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国家文物局、教育部共同发布2024年度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项目,公布了10个示范项目、100个精品项目名单。本市共有7个项目入选,其中,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初心与传承’系列青少年思政课”入选示范项目,中共一大纪念馆、上海市杨浦区红色文化发展中心(国歌展示馆)、顾正红纪念馆、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陈云纪念馆、李白烈士故居等6家场馆的优质资源入选精品项目。
“初心与传承”系列青少年思政课
该项目由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联合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局 上海市浦东新区小学教育指导中心共同开发建设。课程将革命文物、红色文化、城市历史、博物馆学与校本教材深度交融,统筹馆校资源,梳理、优化馆校课程架构,丰富课程内容,提升师资部署,将跨学科、跨学龄的复合化馆校课程带进更多教学空间,辐射更广学区,在学校每周一节的文博课上开展普及型课程的学习同时,结合本年度红色主题特展,通过“初心”小小讲解员社团进行“小先生”式的同龄宣讲,在学区内多所学校推广课程内容,以“初心与传承”为主题,串联起一条从博物馆中的革命文物出发的“大思政课”养分汲取脉络,铺设出一张全方位覆盖学生的“思想之田”,厚植家国情怀的红色基因网。
“树德有为 雏鹰少年”
红色思政教育服务项目
该项目由中共一大纪念馆联合上海市金山区教育局共同开发建设,以“教师讲授+现场体验+视频相辅”的红色教育现场教学模式,以1本创意立体书、20节特色思政课、1次实践体验活动等不同形式、不同载体组成的项目内容,在党的诞生地讲好每一堂新时代“大思政课”,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革命传统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匹配学校德育教学的需求,实现对教材内容的延伸与拓展。
“为国而歌”国歌展示馆里的思政课
该项目由上海市杨浦区红色文化发展中心(国歌展示馆)联合上海戏剧学院、上海体育大学、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等高校共同开发建设。打造了涵盖研学思政、音乐思政、戏剧思政、冠军思政的“为国而歌”大思政品牌,让思政课更有深度、更有温度、更有广度。
“叩响信仰之门”系列思政课程
该项目由上海市江宁学校联合顾正红纪念馆共同开发建设。学校以道法、体育、历史、音乐教研组为主体,开展跨学科、跨学段、跨场域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探索,形成了《叩响信仰之门》思政课实践教学校本课程。从场馆资源筛选、线路设计、主题策划、活动内容制定等方面综合考量,围绕从“兴业里”到“渔阳里”再到“锦绣里”的历史脉络,开发了5个思政实践教学资源点,即中共一大会址、团中央机关旧址、沪西工人半日学校、顾正红纪念馆、共产党宣言展示馆等。形成了4个教学主题,即“筑就强国之梦”“唱响嘹亮青春”“探寻真理之源”“追寻信仰初心”。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学校德育活动载体,形成了一批馆校合作共育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优秀案例。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主题现场教学思政课程
该项目由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联合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二中心小学共同开发建设。学校将五年级下《道德与法治》里的《推翻帝制,民族觉醒》一课搬到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展厅进行现场授课,学生们在老师及馆内讲解员的带领下依托馆内的历史资料和文物展品,通过沉浸式学习,以看一看、听一听、找一找、想一想、谈一谈等教学方式,深入了解“辛亥革命”、孙中山“著书立说”等重大历史事件,深刻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馆方与学校课前多次沟通,探索以设计推动文物活化利用的多元可能和策略,共同策划与设计教学方案,通过展厅沉浸式学习,学习课本上的知识,亲身感受历史。
“信仰的见证——陈云文物的故事”系列微视频
该项目由陈云纪念馆联合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共同开发建设。微视频精选十二件陈云代表性文物,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与时代价值,利用数字化手段将陈云研究成果和文物资源充分转化,制作系列短视频,并以此为基础,打造《信仰的见证》——陈云文物故事沉浸式情景党课。以文物视频+现场教学+情景互动的形式,讲述文物背后故事,带观众了解伟人生平业绩,感受伟人精神风范。
电波不逝,信念永存——打造“李白中队”
青少年教育品牌工作案例
该项目由李白烈士故居联合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学院实验中学共同开发建设。通过开展主题活动、专题讲座、志愿服务和清明祭扫社会实践等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红色教育形式,让学生深刻理解李白烈士等革命先烈的精神,充分领悟红色文化的精髓,增强其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积极反哺社会。
获奖名单
来源:乐游上海