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电梯时
乘梯前观察:在进入电梯前,要注意观察电梯门是否正常关闭,轿厢是否在平层位置。如果发现电梯门有异常打开、关闭不顺畅,或者轿厢与楼层地面有较大落差等情况,切勿强行使用电梯,应及时联系物业或电梯维保人员。
正确操作电梯:进入电梯后,要正确按下目的楼层按钮,不要反复按动或用力拍打按钮。同时,要站在电梯轿厢内平稳的位置,不要倚靠在电梯门上。
遇到故障时冷静应对:若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发生故障,如停止运行、急速下坠等,不要惊慌。应立即按下电梯内的紧急报警按钮,与外界取得联系,并通过通话装置告知被困位置和情况。同时,要采取正确的姿势保护自己,双腿微微弯曲,后背紧贴轿厢壁,以减少电梯骤停时对身体的冲击。
乘坐大型游乐设施时
查看设备安全状况:在乘坐大型游乐设施前,要仔细查看设备周围是否有明显的损坏迹象,以及设备是否张贴了有效的检验合格标志。若发现设施的钢丝绳有断裂、磨损等情况,或者检验合格标志已过期,应避免乘坐,并及时向景区管理部门反映。
遵守乘坐规则:严格按照工作人员的指示进行乘坐,系好安全带、扣好安全压杠等安全防护装置。在乘坐过程中,不要擅自解开安全带或做出其他危险动作。
身体不适时不要乘坐:如果自身有心脏病、高血压、恐高症等不适宜乘坐索道和大型游乐设施的疾病,或者处于饮酒、身体过度疲劳等状态,不要强行乘坐。
使用液化气瓶时
选择合格气瓶:在购买瓶装燃气时,要选择有资质的正规燃气供应企业,确保气瓶经过定期检验且外观无明显损坏、腐蚀等情况。
正确使用和存放气瓶:使用气瓶时,要保持气瓶直立,避免倾倒、碰撞。气瓶与火源、热源的距离应保持在安全范围内,一般不小于 1 米。使用完毕后,要及时关闭阀门。同时,气瓶应存放在通风良好、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如果在使用气瓶过程中闻到燃气气味,应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不要在现场使用明火或开关电器设备,并及时联系燃气供应企业进行检修。
设备检查维护:在春节前,对所有特种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检查内容包括设备的机械部件、电气系统、安全保护装置等。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职责,确保设备的操作、维护、管理等工作都有专人负责。同时,要将安全管理制度张贴在显眼位置,让员工都能了解并遵守。
确保安全附件完好:安全附件是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如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等。使用单位要定期对安全附件进行校验和维护,确保其灵敏可靠。
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应包括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应急处理方法等。例如,对于电梯作业人员,要培训其在电梯困人等情况下的救援流程。
培训效果:增强相关人员对“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一预案”的认识,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操作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提高安全操作技术水平,减少人的失误,控制自身的不安全行为。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安装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得无证上岗和违章作业,要配齐与自身特种设备数量和规模相配匹的安全员和安全总监。电梯等设备在每日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试运行和例行安全检查,并对安全保护装置进行检查确认,将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置于易于乘客注意的显著位置,电梯困人要在第一时间内解救出来。
要合理制定值班计划表,安排好值班领导和值班人员。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加强日常巡查,认真做好值班记录,遇到突发事件、险情要反应灵敏、处置果断,牢固树立生命至上理念,按照应急预案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护事故现场和有关证据,并第一时间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阜宁县融媒体中心公益广告展播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