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舞台上的她们,故事比电影还精彩!

旅行   2024-09-16 09:03   河北  


在广袤的自然舞台上,“自然有她”的故事如璀璨星辰般闪耀。她们或勇敢在青藏高原的冰天雪地中追寻雪豹的踪迹,以坚韧与执着探索着高原生态的奥秘;或扎根于彩云之南的土地,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奔走呼号,用智慧与行动守护着古老物种的希望;或怀揣着对野生动物的热爱,扛着相机穿梭于世界的各个角落,用镜头记录下大自然的壮丽与灵动。她们,以不同的方式,共同奏响了一曲保护自然的壮丽乐章。


01

我与雪豹的奇妙邂逅


在地球的“第三极”青藏高原,高寒缺氧成就了独特的生态画卷,雪豹犹如高原生态皇冠上的璀璨明珠,身披华丽皮毛,神秘而珍稀,它们是我国种群最完整、最健康的大猫。然而,很多致力于雪豹研究的专家,一辈子可能都没有见过雪豹。西交利物浦大学健康与环境科学系的助理教授李娟,在北大攻读动物学博士期间,便踏上了青藏高原,有过一段与雪豹的奇妙邂逅。



2009年,李娟跟随著名野生动物学家乔治·夏勒和导师吕植,向三江源进发。一路上,藏野驴、旱獭、藏原羚等野生动物纷纷映入眼帘,让人惊叹大自然的丰富多彩。但他们此次的研究目标——雪豹,却迟迟没有现身。


多方询问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李娟一行人来到一处当地人曾见过雪豹的地方。戏剧性的一幕悄然上演,李娟在山顶的石洞中发现岩羊尸体,随后一只雪豹竟在她身旁两三米处跃下,这奇妙的相遇让众人又惊又喜。经过夏勒博士的观察分析,那是一只成年雄性雪豹,在外面捕杀了猎物,特意拖到洞中食用。雪豹之所以喜欢把食物拖到洞里,是为了防止天上地下的食腐动物抢食。第一次出野外便见到了雪豹的李娟,无疑是幸运的,但她深知不能仅靠偶遇来研究雪豹。

在这个岩洞旁发现了岩羊尸体


雪豹在野外会留下诸多痕迹,它们喜欢在大型石壁底部、山脊或巨石基部溜边走,常常留下刨坑、足迹和粪便。刨坑处如一个小小的神秘领地,雪豹会在刨出的小包上撒尿,留下自己的气味标记。足迹在冬季的雪地上格外明显,雪豹那没有指甲印且呈梯形的足迹,加上粗长的尾巴拖痕,让人一眼就能辨认出它的行踪。而雪豹的粪便更是研究的重要线索,粗粗的粪便中含有未消化的毛发,通过分析这些毛发,就能了解雪豹的食物组成。


雪豹刨坑的痕迹

雪豹的脚印以及尾巴拖行的痕迹


在藏族,有句俗语很有趣:“这人成天闲着没事干嘛去了?就是满山捡粪去了。”为了研究雪豹,李娟他们真的成了“满山找粪”的人。哪怕冒着大雨,爬一整天山,只要能找到一坨粪便,他们就会特别开心。经过对雪豹粪便的细致分析,他们得知在保护区内,雪豹的食物主要是岩羊、旱獭等野生动物,虽也会吃一些家畜,但所占比例远低于其他地区。



然而,雪豹吃家畜会引发与当地人的冲突。在三江源地区,42%的家畜损失是由于疾病,另一半则是被野生动物捕食,其中狼占大部分,雪豹约占10%。雪豹吃掉的家畜约占牧民家畜总数的1%,但这只是一个平均数。在某些特定地区,比如有个案例,一个牧户家草场在石山旁边,且该地仅他一户。雪豹频繁捕食他家牛羊,致其损失惨重。牧户一怒之下上山找到雪豹洞穴放火,熏死三只雪豹。由此可见,雪豹对个别牧户家畜损失较大时,易引发报复性猎杀,而这种猎杀常与经济因素相关,且和盗猎结合。


被猎杀的雪豹


在保护区的调查中,李娟发现当地的传统文化对雪豹保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藏传佛教寺庙的选址与雪豹栖息地高度重合,神山有着诸多禁忌,不允许放牧、打猎和挖虫草等,这天然地守护了雪豹。在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当地牧民也会自发成立生态保护协会,积极进行野生动物监测和巡护。


李娟老师和当地的喇嘛

雪豹,于李娟来说,就像是一个撬开世界一角的契机。通过对雪豹的深入研究,她与真实世界建立了紧密的连接,看到了事情背后的复杂关系,也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她希望把这份力量传递给更多的人,让大家一起为保护野生动物贡献自己的力量。





观看完整版演讲视频





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

第729位讲师


李娟 

西交利物浦大学环境和健康科学系

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

动物学博士,研究涵盖了三江源地区及全球范围内的雪豹生态、所面临的威胁、分析雪豹的保护优先区域,以及如何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策略。现任《生物多样性》杂志青年编委,《综合保护》雪豹专刊的特邀客座编辑,曾担任国际雪豹网络执行委员(2018-2020年)。


02

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彩云之南,那片以复杂地形地貌和丰富生态类型著称的土地,被誉为“动植物王国”,然而,荣耀背后却藏着巨大的濒危物种保护压力。在这片神奇的大地上,有一些数量稀少的野生植物如隐匿的珍宝,数量稀少得令人咋舌,由于经费有限无法同时保护所有濒危物种,所以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旗号创建了。


为沉默的极少数——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代言


来自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杨静,本身就是云南人,致力于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保护科研工作。多年来,质疑声不断,最常听到的便是“濒危物种已不适应自然,为何还要花钱保护?


曾经被宣布灭绝的云南梧桐,在2017年被重新发现,它生长在金沙江两岸的干热河谷,是热带稀树草原生境里的主要甚至唯一乔木物种,它已经有4000万年岁月沧桑,甚至比人类去云南都早;还有一种高大的活化石——滇桐,更是有着5000万年的悠久历史。遗传学研究揭示,濒危物种并非不适应自然,而是受气候变化与人类干扰。一些古老的物种很难靠自身进化赶上天灾和人类对自然的改造速度。


Craigia yunnanensis  滇桐


Christensenia aesculifolia  天星蕨 仅找到2个种群,但已消失1个,野外仅存35株


在植物保护的征程中,杨静团队采取多种方法并行,绝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以漾濞槭为例,人工繁殖打破了种子休眠,繁育出希望的幼苗;迁地保护将幼苗置于昆明植物园,确保野外意外时物种仍能延续;近地保护在大理附近云龙县找寻合作场地,让幼苗在半野化环境中茁壮成长;回归自然,把幼苗栽回野生漾濞槭旁,壮大种群数量;就地保护邀请当地百姓参与,共同守护野生漾濞槭;保护宣传与漾濞县当地政府合作,在县城中心广场栽下幼苗,提高公众保护意识。


昆明植物园2009年繁殖1600株漾濞槭苗

2015年,迁地保护的漾濞槭首度开花


活化石滇桐的生境与人类相似,多被人类占据。为保护滇桐,团队依靠群众的力量,把树苗留给当地百姓,让百姓把苗栽种到房前屋后、田间地头。两年后回访,百姓们的用心守护令人动容,有人把树栽在玉米地旁,方便照顾;有人用竹子给树苗搭保护架,2020年央视采访滇桐回归项目时,百姓们纷纷表示滇桐就像是自家人,他们并不是为了利益,而是觉得拯救了一个本地的濒危物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这份守护之情让滇桐的未来充满希望。


百姓们用心守护滇桐


正如杨静所言:“人类必然是要生存,我们要发展,但是我们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之中,当我们有吃有穿了,有余钱余力了,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分出点力来,保护这些物种,践行一个绿色发展观,保护我们地球的生物多样性。”我们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不应忘记对自然的责任,即便是普通人,我们也能实际行动为保护地球的生物多样性贡献自己的力量,让这些美丽的生命在地球上继续绽放光彩。


昆明植物园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温室




观看完整版演讲视频





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

第730位讲师


杨  静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副研究员


从事以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等濒危植物为对象的保护生物学研究。包括通过调查物种种群结构了解物种受威胁状况;研究物种传粉与繁殖相关环节,了解物种的种群更新特征;并探索物种遗传多样性与种群遗传分化;参与物种的实地保护等工作。研究目标是解答物种濒危的内外因素、寻求物种有效保护的手段与理论基础。


03

人生于世,鸟栖于林


我们生活的城市,亦是众多野生动物的家园。徐可意,本是新闻传播专业出身,从事着媒体和公关工作,却因对野生动物的痴迷,毅然踏上拍摄与科普野生动植物的非凡之路。


她背上行囊,手持相机,足迹遍布世界各大洲和大洋。在海拔4300米的高山,她艰难攀爬,只为邂逅神秘威严的雪豹;在零下30度的冰面,她静静守候野生兔狲;在云南闷热的林子,她见证濒危大叶风吹楠与犀鸟的奇妙依存;在干热河谷,她拍到凤凰的原型,我国本土野生动物——绿孔雀。



而巴布亚企鹅一家在南极营巢地与贼鸥勇敢抗争的画面,更是深深触动她的心灵,也由此开启了她的观鸟之旅。徐可意说:“当你学会观鸟以后,你认识了鸟类,就获得了一张通往大自然剧场的无限门票。” 观鸟,是一场与大自然的深度对话。



在漫长的生命演化长河中,科学向我们揭示,曾经称霸地球的恐龙,在岁月的雕琢下,众多后代逐渐演化为如今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鸟类。无论是在城里的麻雀、公园的小白鹭还是湿地中的候鸟,它们都是恐龙的直系后代,如徐可意所说:“观鸟,其实就是在观恐龙。


走鹃,这种沙漠中的奇特生灵,就像一位神秘的隐士。它外表花纹如迷彩,能完美隐匿于灌丛之中。作为杜鹃科的一员,走鹃有着独特的生存之道。在酷热与严寒交织、食物稀少的沙漠环境里,它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存秘诀——晒太阳补充能量,宛如一个精巧的太阳能蓄电池。走鹃用自己的方式适应着恶劣的环境,展现出生命的顽强与智慧。


大走鹃(Geococcyx californianus)


北京雨燕,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鸟类,除了繁殖的季节,几乎一辈子都在飞翔。它们每年在北京的古建筑里繁殖,夏末秋初便踏上漫长的迁徙路。从北京出发,经过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国家,一直到达非洲南部越冬,来年再飞回北京,两三万公里的迁徙路径,见证着它们的坚韧与勇敢。


北京雨燕的飞行路线


为了记录只有35克重的北京雨燕的行踪,科研工作者费尽心思找到了光敏传感仪,通过记录日出日落时间来反推经纬度。它们在飞行中演化出半脑休息的状态,可以一边飞一边睡觉、吃东西、喝空气中的水分。北京雨燕也见证了北京的历史变迁,成为这座城市独特的风景。



徐可意的行动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对野生动物的热爱,更有着深远的意义。她用相机记录野生动物瞬间,为科研提供宝贵数据。栗喉蜂虎捕食木蜂天蛾的照片入选中国天蛾科图鉴,勺嘴鹬照片为鸻鹬类食性研究助力。这些看似小小的数据,却对科研有着重要价值,让科研工作者更好地了解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与生存状态,为保护物种提供科学依据。


勺嘴鹬(Eurynorhynchus pygmeus)


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保护野生动物可从身边小事做起。不投喂,避免高油高糖食物给它们带来负担;减少一次性塑料使用,防止垃圾伤害它们;降低城市噪音,为其创造宁静环境。我们的每一个小举动,都可能为保护野生动物贡献力量。


就像徐可意所言:“我们人类的每一个行为,小小的行为,都可能对一个物种产生影响,而我们的这些影响,都可能会决定一个物种的命运。怀大爱的心,从小事做起,我们也可以用我们日常的行为去保护自然,保护我们唯一的地球。” 在这颗蓝色星球上,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敬畏,每一个物种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我们的每一次善举,都可能为野生动物带来希望,为地球的生态平衡增添一份力量。





观看完整版演讲视频



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

第731位讲师


徐可意 

                   自然摄影师

科普博主


本科和硕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捍卫自然”倡导者,首届中国野生生物视频年赛获奖者。


编辑:阳阳、伊伊



中国国家地理
推开自然之门,昭示人文精华。商务合作:010-6486939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