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
指的是人与人缔结紧密关系的能力
人格的基础也借此定型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依恋模式
不只是在人际关系和感情生活
连工作方式以及人生态度
都受我们不同依恋模式的影响
依恋模式
如何影响你的亲密关系?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心理动力取向咨询师
从事心理咨询十年
心理学家将依恋类型分为4种:安全型、焦虑型、回避型及混乱型。
一、安全型依恋
1、幼时:
★表现:与母亲分离时,会有哭泣与不安的反应,但反应不会特别过激。如在上幼儿园的孩子身上我们可以感觉得出,孩子情绪中仅是不舍和害怕,当妈妈重新现身回来时会表现出喜悦,主动拥抱妈妈。这些孩子的特点是父母在身边时,能够享受互动的欢乐,也能独立在自己的世界玩乐,父母离开会情绪低落,但相信不会被父母抛弃,乐意接受安抚。
★养育背景:饿了有奶吃,哭了有人抱。积极回应与响应孩子需要,情绪稳定,有边界感,温和而坚定。
2、亲密关系中:安全型依恋最大的特征,就是在人际关系上的稳定性。自己确信依恋的人会爱着自己,不担心失去爱或被他人讨厌,相信自己遇到困难求助时对方会有所回应。
另一个特征是,积极的态度,懂得以正面角度解读别人的反应,不会轻易的否定自己,也不会容易误以为自己受到轻视。当拒绝对方或否定对方主张时,也不会担心因为伤害或害怕被讨厌。相对来说,容易保持客观的立场,同时也是情绪稳定的人。
二、回避型依恋
1、幼时:
★表现:与妈妈分开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反应,妈妈回来了也没有特别什么反应,除了排斥目光接触之外,也不会主动要妈妈抱抱。为了避免感受到痛苦,就会把情感压抑在内心,不期待父母回应和支持,父母离开了回来,即使内心波动,仍表现得冷漠。
★养育背景:早年失去父母的孩子,经常可看到典型的回避型依恋。缺乏家庭关爱与照顾,被放任成长的孩子,经历父母疏离、冷漠、拒绝、忽视,容易出现叛逆或攻击性。
2、亲密关系中:回避型依恋的人在人际关系上喜欢与人保持距离,亲密关系与分享情绪无法让他们感觉舒适,反而会形成巨大的压力,但实际他们内在又渴望着连接和关系。
回避型的人核心愿望是“不受束缚”,既不依赖别人,也不接受依赖,认为独立独活的状态最好。同时,也极力避免带给别人麻烦,重视自我责任。所以,当伴侣有难需要自己的帮助时候,不但不给予帮助,反而因此感到愤怒。
因为情感的压抑,所以对情感反应也较为迟钝,这种类型的人难以体会别人的痛苦,有时甚至不会发现自己伤害了别人。你需要他帮忙,他不能给予帮助,是因为他坚信,在痛苦的时候只能依靠自己,并且在你有情绪需求的时候,他害怕被你的情绪压倒,从而沉默或是离开。
三、焦虑型依恋
1、幼时:
★表现:只要待在妈妈的身边就不愿意分开,很怕妈妈离开,警惕妈妈的离开,不能安心去玩与探索。当妈妈离开会感到十分不安和恐惧,大哭大叫几近崩溃。妈妈回来后也很难被安抚,既寻求接触,但还会生气、反抗安抚。
★养育背景:父母给予附有条件、不稳定的爱,导致总是强烈渴求爱,类似是“吊胃口”,常常让孩子担心失去,有时候会过于严格过度干涉,有时会过于溺爱。
2、亲密关系中:焦虑型依恋的人敏感、多疑,焦虑是他们最大的特点,连环夺命CALL就是为他们而命名的。总是认定别人对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很在乎,最在意的事是“自己是否受人认同”、“自己是不是被讨厌了”。对于被拒绝、被抛弃等事情极度敏感,所以只要对方露出一点拒绝或否定的举止,就会感到强烈的焦虑。
由于“希望被对方认可”的期待过高,所以对恋人总是感到不满,就会索求对方付出。把不满和压力都会发泄在对方身上,而这现实生活中,我们知道越是抱怨对方不体贴、不够支持自己,对对方表示不满,对方更会失去为此付出的心情,这样双方的关系陷入恶性循环。
四、混乱型依恋
1、幼时:
★表现:没有固定连贯的行为模式,有时孩子毫无反应,有时又会激烈哭泣或强烈愤怒。还会出现卷曲身体,看似恐惧父母攻击的反应,或是相反地突然攻击父母。
★养育背景:父母时而关爱孩子,时而漠不关心,过度神经质。随情绪起伏而大幅度改变对孩子的状态。混乱型的孩子经常遭受虐待或者拥有精神状态极度不稳定的父母。
2、亲密关系中:混乱型依恋的人是强烈的回避+强烈的焦虑型组合。一方面逃避人际关系,讨厌人群而离群居住,同时又对别人的反应十分敏感 ,经常害怕被抛弃。独处时容易焦虑,想和他人友善相处,而一旦与人建立亲密关系,又会感受到强大的压力,容易受到伤害。
这种类型的人往往很容易陷入既相信别人又无法相信别人的两难境地。不能掏心掏肺,不能很顺利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他又强烈的渴望依赖别人。所以,他们不能够完全像焦虑型的人那样百分之百的去依赖别人,又不能够去像回避型那样去有那种以情感绝缘的方式形成自我保护。在临床中,号称心理咨询师“杀手”的边缘性人格障碍基本就是属于这一类。
有没有可能改写自己的依恋模式?如何突破?
早期依恋关系并不是个体命运的唯一决定因素。人们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遭遇新的挑战,获得新的机会,建立新的关系,这些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1、识别自己与爱人的依恋模式。这就像给你的问题画了一张地图,一旦你道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这个问题就可控了,你就可以有新的视角或是更客观视角跳出来分析与看待你们的关系。
2、觉察并调整自己的依恋行为。在关系中,觉察自己的依恋模式的表现,包括情绪反应、需求和行为方式等等,意识到这些,让自己安定下来,尝试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3、提升同理心。增强感受自己与感受他人的能力,更好的理解自己,也能更深入体会对方的感受。
4、寻求专业的帮助,修复依恋的伤口。在心理咨询中建立的的咨访关系,成为一个安全的堡垒。在信任、安全、稳定、中立、冲突、合作、有边界的关系中得以修通,获得成长。
人的依恋类型并不是永远不变的。即使童年没有安全依恋的对象,在长大后,也可以被更积极的关系所替代。有一句话说的很对,“童年的不幸需要一生来治愈”,但还有一句话更值得我们思考,“你现在的不幸,是因为你拒绝成长”。人们也有能力和不同的对象形成不同的依恋关系,比如和父母是不安全的,但和爱人是安全的。通过心理成长,必要时接受适当的心理咨询,逐渐成熟,对世界和他人的理解越来越多,慢慢建立起不同于早年的全新关系,修正和发展依恋模式,带着信任和伴侣一起成长,一起拥有安全型依恋模式。
我们每个人出生后,在与母亲的相处中,在家庭的成长中,都会慢慢形成一种依恋模式,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生命密码”,这套“生命密码”包含了我们的性格、喜好、情绪、人格特质,甚至会影响到将来对另一半的选择。
我们隐藏的特质,可以称之为潜意识,它不会消失,而是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持续影响我们的人生。只有听从自己的内心选择,并去和潜意识对话,尊重自我,我们才能活出“真实”的自己,吸引最适合自己的伴侣!
海南工会职工心理援助热线:
65229271
为进一步加强对职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强化职工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管理意识,提高职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质。2024年5月至12月,海南省工会事业发展中心每周三将开通职工心理援助热线,安排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坐班解答职工心理困惑,同时,由海南省总工会、海南交通广播联合策划播出《心灵树洞》节目,每周三晚21点到22点直播。
《心灵树洞》
让你可以更加了解自己
探索自己的内在世界
更好地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挑战与困难
一起感受内心的力量和生活的美妙
《心灵树洞》你说,我听!
监制 | 贾陆辉 赵丹
责编 | 向宾
编辑 | 成诚
注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