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访问 | 服务全国1.1亿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天津“云账户”如何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首席财务官,这样说!

民生   2024-12-31 20:57   天津  


如今,随着直播带货、电商整合等商业模式迅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新就业形态随之出现,

在天津就有一家专门服务于这些劳动者的“线上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云账户。

企业成立8年多来,云账户已服务超过1.1亿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云账户可以为广大灵活就业群体提供哪些专业服务?

新就业形态如何给个体赋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观点访问》对话民建企业家,主持人孙阳专访民建会员、云账户(天津)共享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张杨。


左:主持人 孙阳  右:张杨



节目音频


以下为本期节目的访谈实录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听《观点访问——对话民建企业家》。本专栏由天津新闻广播与民建天津市委会联合推出,民建会员企业云账户提供支持。每周日18:05至18:30,22:30至23:00,周一6:00至6:30,准时与您相约。我是主持人孙阳。


主持人:今天节目我们邀请到民建会员、云账户(天津)共享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张杨女士。张总您好。


张杨:主持人好,大家好,我是张杨。



从国有企业财务人员

到“云账户”首席财务官


主持人:张总不仅是一位在财务领域有着深厚积累的专业人士,更是一位勇敢转型、在新业态民营企业中绽放光彩的职场女性。首先就从您的职业转型聊起吧。您曾经在国有企业从事财务工作,能不能和我们分享一下,是什么契机让您决定从国企转型投身到初创的新业态民营企业发展呢?


张杨:2017年那时候,社会上的创新创业氛围特别热烈,年轻人都挺想自己干一番事业的,从我个人来说呢,孩子开始上幼儿园了,我的时间就宽松了一些,可以好好想想自己职业上的事,往哪个方向去更好发展。那时候,移动互联网里相对传统的业态,比如移动社交、长视频这些,用户增长已经开始慢下来了,并且都往大公司、大城市集中。


短视频、直播刚开始火起来,而且是一个全新的应用场景,全民都能参与。云账户当时在天津刚成立不久,服务的就是这些新业态、新人群,而且发展势头很快。我觉得要参与创业嘛,最好是在一家公司刚起步的时候就加入,这样发展空间会更大。所以综合这些因素吧,我在2017年就选择加入了云账户。


▲云账户总部天津职场


主持人:听了您从国企到新业态的转变,让人感到既大胆又充满远见。不过我们都知道,职业转型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往往都会随着种种挑战和不确定性。您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困难时期或不被理解的时候,又是怎么克服的?


张杨:确实,刚开始的时候挺难的,进入到一个全新领域,多少都会有不适应。新业态的发展变化是非常快的,每天都会不断有新的、具体的事推着你往前走。为了让自己快速转变观念、融入环境,每天都要学习吸收很多新东西,但同样,企业也是在员工的努力中一点点发展得更好,这个过程就好比一个人养绿植,当你每天不断给它浇水、施肥,修枝、剪叶,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会慢慢产生一种被需要感。


在工作上也是一样,陆续开始取得一些阶段性的成果,收获的正向反馈也越来越多,心气就会逐步建立起来,自己和公司就形成了正向循环,感觉到自己被需要,干劲和信心也更充足了。回头看这种不适应其实是正常的,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因为看见、所以坚持,不断给自己定小目标,完成一个就多了一分对自己的肯定,积累起来就是不断前进的动力。


主持人:从这段经历当中,我们能感受到,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职业发展,都需要坚持和信念。从普通员工成长到企业高管,这一路上您肯定有不少心得体会。对于正在职场打拼的年轻人,您有哪些宝贵的建议可以分享给他们呢?


张杨:在云账户,我们特别强调“全过程知悉”的工作方法,也就是对于每一个员工来说,工作的思考、方案,以及具体任务的情况、进展,全部要向CEO全过程展现,扁平化架构下,每个人的压力都比较大,公司对员工的要求是“向上看两级”,不能只局限在自己的角度,而是要从全局思考、判断,怎么更好辅助管理层决策。


员工的成长公司能看到,具备了相应能力会考虑是否要担任管理岗位、带团队,相应地,CEO的判断、决策过程,也会展现给一线员工,在这里每个人都能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


在这样的平台,怎么去抓住发展机会,我有两个体会。一是个人一旦确认了赛道选择是正确的,就要给予管理团队充分信任,敢于先把自己交出去,敢于投入、敢于承担,在自己不同的发展阶段,要锚定不同标杆,持续去思考怎么从这些认知更高、执行力更强的人的身上,去汲取营养、丰富自己、去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式。


二是要时常复盘,在创业团队,既强调思想贡献更强调高效执行,基础是高效的思维碰撞,通过复盘总结经验找到不足,争取下一次做得更好,日积月累就能不断进步。


从公司发展角度也是一样的,创业初期灵活就业并没有被广泛认识,那时候大家都在摸索,现在回头看是符合市场环境趋势的,但如果没有持续的复盘反思,我们不可能走这么远。


云账户成立8年多

服务全国1.1亿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主持人:提到灵活就业,这可是云账户业务服务的主战场了。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一说到灵活就业,可能立刻会想到“打零工”“没保障”这样的标签。您能和我们分享一下,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吗?


张杨:确实有这种刻板印象,灵活就业在传统观念里可能还停留在“打零工”的阶段,但实际上,它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就业新选择,并且在一些领域已经成为一种就业的常态。


云账户成立到现在8年多,服务超过1.1亿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我们服务的劳动者主要有13类,比如独立运维师、自由摄影师、生活管家等等,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我们刚才说到的视频创作者。


从2016年字节跳动推出抖音之后,短视频行业迎来了爆发性增长,直播带货、电商整合、品牌推广这些商业模式也跟着起来了,成为资源聚集的重要渠道。比如对创业者来说,通过视频整合流量的能力,已经是创新创业的一个必备技能了,只要具备推广能力,就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市场拓展员,这实际上反映的是商家和品牌方推广资源的重新分配。


同时我们也看到,近些年以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保障问题受到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都在逐步得到解决。比如天津就出台了有关政策,规范社保缴纳的范围、期限、基数等,鼓励灵活就业人员参保。


总之,灵活就业已经不是那种打零工、没保障的被动选择了,已成为常态的就业形态,更具包容性,深入到我们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怎么去更好满足市场、满足劳动者需要,我们还在不断探索。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灵活就业市场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像云账户这样的平台整合资源、提供服务。请张总和我们具体分享一下,云账户在这方面是怎么为各方提供服务的?


张杨:可以把云账户理解成是一家线上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我们一端连接着广大企业客户,另一端连接着新就业形态的劳动者,服务的是供需两端,根据企业客户的灵活用工需求,为他们去匹配适合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服务,形成一个全流程的服务闭环。


在这样的模式下,企业可以轻装上阵,更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集中力量提升自身竞争力;而劳动者则可以专注于提供服务,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更充分的就业。


岗位充足、选择多元,就是满足劳动者的最大需求。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为劳动者提供业务合规审查、工商税务代办、收入核验结算、商业保险保障这些配套服务,让他们能把精力都放在就业挣钱本身上,没有后顾之忧。


主持人:这些劳动者使用云账户的服务,他们在年龄、收入方面有什么特点,和上班族相比主要区别是什么呢?


张杨:过去44个月,我们服务的劳动者人数每月净新增超过100万人,也就是在已经服务超过1亿名劳动者基础上,每个月还会服务从未服务过的100万名新的劳动者。


可以说,灵活就业给已脱贫人口、全职妈妈、低龄老人这些就业困难,或者说暂时就业困难的群体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工作机会,有助于缓解当前就业结构性矛盾。


但是从年龄和收入结构上,客观看有喜有忧,20到39岁的青年人占比最高,并且他们月均收入也处在高点,他们凭借年龄优势就能获得更高收入,甚至要高于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毕业生,但是由于普遍缺乏长期职业规划和危机感,随着年龄增长,劳动技能、创造能力没跟上,收入开始出现下滑,说明更多人还是依靠体力从事浅层就业。


而那些掌握了一定知识和技能的人,通过灵活就业,他们的价值可以被放大很多倍,60岁以上的低龄老人群体,比如退休医生、教师,反而能获得更高收入。各级政府部门现在也已经关注到这个问题,面对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针对性补齐短板,需要共同努力。


主持人:您分享的这些信息确实让我们对个体劳动者有了更具体的了解,那如果我们把视角拉远一些,从整体来看,是哪些因素共同推动了新就业形态近年来实现了快速发展?


张杨:是的主持人,从个体延伸到整个行业,我们确实可以找到推动新就业形态迅速发展的一些关键因素。我想最根本的,还是因为这种业态适应了现实、满足了需求。


一方面,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的市场主体经营承压,为了降低成本,部分企业选择灵活用工、减少长期岗位,一些劳动者也开始转向新就业形态,自谋出路解决自己的就业。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包容度的提升,人们对“上班”的看法也在发生变化,“朝九晚五”不再是唯一的选择,低空经济、物流、新零售、视频直播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很多新就业形态场景,让劳动者更有信心,也更愿意去尝试这种更自由的工作方式。


说到底,我们中国人有勤劳奋斗的传统,这几年,加入灵活就业的劳动者越来越多,这种自力更生精神,是我们骨子里的韧性。当前一些行业就业增收有压力,劳动者面对困难和挑战没有选择被动等待,主动寻找解决方法,这种主动求变的选择,也是推动新就业形态发展、能持续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动力。


视频UP主、独立摄影师、花艺师……

数字经济时代

新就业形态如何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的这种主动求变的精神,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新就业形态背后的动力,这种新的就业模式不仅仅是对传统工作方式的一种补充,实际上也在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那么您看,新就业形态是如何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的呢?它为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张杨:确实是这样。新就业形态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其中人是最关键的要素,也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


在数字经济时代,“上班”已经不再局限在传统的办公室、写字楼,它变得更加丰富和灵活。许多人不再需要每天打卡,他们可以在任何地方工作,比如咖啡厅、公园或者家里,根据自己的职业和兴趣自由选择工作方式。


这种灵活性解放了个体,实现了更优的人岗匹配模式。比如,许多独立摄影师可以边旅游边拍照,通过展示或出售摄影作品来赚钱。


云账户服务的这1亿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他们通过灵活就业打工、挣钱、过上好日子,这背后体现出来的是当前发展阶段生产关系的变革,劳动者凭借自己的技能实现就业创业,共享科技带来的成果和机会,让生产要素更好地导向新质生产力。


今年6月,在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我们设立了14种新业态职业的模拟体验区,包括视频UP主、独立摄影师、花艺师、文创设计师等,很多人在现场体验到新职业的乐趣,不只是让更多人亲身感受到灵活就业的多样性,更有可能触动他们对未来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无限想象,让梦想照进现实。


▲云账户沉浸式新业态职业体验展区亮相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


主持人:您提到的新就业形态如何给个体赋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确实很有启发。我们展望这个业态的未来,云账户肯定有着长远的规划和布局,企业下一步准备在哪些方向上发力,请张总给我们做一些介绍。


张杨:云账户的核心业务和使命是服务就业,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要更好推动、保障劳动者最根本的发展权。作为民建会员企业,我们也希望在这个平台上,更好、更多建言献策,在供需两端发力。


一方面,我们要让更多劳动者放心大胆地选择新就业形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我认为要先有就业,再谈其他,岗位充足、选择多元是对劳动者的最大保护,也是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的“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一种体现。


另一方面,岗位由市场主体提供,保护劳动者的就业权,促进更加充分的就业,从根本上是要充分保护市场主体的发展权,这需要财政、金融、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同向发力,从长远视角做好经济政策、监管制度的顶层设计和适配,鼓励企业光明正大地使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减少机制、观念等有形无形的束缚,避免因成本负担或其他因素,导致不敢用或者偷偷摸摸用的情况,真正实现企业和劳动者的双赢。


主持人:提到政策引领,我们天津在推出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以来取得了很好的阶段性成效,在这方面,企业有哪些具体举措可以更好发挥作用?


张杨:云账户扎根在天津、成长在天津。“十项行动”中多次提到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重要性,为我们新业态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依托数据赋能、生态构建和营商环境优化,云账户既是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践行者,更是实实在在的受益者。


我们结合灵活就业服务行业的特点,总结形成学习贯彻天津“十项行动”的30条具体工作举措,作为信创企业,未来我们将更加深度融入我市重点产业链,围绕新技术、新场景来增厚服务价值,拓展更多的就业类型。


保障灵活就业群体的稳定就业

她们向民建中央提报建议


主持人:在云账户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您是哪年与民建结缘的,有什么印象深刻的片段?


张杨:说到与民建结缘,确实是一段特别的经历。我是在2022年由云账户董事长杨晖推荐加入民建的。


印象最深的是2023年3月份,民建天津市委会李文海主委带队去河北丰宁县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其中有一项安排是现场调研当地下洼子村5个居民组巷道的硬化项目,去之前我以为坝上草原作为旅游目的地,基础设施建设应该还可以,但是去了之后发现根本就不是想象的这样,下过雨之后路面条件非常差,根本就走不了人。


民建天津市委会的领导、企业家代表和我们一起进村,与村民们交流,实地了解情况,我们一块参与了“民建休闲广场”的揭牌仪式,调研了“民建爱心超市”的运行情况,以及蘑菇种植大棚的发展情况,我也是现场感受到了民建这个集体深入基层、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能成为这样一个集体的一员,我也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


▲2023年3月11日,民建天津市委会领导深入民建中央对口帮扶点万胜永乡下洼子村,为“民建天津市委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云账户(天津)共享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帮扶基地”揭牌。


主持人:加入民建之后,您围绕促进新就业形态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很多好的政策建议。对于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明年要打好政策“组合拳”,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您是怎样理解的,准备往哪个方向建真言、献良策?


张杨: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观点认为,送外卖、开网约车等,是劳动者暂时找不到工作的过渡,如果就业形势改变则会选择长期就业。但根据我们在服务过程中实际的观察体会,随着我们的经济发展进入平稳增长期,就业总量的压力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会一直存在,站在10年、20年后回头看,这些曾经过渡性的职业,很可能成为劳动者能找到的最好的、永久性的职业。


从劳动者角度,家庭收支一直处于紧平衡,抗风险能力是比较弱的,因为灵活就业带来了收入、维持了运转,他们不是绝对贫困群体,但数量是曾经的贫困人口的几倍、十几倍,处于一个相对比较困难的状态,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类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强调“落实好产业、就业等帮扶政策,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我们感受到服务就业的信心更足了。


从根本上保障灵活就业群体的稳定就业,关键就是要兜住底线,帮助他们用好灵活就业,融入“就业、收入、消费”的良性循环,通过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就业政策的适配性和稳定性,让最广泛也最需要支持的普通劳动者能直接享受到好政策普惠,保障他们在经济新常态下稳定充分就业,增强安全感和获得感。


目前在民建天津市委会的指导下,我们已经向民建中央提报了这个建议。


主持人:通过张总刚才的分享,我们对灵活就业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今天您提到了许多关于发展、责任和创新的话题,作为今天节目的最后一个问题,在您转型之后的职业生涯中,对创业精神有了哪些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张杨:在我看来,创业精神最宝贵的品质就是敢于做出改变的勇气。作为创业者,需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去发现社会需求和自身优势的结合点,并坚定地迈出改变的第一步。同时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仍然要持续观察,不断地问自己“还有哪些需要改变”和“怎么去做改变”,不断通过改变去引领发展,为国家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企业也会获得最大的社会尊重,带领团队中的每一个员工创造出更大价值。


主持人:感谢张总走进《观点访问——对话民建企业家》栏目。随着这期节目接近尾声,天津新闻广播与民建天津市委会联合推出的《观点访问——对话民建企业家》节目就告一段落了,一年来,50位民建企业家做客节目,讲述创业奋斗的故事,分享企业发展的观点与感悟,不仅展示了新时代天津民建企业家的风采,也提振了大家对助推天津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主持人:在此我也代表《观点访问》节目组,感谢民建天津市委会的大力支持,感谢各位民建企业家的热情参与,感谢广大听众网友的持续关注。《观点访问》,明年精彩依旧。我们明年再会!




记者 | 孙颖

天天电台道
来自电台,娓娓道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