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国际减灾日

文摘   2024-10-10 20:26   吉林  

国际减灾日‌

国际减灾日‌,全称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是由‌联合国大会1989年设立的,200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改为每年10月13日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

设立目的和意义

国际减灾日的设立旨在提高全球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防范能力,通过一致的国际行动,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减轻由‌地震、‌风灾、‌海啸、‌水灾、‌土崩、‌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失和社会经济的失调。

2024年国际减灾日

今年是第35个国际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赋能年轻一代、共筑韧性未来”,强调通过教育赋予儿童和青少年掌握应对灾害能力,共享防灾减灾救灾知识技能,让他们成为家庭和社区韧性建设的推动者,不断提高全社会综合减灾能力。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增强安全意识


通过防灾减灾教育,青少年能够增强安全意识,认识到身边潜在的灾害风险,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意自身的安全。


2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防灾减灾教育能够让青少年掌握基本的自救和互救方法,如在地震中如何保存体力、发出求救信号,在火灾中如何逃生等。这些技能在关键时刻可能会挽救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3

培养应急思维和应变能力


防灾减灾教育通过模拟的灾害场景演练,能够锻炼青少年的应急思维,学会在短时间内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付诸实践。


4

促进团队合作精神


防灾减灾教育中的团队合作训练,有助于青少年在集体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提高社交能力和综合素质。


5

增强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通过了解灾害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青少年会更加珍惜生命,懂得生命的可贵,尊重每一个生命的存在。同时,也能够让青少年更加积极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6

影响家庭和周围人


当青少年具备了一定的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后,他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向家人和朋友传授这些知识,提高整个家庭和社会的防灾减灾能力。


信息来源:无锡慈济环保教育基地

梅河口市文化馆
宣传展示群众文化工作动态、公益文化服务、免费公益培训、组织广场文化、保护非遗传承、打造梅城文化品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