴。而后人为了铭记先辈,尊重逝者、敬天法祖,同时又是为了示之以后,往往会镌刻一墓碑立于坟冢之上,凡帝王将相、平民百姓皆是如此。而在墓碑之上,我们会常常见“故”、“显”、“考”、“妣”这四个字为题首。那么这四个字,又作何解?各有什么意思呢?

“故”字释义众多,本意有缘故、原因之意,也有老、旧,死亡等意思。与我们平常称呼的“死”、“亡”相比显然也更加正式、庄重。它也常见于诗句之中,如杜甫在《梦李白》之中便有句“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这里的“故”便与墓碑之上的“故”同意,是指代的是“故去”、“亡故”、“逝世”的意思。墓碑之上用“故”,一方面,既能够表达出逝者的尊重,另一方面也同样更加正式的寄托了生者对逝者的缅怀之情。

显”字,也是用来表达对先人的尊称,同时“显”字本身便有“显赫、显达”的意思,用在墓碑之上自然也有用来彰显故去先人的社会地位的意义。这主要是因为,在古代通常只有德高望重之人的墓碑之上才会被镌刻“故显考妣”。

但事实上,作为作为对逝者的尊重在“死者为大”的影响下,“显”字在墓碑之上如今已经逐渐普及化了。当然说到这里,肯定会有读者提出疑问,为什么有的墓碑之上会有“故先考(妣)”而非“故显考(妣)”呢?

关于“先”与“显”的差异,也是很有讲究的。“先”本身就含有怀念、哀痛之情,先考(妣)就指对父母的敬称、尊称,而显考(妣)则要比先考(妣)更进一步,属于美称。具体在墓碑上,除去了上面所说的地位导致的“显考(妣)”与“先考(妣)”应用不同之外,还有一点就是“显考(妣)”的镌刻,有两点要求:一则是死者的长辈都已经去世,则是有了子孙后代传嗣。若是尚有长辈在,亦或者没有孙子辈,也不能用“显考(妣)”而要用“先考(妣)”。

考妣

关于“考妣”的意思,一个成语“如丧考妣”我们十分熟悉,考妣在成语中指代的就是已经故去的父母。但需要我们注意的是,“考妣”并不特指已经故去的父母,在世时亦可以称呼。《尔雅·释亲》之中便有:“父曰考,母曰妣”之语。“考”,原指父亲,用在墓碑上就是指故去父亲;而“妣”原指的母亲,用在墓碑上自然就是指代的故去的母亲。

小结

在墓碑之上,事实上除了现在具有普遍性的“故”、“显”、“考”“妣”四个字之外,我们看一些元朝之前的名士大墓的墓碑之上,往往会有一“皇”字而非“显”字,这是因为在元成宗大德年间之前,我们的古人都以“皇考”来美称父母;到了元成宗之时,并未深谙汉语意思的元朝统治者,以为皇有皇家的意思,便命令士庶平民不能用“皇”,于是“皇”字遂改为“显”。

而在墓碑的行文规则上,也遵循了中国古代的男尊女卑传统,以左为尊,也就是考居于左侧,妣居于右侧;甚至于碑文的字体大小都要符合鲁班尺上的吉祥数字。可以说,一方小小的墓碑,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其中却不仅仅蕴含着后人对先人的深情厚谊与尊重,更有对自古至今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丧葬文化的传承。


☏:微蒲城业务电话:13379345131,欢迎致电!

鸟迹书微蒲城
微蒲城秉承“便民、利民、公信、公益”的服务理念,微蒲城坚持“纵横互联、共创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互联网为平台,为蒲城群众提供信息、公共资讯等优质化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