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582个!这些大企业因它选择十堰

民生   2024-12-14 12:31   湖北  


“南水”奔涌千里北上

“北燕”飞越千里南归

北京·十堰

两座城因水结缘


“南水”进京十年
北京积极开建南水北调配套工程
实现京冀双向输水、水源互济
让可口“南水”进入千家万户
京堰对口协作十年
北京累积向十堰支持项目582个
水源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北京和十堰关系更加紧密



近几天,位于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的京冀交界附近,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大兴支线新机场水厂连接线在进行管道水压试验,大兴支线工程已实现全线充水。这标志着该工程已基本具备输水条件。

在大兴支线工程建设前,“南水”仅有从房山区进京的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北京段)一条通道。有了大兴支线工程,等于又增加了一条“南水”进京通道,让北京的“南水”供应更有保障。由于大兴支线工程与位于河北廊坊的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廊涿干渠相连,未来,北京与河北还能通过大兴支线工程实现水源互济、互补、联调,支撑区域经济发展。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大兴支线工程施工现场。(资料图)图源北京日报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大兴支线工程由大兴支线工程主线及新机场水厂连接线两部分组成。其中,主线工程全长约46公里,连通北京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南干渠和河北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廊涿干渠;新机场水厂连接线是通过一条长约14公里的输水管道,将主线工程上预留的分水口与未来将要建设的新机场水厂连接,用于为大兴机场区域供水。

大兴支线工程的修建完成,不仅让北京的“南水”供应安全更有保障,也可以实现京冀水源互济,助力京冀协同发展。

北京市大兴区与河北省廊坊市、涿州市接壤。大兴支线工程主线北京段长约33.4公里,从北京南干渠向南敷设至市界,与河北段连通后,连接至河北廊涿干渠。

北京市水务建设管理事务中心南水北调建设管理科科长季国庆告诉记者,大兴支线工程主线管径为2.4米,设计日供水能力为50万立方米左右。大兴支线工程通水后,可以利用主管线和加压泵站,将河北廊涿干渠的水源输送至北京南干渠,也可将北京南干渠的部分“南水”输送到河北。“由于管道落差原因,从廊涿干渠向北京南干渠输水需要泵站加压,但从南干渠向廊涿干渠输水可以自流。”季国庆说。

施工人员正在对大兴支线工程进行钢管焊缝填充。(资料图)图源:北京日报


除大兴支线工程外,为充分发挥“南水”效益,十年来,北京还建设了多个南水北调配套工程。

大宁调蓄水库工程在其原有承担防洪任务的基础上,增加了调蓄南水北调来水、提高北京城市供水保证率的功能,可更加充分地利用“南水”向城市供水。团城湖调节池工程既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终点,也承担着向第九水厂、田村水厂等供水的重任。南干渠工程、东干渠工程、团城湖至第九水厂输水工程以及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西四环暗涵共同串联起一条地下输水环路。通州支线工程让通州地区有了“南水”供应,河西支线工程让丰台河西地区、石景山区、门头沟区也有了“南水”的支持。南水北调密云水库调蓄工程则将部分“南水”反向输送至密云水库存蓄起来。有了这些配套工程的支持,“南水”得以覆盖北京更多地区。

“未来,我们还将规划建设南水北调输水环路‘二环线’,让‘南水’覆盖更多区域。”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所长杨默远说,有了这条输水“二环线”,顺义、怀柔等地的居民将来也能喝上“南水”。同时,这条“二环线”也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进京创造条件,增加北京多水源联合保障能力。



12月5日,京能十堰热电有限公司生产区域呈现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各司其职紧张忙碌,大型机械设备火力全开飞速运转,高耸的冷却塔在蓝天白云映衬下显得格外雄伟挺拔。


当天,十堰今冬供暖正式启动,京能十堰热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段新潮十分忙碌。在他面前的智慧热网调度中心大屏上,多台发电机组、智慧热力站等各类设备实时运行数据一目了然。


京能十堰热电项目是北京十堰对口协作的重大民生和绿色生态项目。项目于2015年开工建设,一期工程1、2号机组分别于2018年12月、2019年3月投入运营,二期工程于2024年2月投入运营。


京能十堰热电主控室画面。刘成臣/摄


段新潮这个北方汉子,早在项目建设之初便来到十堰,到现在已有近10个年头。他见证了一座现代化热电工厂的拔地而起,也目睹了十堰能源结构和民生供热格局的巨大变迁。“如今,十堰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城市越来越宜居。”段新潮笑着说,十堰人民为南水北调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奉献,作为北京市属国企的一份子,他将加倍努力回报这份情谊。2018年,段新潮把家人接到了十堰居住,十堰已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京能十堰热电项目建设之前,十堰城区有两座热电厂,但装机容量小,供热能力无法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同时,在城区还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工业燃煤锅炉,排放标准不一,污染难以控制。随着京能十堰热电项目3台350兆瓦热电联产机组相继投入使用,原有的2座热电厂和87台工业燃煤锅炉被替代,全市实现供热“一张网”,年发电量可达52.5亿千瓦时,年供热量达1800万吉焦,供热能力达到3000万平方米。


“你看,烟囱里冒出来的不是滚滚黑烟,而是非常稀薄的‘白烟’。”段新潮指着高耸入云的烟囱告诉记者,“我们使用的超临界燃煤供热机组,本身具有高燃烧效率、低能耗、低排放等特点。同时,项目还配备了先进的脱硫、脱硝设施,实现了近零排放。


京能十堰热电项目。曾雨/摄


京能十堰热电项目替代城区原有的热电厂和工业燃煤锅炉后,每年减排烟尘约8813吨、二氧化硫约9488吨、氮氧化物约4631吨,为守护十堰的蓝天白云提供了坚实保障。


不止是守护“十堰蓝”,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配套项目,京能十堰热电项目在保护水质方面也立下了汗马功劳。该项目配套建设中水回用工程,采用神定河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作为工业用水主水源。中水通过管道进入厂区后,首站抵达沉清池与过滤池,经初步处理后“兵分两路”,一路进入冷却塔,用于全厂发热设备的冷却;另一路进入化学制水车间,经深层次净化处理,转送锅炉机组,变成蒸汽,用于发电。此举,一年可“喝下”1300万吨中水,为改善神定河水质、确保入库河流清洁发挥了重要作用。


神定河两岸绿树成荫。张婧/摄


一渠牵南北,京堰两地情。今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10周年,也是京堰对口协作10周年。10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始终心系十堰水源区建设,京堰对口协作持续深化,北京市10个区与十堰市10个县(市、区)因水“结亲”,许多像京能集团这样的北京市企业,深耕十堰这片热土,一批批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源源不断流向十堰,为保护水源区环境、助力十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10年间,北京累积向十堰支持项目582个,北京一轻、北京忠和等54家企业先后落户十堰。两地携手举办8次“北京院士专家十堰行”活动、3次“首都院士专家十堰休假”活动,先后有院士98人次、专家279人次来十堰献智出力,帮助解决技术难题789个,帮助培训“高精尖”人才6000余人次,京堰两地来往更加密切、情感更加深厚、合作更加紧密,共同谱写了新时代对口协作、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秦楚网”微信公众号
秦楚网原创微信 欢迎分享
文/北京日报记者 王天淇 十堰日报记者 邓红波 段吉雄 杨超
编辑/余人 责编/关尔 终审/赵久成
合作热线/0719-8118180

秦楚网
懂生活,更有趣。秦楚网由中共十堰市委宣传部主管、十堰日报传媒集团主办,是十堰市重点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